国补大战正酣,背后藏着商业大博弈?

氢消费·2025年07月17日 11:27
2025国补投下商业“深水炸弹”。

“没有国补,商业市场就玩不转?”

事实上,“国补并非万能,但没有国补万万不能”,这句略带调侃的话语,却精准勾勒出当下真实模样。

“国补”数据!

先看看家电市场,2025年1 - 3月家电内销分品类零售额的表现,就像一场激烈的赛马比赛,不同品类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

空调凭借371亿元的零售累计金额,稳稳地坐在了冠军宝座上,宛如一位威风凛凛的王者。彩电和冰箱也不甘示弱,分别以264亿元和286亿元的佳绩,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如同两位并肩作战的猛将。

独立式干衣机和洗碗机等品类就没那么幸运了,它们的零售额相对较低,独立式干衣机仅有24亿元,洗碗机为22亿元,仿佛是赛场上的小角色,暂时还未崭露头角。

在同比增长率这个“加速赛道”上,各品类的表现更是分化明显。

清洁机器人类别就像一匹黑马,以32%的同比增长率一路狂奔,展现出强劲的爆发力;净水器同比增长21%,净化器同比增长22%,它们也如同勇猛的战士,奋勇向前。

但集成灶却遭遇了滑铁卢,同比下降35%,冰柜也同比下降11%,仿佛陷入了泥潭,举步维艰。

这一现象充分表明,国补政策对不同品类的影响程度大不相同。部分新兴品类在国补的刺激下,如同得到了强大的助推器,迅速崛起;而一些传统品类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重新寻找发展的方向。

再把目光投向智能手机市场,国补政策的效应在这里同样显著得如同夜空中的明灯。

在2025年1月20日至1月26日这一周,中国智能手机的销量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同比增长了近65%,达到了950多万部。

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尽管春节假期期间经济活动有所减弱,但销量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稳稳地占据着市场。

2025年1月,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7.6%,达到近2900万部,这一数据无疑证明了国补政策对智能手机市场的强大推动作用。

在品牌竞争方面,华为、vivo、小米宛如三颗耀眼的明星,位列前三,三家合计占总销量的近53.8%,显示出这三个品牌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如同三国时期的魏、蜀、吴,各自占据一方天地。

在价格区间方面,2000至5000元价格段的市场增长更为显著,这说明这一价格区间的智能手机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在国补政策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就像精明的购物者在商场中寻找物美价廉的商品一样。

没有国补,商业市场就玩不转?

“国补暂停,‘6·18’大促要凉?”这是此刻,大家发出的疑问。

当“6·18”大促的战火熊熊燃烧,各大商家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消费者时,多地却传来以旧换新国补暂停或调整的消息,这无疑像一盆冷水,浇在了热闹的市场上。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呢?

先看看重庆的情况。

重庆市商务委明确表示,国补暂停仅仅是因为前期12亿元补贴资金用完了。就像一场盛大的宴会,准备的食材消耗殆尽,只能暂时停止上菜,等待新的食材补给。

目前,第二阶段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起草中,预计6月上旬就能出台。

这就好比宴会主办方在紧急筹备新的菜单,准备为宾客们带来更丰盛的美食。在重庆的消费市场,消费者们只能暂时耐心等待,期待新政策的到来能带来更多的优惠。

再把目光投向南京。在南京的电器商城,销售人员向消费者解释着新的规则:消费者需先在商家处登记排队,然后等待商家“抢”补贴额度。

一名专柜销售人员预估“可能需要排队2至3个月时间”。这场景就像一群人挤在火车站售票窗口,争抢有限的火车票,充满了紧张和不确定性。

而江苏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部分平台正在进行整改或系统升级,调整后将采取限额管理,消费者仍可正常领取使用补贴。这就好比火车站对售票系统进行升级,优化购票流程,虽然短期内给大家带来了不便,但长远来看,是为了让购票更加有序、公平。

商务部6月1日公布的数据,就像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揭示了国补政策前期取得的显著成效。今年1至4月,逾3400万消费者踊跃参与家电以旧换新,累计购置12类家电产品超5100万台,带动销售额高达1745亿元。

这一个个庞大的数字,就像无数颗闪耀的星星,汇聚成了国补政策的璀璨星河。

截至5月31日,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五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其中,4986.3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7761.8万台。

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国补政策在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方面的强大作用,就像一台强劲的发动机,推动着商业市场不断向前发展。

大摩分析师的观点为我们揭开了国补暂停背后的更深层次原因。

关于近期部分地区国补暂停,背景为1月至5月家电国补已使用约600亿元,全年进度约过半,预计为第一期暂停,下半年大概率将重启第二期。

这就好比一场马拉松比赛,选手在跑完一半赛程后,需要稍作休息,补充能量,以便更好地完成剩下的比赛。

暂停时点选择或因“6·18”活动本身存在行业折扣,叠加国补可能对价格体系造成较大冲击,暂停有助于支撑价盘。就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暂时抛下锚,稳定船只,避免被风浪掀翻。

国补暂停背后,是资金与政策的复杂博弈。资金的暂时短缺促使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而政策的调整又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市场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虽然短期内可能会给消费者和商家带来一些不便,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为了让国补政策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发挥作用。

国补政策大起底:钱从哪来?效果咋样?调整背后啥门道?

2025年这国补政策的风吹草动,可把市场搅得红红火火,但这里面其实门道清晰着呢。

先说说这国补资金从哪儿来。

据新华社报道,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部署,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相关资金来自财政资金,中央和地方都有出资。家电以旧换新、汽车报废更新等领域补贴资金按照总体9∶1的原则实行央地共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90%、95%。

从中央来看,今年安排的财政资金翻了一番,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截至目前,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已下达两批到地方,共计1620亿元。

地方各省份也根据中央资金分配情况按比例安排配套资金,强化资金保障,优化资金管理。而且多地还因地制宜、创新举措,整合金融机构、平台公司、企业商家开展优惠活动,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

这国补政策效果那也是有目共睹。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

像OPPO体验店北京西单大悦城店店长吴志荣就说,今年“五一”期间,平均每天都卖掉十几部手机,一大半都是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做的置换,很多新上市的品类也可以参加国补。

但为啥部分地区国补会暂停呢?

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是资金接续问题,部分地区暂停国补是因为资金接续存在短期断档。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咸建表示,第二批资金正在拨付中,第三批资金规划也在进行中,比如重庆的首轮补贴资金已耗尽,目前正在筹备第二轮政策。

二是系统升级,江苏、广东等地因系统升级及限额管理,暂停了部分品类补贴,江苏省商务厅表示,调整后将恢复补贴,但会实施额度控制,以确保补贴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是为了避免价格体系冲击,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6月暂停部分补贴是为了防止“618大促折扣 + 国补”双重叠加导致市场价格紊乱,短期调整可稳定商家价盘,避免市场出现混乱。

不过大家别慌,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2025年国补政策全国统一截止日为12月31日,覆盖家电、数码、汽车三大领域。只是部分地区如河南、湖南因补贴额度紧张,可能提前至12月中旬截止。

消费者密切关注地方政策动态,提前做好准备,抓住“国补 + 地方券”叠加福利期,尽早通过京东、淘宝等正规渠道锁定优惠,还是能把实惠揣进口袋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氢消费”,作者:李佳蔓,编辑:杨勇,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新茶饮市场迎来了新品和营销的高峰期。

7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