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向马斯克Starlink敞开大门,但警惕也在全球蔓延
马斯克的星链又下一城!数天前,印度太空监管机构IN-SPACe(印度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向SpaceX颁发了为期五年的商业运营许可证,此举扫清了Starlink进入印度市场最后的监管障碍。
目前,星链已在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投入运营,用户规模突破600万。尽管如此,印度市场的战略意义仍然非同寻常。自2022年起,SpaceX就积极申请在印运营许可,其看中的正是这片“移动上网蓝海”市场——印度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而传统的光纤和蜂窝网络难以有效覆盖,导致4亿多用户无法稳定上网,或者无网可上。Starlink的“绝技”就是能在传统网络无法有效覆盖的地方提供连接,如果能将印度4亿多无法稳定上网的用户中的一部分拿下,即使只有5%、10%,也足以让Starlink用户规模在现有基础上翻几番。
除了印度,2025年Starlink扩张步伐持续加速,越南已经批准其试点运营至2030年,且无外资所有权限制,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也相继敞开大门。
Starlink在区域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外界的戒心也日益提升。因为卫星互联网不仅事关商业运营利益,更与国家网络安全密切相关。
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日本与欧盟即将达成一项协议,双方将确认合作构建大规模人造卫星网络。报道称,此举旨在摆脱对SpaceX等美国企业的依赖。
欧盟已经展开了实质性动作。2024年12月,欧洲航天局宣布,欧盟将开发IRIS2星座,目的是增强欧盟在通信网络中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公开信息显示,IRIS2星座计划由290余颗卫星组成,分布在三个轨道上:大部分卫星部署在距离地面约8000公里的中圆地球轨道、部分卫星部署在距离地面约1200公里的近地轨道、少量卫星部署在距离地面400至75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
Starlink目前已累计发射超9000颗卫星,在轨卫星超7000颗,主要部署在550公里左右的轨道上。从卫星数量和卫星运行轨道来看,IRIS2星座并没有选择在商业运营层面与Starlink直面硬刚,其战略意图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托底”,满足欧盟对“弹性、互联和安全”的需求。
更直白些说,即使Starlink网络被切断,欧盟自己也能提供卫星连接服务,维持自主通信能力。被切断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此前马斯克曾威胁要中断Starlink向乌克兰提供的服务。正如欧盟相关人士所言,“我们不能过度依赖欧盟以外的国家或公司,IRIS2将使我们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连接。”
日本则在去年设立了“太空战略基金”,大力支持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进行太空技术开发,其中就包括加速构建卫星星座,计划通过“补贴项目”模式支持3至5个项目。
正在积极行动的还有英国、俄罗斯等国。今年7月初,英国政府宣布向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旗下的OneWeb低轨卫星星座追加了1.6亿欧元的投资。OneWeb目前由600多颗小型卫星组成,可提供高速、低延迟的宽带连接。英国方面称,高韧性卫星连接对支撑英国关键产业及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俄罗斯则计划在2027年前发射292颗低轨互联网卫星,用于组建“球体”星座,提供高速、经济的上网服务。该星座原计划在2025年前发射288颗卫星。
美国方面除了名声在外的Starlink星座,还有亚马逊正在打造的巨型低轨卫星星座、AST SpaceMobile打造的AST BlueBird卫星星座等。
我国也在加速奔跑,“国网”星座和“千帆”两个巨型星座正处于组网部署阶段,前者预计发射1.3万颗卫星,后者预计部署超1.5万颗卫星。
这清晰地显示出,卫星互联网星座不仅是商业航天创新热点,更是大国竞逐的新赛道,大家都在打造能自主掌控的卫星互联网星座。说到底,就是因为“安全”二字,谁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命脉”让他人拿捏在手里。
这不禁让人想起往事,因为这一幕在卫星导航系统身上也曾发生过。
对于卫星导航系统,大家熟知的是美国GPS。实际上,卫星导航系统“俱乐部”中还有另外三位重磅成员:我国的北斗、欧洲的Galileo、俄罗斯的GLONASS。
为什么有了GPS,中国、欧洲、俄罗斯还要开发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原因很简单,因为“只能仰望GPS”是极其危险的事情。一旦GPS被他方关闭或干扰,不是简单手机导航无法使用的问题,而是给国家安全带来致命威胁,舰船、精确制导武器都会迷失方向,以5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网络、电力网络等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都会遭受重创。就拿5G来说,每个基站都需要依靠时钟源进行授时,确保时间同步,有了北斗系统提供的授时服务,我国5G才更安全。
如今,卫星互联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即使现在5G、光纤网络覆盖已经广为覆盖,但放眼全球,绝大部分地方仍处于传统网络“盲区”,而卫星互联网能提供方便、经济的连接服务。其次,地面互联网面对天灾时较为脆弱,容易中断而且恢复难度不小,卫星互联网提升了网络整体的韧性。最后,卫星互联网商业潜力巨大,不仅是6G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低空经济新业态的有力支撑。
可以说,发展卫星互联网既是战略需求,也是现实刚需,这样的“重器”,自然是拿在自己的手里才能安心。这场没有硝烟的“星链战争”,注定将重塑未来全球通信格局。
图片/ SpaceX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时报”,作者:钱立富,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