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恋爱游戏的女孩,在相亲局里找平衡

触乐·2025年07月16日 20:47
理想中的恋爱剧本与现实婚恋逻辑的碰撞。

理想中的恋爱剧本与现实婚恋逻辑的碰撞。 

7月3日,《恋与深空》推出以婚礼主题卡池活动为核心卖点的4.0版本“于深空见证的”。白纱与鲜花在屏幕上铺开,搭配“陪你睡觉”“语音唤名”等高拟真陪伴功能,再加上与官媒、人气歌手的联动宣传与全球线下展会同步宣传,进一步强化了游戏的沉浸感,也传递给玩家更具象化的“恋爱”感受。

《恋与深空》4.0版本活动图片

不少玩家把这次活动称为“梦中的婚礼”,但对小恩来说,这样的主题难以让她放松。屏幕上,她喜欢的男主角夏以昼西装笔挺、单膝跪地,她却忍不住联想起自己在相亲场上的情景:和相亲对象之间草草收场的对话、对方毫不掩饰的打量眼神……

哪怕剧情设定只是“为了工作假扮婚礼策划师”,但只要牵扯到“婚姻”,小恩就会不由自主地把游戏和现实联系起来,并感到恐惧和厌烦。她没有删掉游戏,决定在活动结束后再上线。

在社交媒体搜索“乙游”“相亲”“婚姻”之类的关键词,你或许会发现,小恩这样的玩家不在少数。她们在游戏中体验着被理解、被尊重的理想关系,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因年龄、家庭或社会压力,在婚恋安排中处于被动。而相亲,这个尤为强调条件匹配与现实考量的“婚前环节”,也成了她们要面对的问题。

战场

小恩的相亲之路从去年秋天开始。那时她刚刚大学毕业,回到了家乡,一座南方三线城市。和过去不同,这次毕业回家后,父母变得格外关注她的婚恋状况,为她频繁地安排相亲,“多的时候一个月两三次,比我读研的朋友开组会还勤”。

最初小恩并未拒绝,“觉得就见一面嘛,也没什么,反正父母也高兴”。她会换上衣柜里最正式的服装、花时间化妆准备,提前到约定场地。等待对方的间隙,她难免紧张,反复确认妆有没有花、头发有没有乱,思考接下来与对方聊什么话题。

整个大学时代的闲暇时光,小恩都在乙女游戏中度过,市面上主流的国产乙女游戏她都玩过,也花了不少钱,《恋与制作人》《恋与深空》《未定事件簿》《光与夜之恋》……只要上线了新主线或限定卡池,她都会第一时间参与,对剧情和角色设定也了然于心。她对我说:“我很清楚游戏是虚构的,现实不可能那样,但我还是希望对方(相亲对象)哪怕有一点点像游戏里的男主角,对我展现出一些温柔体贴。”

但每一次和相亲对象见面,对方展现的往往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评估:你的职业是否稳定?是否适合照顾家庭?接不接受婚后一起回老家?这些问题有时并非直接提出,而是通过语气、表情、用词表达出来。这让小恩觉得,在这个流程里,自己更像是一个待筛选的“选项”,而不是一个有情绪、有偏好的个体。

“我已经把期待值调到很低了,不求浪漫,也不指望有火花。但哪怕是这样,也还是感受到不适。”她说。

在现实中,小恩很少看到幸福美满的婚姻关系。她的父母长期不和,父亲有过多次对母亲的家暴行为。她记得,小时候,她坐在房间写作业,屋外会不时传来父亲的咒骂与母亲的哭声,每次听到,她都害怕到写不下去作业。“因为小时候父母的经历,我对婚姻其实根本不报什么希望,玩乙游的经历让我看到了完美爱情是什么样的,让我稍微打起一些对现实的期待。相亲只是再一次打碎了我的期待。”

一旦没有进展,父母便会迅速安排下一场相亲,这些安排几乎占满她所有的周末时光。相亲的次数频繁了,小恩能明显感觉,自己的家庭氛围也变得紧张起来。

相亲带来的被审视感让小恩不适,成长经历中对婚姻关系的认知也让她抵触和痛苦。很多问题她想不明白,比如,为什么母亲明明处于一段不幸福的婚姻里,却也如此迫切地希望她走入一段婚姻。她尝试与母亲沟通,但母亲只是一遍一遍地对她说:“不结婚是不行的,女人是一定要结婚的。”抱怨她明明以前从来不让父母操心,现在却变得如此不听话。

围绕着相亲的争吵愈演愈烈,对小恩来说,今年年初是一个“爆发”的节点。那次的相亲对象是一个家庭条件很好、但比她年长十几岁的男人,和她没有任何共同兴趣和话题。

对方只是自顾自地高谈阔论,比如见了多少本地名人、聊了多大的项目金额,这些干巴巴的内容和他身上散发出的烟味只让小恩觉得烦躁。她胡乱地点了点头,应了几句。

她也忍不住走神——平安夜刚过不久,咖啡馆吧台上还摆放着红艳艳的苹果,这让她想到《恋与深空》里的“哥哥”夏以昼快要上线了,宣传PV里有很多苹果的镜头。今天是周几了?距离夏以昼在游戏里上线还要多久?

夏以昼相关的视频中,苹果的出现频率很高,让小恩常常见到苹果就“睹物思人”

那天回家以后,她直接删掉了对方的微信。母亲知道后也发了火:“轮得到你挑三拣四吗?这个人的条件已经足够好了,也就是你现在还有点年轻的优势,再过几年你就三十了,到时候你要怎么办?”

在那个瞬间,小恩突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不合适的相亲,更是一场关于生活方式、代际观念和情感价值的拉锯战。“我和一个陌生男人接触得顺不顺利,居然演变成了我和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在缺乏理解的情况下,没有人是赢家。

演戏

木木开始对相亲感到不适,是从舅舅介绍的某个相亲对象开始旁敲侧击地打探她和舅舅的关系开始的:“你和你舅舅平时往来多吗?平时他会不会帮你办些事?”

木木的舅舅在当地颇有人脉,她立刻明白:对方来到这场相亲,只是想通过她从舅舅那里获得一些资源或便利。但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对方甚至连最基本的真诚都没有展现。

木木在体制内工作,收入稳定,生活平稳。她今年26岁,周围人都觉得她“该结婚了”,父母也开始催得越来越频繁。她也顺从地去试着相亲,五六次下来,没有一次让她感到舒服。“硬把两个不熟的陌生人凑在一起会让我很尴尬。但是没有办法,给我父母介绍的人都是熟人,总要为了面子去应付一番。”

木木对于亲密关系的想象并不夸张,用她的话来说,“仅仅只是希望对方能够和自己互相尊重”。她告诉我,她一直知道,现实肯定无法与乙女游戏里的恋爱剧本相提并论。

木木喜欢《光与夜之恋》里的陆沉。

3年前,由于考研失败、求职不顺,木木意志有些消沉,整宿地熬夜。某一天,她无意间刷到了其他玩家剪辑的《光与夜之恋》剧情向视频,视频里的陆沉念着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里的句子。“他的声音有点哑,但那个视频真的很有氛围感,在寒冷的冬夜给我一种温暖轻盈的感觉。”

让木木“入坑”的视频截图

在剧情里,陆沉是一个极具野心的人物,有着复杂的家庭背景与情感困境。木木介绍陆沉的时候,会特意提到自己为他落泪的经历:“爱情不是陆沉身上唯一的闪光点,他渴望成功,也在感情的挣扎中不断自我拉扯,我曾不止一次为他的挣扎和坚韧而落泪。”

在陆沉身上,木木第一次感受到一段“不以占有为目的”的情感连接,她甚至学会了与自己和解:“我容易焦虑,也有过容貌自卑,常常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而陆沉的出现,稳定了我的精神内核,带我了解了一段真正健康的爱情是什么样子。患得患失的并不是爱情,不能和我一起前进的不是爱人。”

“他会在游戏里安慰我,引导我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虽然知道那只是设定好的台词,但我真的感受到了被理解,被接住。”她开始不再因为外界评价否定自己,也逐渐能以更理智的态度去处理情绪与关系,“我变得更稳定,也更温和了。我不再总是患得患失,也能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所以,面对那个明显心怀他意的相亲对象时,她没有自我怀疑、也没有情绪波动,只是对着他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和舅舅平时一般只各忙各的。”对方还说了些什么,她已经记不清了,维持表面和气吃完一顿饭后,她在微信上告诉对方“我们不合适”。

她觉得每一次相亲自己都在演戏。她是个慢热的人,熟悉一个人需要很长时间,但相亲不是等人慢慢来的场合,她只能尽量去扮演一个懂分寸、知进退、会察言观色、温柔得体的“适婚女性”。

平衡

“当然是自己的感受最重要啦,人生不过3万天,就看你把这时间放在哪里。”薇薇总是把这句话奉为自己做事的人生信条。朋友间互相调侃“又在玩乙游啦”“又去相亲啦”,她总是拿这句来回应。

无论是相亲、刷剧、看言情小说还是玩乙女游戏,在薇薇眼里,不过是不同的时间分配方式。关键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有没有收获,“值不值、有没有让我开心、有没有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才是她衡量投入的标准。

她也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创作乙女游戏的同人,电脑里有一个分类清晰的文件夹,存放着这些年来的作品:有和圈内朋友在节假日的接力贺文,也有为乙游角色设计的应援海报。她曾为喜欢的男主一掷千金做线下应援活动,也曾连续一周在凌晨更新同人文。

靠着高频更新和稳定输出,她的社交账号涨了不少粉,圈内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我是在享受和大家一起完成一件事的过程,那种协作感和连接,比角色本身更让我觉得重要。”

她对于乙女游戏里陪睡语音、花样手帐之类的沉浸式玩法并没有特别感冒。她最常用的游戏功能,是“记录经期”和“便签”。她把乙游看作一款轻松的小游戏,能快速上手、不会有竞技焦虑,也不需要社交负担,“比我之前打的《阴阳师》这类游戏轻松省力多了”。

也因此,薇薇不会特别抵触相亲,既然父母已经为她做了一些筛选,那么她就直奔主题——只要条件匹配、三观不冲突、能和平相处,就可以考虑往下走,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过;反之,也能第一时间说再见,不纠缠、不内耗。她也会主动提出自己的要求,“独生子女优先、财产结构清晰、家庭气质相近”,这些都是她写在备忘录里的硬性标准。“既然大家都讲条件,那我也不怕讲。”

作为独生子女,木木知道,为了让父母安心,自己最终还是会走进一段婚姻。

现实中没有陆沉,她就在深夜里不断劝自己,在精神上有他一直陪伴就足够,现实里不必纠结那么多。“既然他不在我身边,我就更要照顾好自己,他一定希望我好好活着,保持清醒和独立,就算进入婚姻,也要保全自己不受伤害。”

她买了很多陆沉形象的娃娃、挂件,让现实中见不到陆沉的时刻也能获得陪伴的感觉。她也会去社交平台上,用自己的观念去安慰同样在婚恋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乙游玩家们,希望至少能减少一些她们的负面情绪。

木木收藏了不同尺寸、不同风格的陆沉形象周边

而小恩,也在一次次和父母的争吵中逐渐沉默。她试图和父母解释“我不需要趁着年轻被嫁出去”;她哭着质问母亲“你自己也不幸福,为什么要我也进这个坑”;她想和母亲解释她喜欢的乙游男主角,告诉她,世界上存在着这样一个虚拟的完美的恋爱剧本,它提醒着大家不要这么轻易地向不合理低头,但最终都收了回去。

春节假期过后,她换了工作,换了城市,租了一间小公寓,在各个角落都摆满夏以昼的周边。她不再跟母亲争论,也不让自己向不想要的关系妥协,只是用稳定的生活、还不错的收入和健康的精神状态,向父母证明:不结婚,也可以活得很好。

她没有胜利,也没有投降。在相亲这场战争里,她的出走与父母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我们都没赢,但至少目前仍活得很好,这就够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触乐”(ID:chuappgame),作者:费南茜,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乐观来看,平台大战激活了整个餐饮市场,激发了许多新的客群增量,让餐饮企业有了更多的潜在客群可以去耕耘。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