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周涨超16%,多晶硅大反转?期货资深人士:弱现实强预期,后市波动或较大

预见能源·2025年07月16日 07:43
多晶硅市场依旧面临供应过剩的压力。

这一轮“反内卷”行情中,多晶硅一马当先。

数据显示,自6月25日以来,从阶段低点30400元/吨一路上行至7月11日盘中最高42265元/吨,在14个交易日大涨39%,单周涨幅达到16.39%。

就当下多晶硅市场走势的情况,预见能源独家采访了多位期货业内资深人士。

01

‘反内卷’的消息一出,一下把整个市场的做多情绪给点燃了。”某头部期货公司人士向预见能源如此坦言,“涨上来之前,几乎整个光伏(板块)不管是谁,其实都是亏损的。”

据上述业内人士回顾,由于供应过剩,去年以来,面对供应过剩,业内一直呼吁形成攻守同盟,联手自救挺价,“当时流传一种观点:可能把几家给挤出去以后,市场就能开始恢复,尤其是希望把产能产量产比较小,现金流相对紧张的H企业出清掉,但都没有落地成功。

公开信息显示,7月11日,多晶硅期货突破4.1万元大关,主力合约盘中最高报42265元/吨,触及近三个月新高,成交量虽较前一日101.5万手基础上稍有回落,仍以87.8万手创历史次高,单周上涨幅度达到16.39%。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多晶硅的上涨行情存在回调风险。

弱现实强预期,波动会较大。”多业内人士分析,当前盘面已充分计入多晶硅报价上调至完全成本线,以及硅片、电池片的首轮提价, 预计短期盘面将从交易预期切换至交易现实, 要关注涨价后的实际落地情况。而且,自上周五起,市场传闻部分近期订单成交价格,也加剧了市场分歧。

上述头部期货公司人士分析,“从纯基本面的角度来讲,难以支持大幅上行,而且一定会有部分参与者或暗地出货、对冲风险,如果后面没有真实的供需改变,未来可能就是涨到一个极值之后就逐步回落了。

市场在价格大幅上涨后对此报价持观望态度,多空分歧增加,本周波动或将增大。”另一位期货机构分析人士则表示,一是因为在短期内大幅上调报价后,下游或难以消化,目前暂未有成交;二是在目前装机收益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上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或将进一步减少预期装机收益,新增装机容量可能因此而下降。

东证期货也在研报中指出,虽然目前报价暂无实际成交,基本面亦未显著变化,若多晶硅价格希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上涨,一方面取决于减产落实情况,另一方面取决于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能否继续提价。

百川盈孚资料显示,供应方面,7月部分头部企业增产,个别企业例行检修, 7月大概率维持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需求方面,下游硅片企业因前期储备低价库存,对当前硅料企业的高报价暂未大规模接受,目前多持观望态度。库存方面,因上游多晶硅企业均大幅上调报价,下游本周签单寥寥,库存压力犹存。

展望后市,多晶硅报价上调更多受政策预期及行业自律预期带动,目前多晶硅市场依旧面临供应过剩的压力,需持续关注下游对硅料价格上涨的接受程度。因此,百川盈孚预计待供需关系出现实质性改善,多晶硅现货成交价格有望逐步恢复至合理区间。

02

此外,对于此前传出的6家硅料头部企业的 “收储计划”,业内人士也表示了担忧:“价格低时尚有可能推进,现在价格反弹,恐怕不行,谁愿意被吞被主导。”

稍早前的5月,市场曾传出多晶硅或将进行行业整合的消息。据光伏研习社消息,通威、协鑫、大全、新特、亚硅、东方希望等6家硅料头部企业计划牵头成立一只规模达700亿元的专项基金,通过并购整合行业内其他硅料产能,推动产能出清并促使多晶硅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该“收储计划”此前已获证实,但仍处于早期筹备阶段,细节待完善。有分析指出,对亏损企业而言,相比破产清算,通过头部企业整合体面退出市场更具吸引力,因此行业对该计划预期较高。若任由价格战持续,大小企业均面临持续降价,谁先耗尽利润与现金流,谁先出局,比较残酷,因此推动产能出清或将成为共识。

6月11日,在上海SNEC光伏展期间,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光伏行业没有看到特别好的竞争方式,用相对惨烈的价格战把谁出清,在可预见的未来,这样做也不会有太多意义。光伏硅料企业“以大收小”不是并非市场传闻,是真实存在的,头部企业正在做密切沟通和讨论,并向主管部门汇报,在其指导下推进,如此大的行业整合需要的资金也是数百亿。

兰天石透露,头部企业占据了全行业60%-70%的硅料产能。协鑫和通威两家已经达成一致,并已经在和一些二三线小厂去谈,但更多是先从国家层面去接触,因为后续将涉及到银行等机构是否支持的问题。若方案可行,头部企业将承担巨额债务,但硅料价格将得以修复到合理利润水平,助力全行业穿越周期

另据财新7月9日报道,最新进展为:硅料龙头企业拟联合成立平台型公司,承债式收购产业链中的过剩产能。若收购完成,该联合公司将统一安排生产、销售,协调开工率、产量、库存等指标,以推动光伏行业消化库存,实现供需的相对平衡。

据悉,目前该方案在硅料龙头企业中基本达成一致,一些目标被收购企业也表态配合,金融机构也愿意积极跟进,而下游企业则希望光伏产业链能从最上游的硅料端“破局”,通过上游控产,控制住整个光伏行业的总供给。

不过,上述方案执行主体是投资公司还是基金,尚无定论。而且,方案落地仍待大量细化工作,并需兼顾各方诉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预见能源”,作者:杨锐,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世界让人痛苦,我们有解药吗?

10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