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标签赋能精细化运营的一些场景案例

36氪的朋友们·2024年04月25日 18:20
场景案例缺失是最大的痛点。

纯平台、工具型的数据产品经理随着系统工具的迭代完善会逐渐触及天花板,毕竟到了后期产品迭代不可能只是做一些UI、UE层面的优化,可能有个初级的产品能够小修小补就够了。

所以,除了做好平台能力的沉淀外,还需要逐步走向业务应用,深入了解业务是如何使用工具进行数据化运营的。求职面试过程中,经常也会问到,“请举几个典型的数据驱动业务的例子”,尤其对于转型的同学而言,场景案例缺失是最大的痛点,所以总结分享一些。

用户画像及标签数据赋能精细化运营案例

1.用户行为交互

经济下行消费降级,中产工薪阶层开始找平替的时候,买东西会多次比价,拼多多越来越香了。五一准备出行,当你打开App浏览了多个酒店,但是迟迟没有下单,这个时候弹出一个酒店15元优惠红包,于是就下了个单。在这场景中,可以基于CDP的标签体系,进行人群规则的配置,比如

当浏览酒店详情页>5次,

当前酒店待出行订单=0

机票目的地=‘三亚’

历史使用红包订单数占比>30%

2.用户行为激励

增长黑客理论任务,当用户某一行为达到一定次数(魔法数字)之后,用户的留存或者忠诚度会趋于稳定,于是用户增长团队需要基于一些关键行为进行用户激励,以大众点评为例,数据分析发现用户主动写点评3次以上,或者收藏商家7个以上,留存率明显高于其他用户,于是需要通过积分奖励、优惠刺激手段,引导用户写点评做任务,这时,用到的人群标签可能是:

当日打开App=是

当前点评数<=2

已消费订单>0或浏览POI详情页>2次

3.用户分层与促活、召回运营

用户画像理论经典的模型是RFM模型,将用户按照最近一次消费时间、最近X年消费次数、最近X年消费金额划分成不同的象限,定义用户的价值高低,或者基于业务属性定义生命周期标签(新激活、成长用户、成熟用户、衰退用户、流失用户)等。在用户运营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价值、所处的生命周期进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比如对于流失的高价值用户通过短信等渠道进行流失或衰退召回,成长用户进行复购、促活运营等,好钢用在刀刃上,有限的营销成本花在有价值的用户身上

4.广告精准投放

不管是站内的banner、运营位等广告展现还是对接外部流量渠道,如微信广点通、抖音、小红书等,基于目前人群的广告精准展示,可以最大效率地进行流量分发。CDP基于标签和人群的分层能力,输出人群包或者种子人群。以微信投放场景为例,对近一年访问过但是没有成功的用户进行二次触达,相比较纯新流量,曝光过的用户可能二次转化的概率更高。或者基于目标产品的用户人群画像,性别、年龄、消费水平、兴趣偏好、城市等圈选用户人群包,对接广告DMP平台进行人群的looklike扩展,提升投放的准确度。

5.产品差异化与千人千面

个性化推荐是大数据在产品智能化最早的应用,基于用户历史浏览行为、订单、人群特征(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商品特征(基于商品的协同过滤),可以说非常成熟,除了产品列表外,产品功能层面也可以基于用户标签进行差异化匹配,比如针对商务出行的用户(一等座、头等舱、发票等标签),优先展示专车的tab,而针对学生群体,默认选中快车选项,节省用户二次切换的时间。

6.LBS场景化营销

地图基于POI的应用非常成熟,以旅游行业为例,可以针对POI属性的一些场景化运营。例如,当用户当前定位的POI是机场附件1.5公里,并且有机票订单时,推送打车的优惠,医院、工厂周边派发酒店优惠等。

7.智能客服与自动语音外呼

打电话给10086,或者银行,客服很快就可以知道你办了什么业务、当前的画像是什么,随着智能语音工具的完善,可以批量自动打电话。比如有待支付订单的用户,机器人打电话催付款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据干饭人”(ID:zhuangxiu1314),作者:千冰仪,36氪经授权发布。

+1
1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当前LCD已经进入存量市场,随着巨头垄断和市场萎缩,未来行业企业或将进入倒闭潮。

2024-04-2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