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介门店已经这么无孔不入了?
中介门店嘛我们都不陌生了 。
尤其我们编辑部几乎和中介门店互相见证彼此的成长 。
两年前我看到的门店更多是那种走出小区门口就能看到的社区底商里的一间 。
越是那种交易量大的小区中介门店越是扎堆的厉害 。
还有上下班或者中午出来觅食的时候看到那种核心一点区域的沿街铺面 。
逃不出这俩地方 。
逃不出的也有里面的画面 。
成片的中介工位,生意好的时候空一片、楼市差的时候都埋在台式机背后 。
规模点的在你进门的位置还会放号称客户送的感谢锦旗 。
再差也会摆点桌子板凳,不过我们可能很少想去坐 。
这差不多就是一家常规中介门店的里里外外 。
但渐渐的我们发现市场还有 另一种 中介门店 。
最先关注这件事的是我同事乔不丝,有天她站在徐汇区某中介门口 。
愣是想不到原来中介门店也可以不这么中介门店 。
而时至今日 我发现这些中介门店有着越来越多我们想不到的东西 。
有种市场经济里茁壮生长的野性 。
这种野首先体现在选址 。
01
门店开进地铁站、商场、写字楼。
最先关注这方面是有次去普陀踩盘,那天从7号线镇坪路站下车 。
出站的时候我的中介小哥还没来,然后我就在地铁站门口溜达 。
眼神扫过的时候视线里出现一抹熟悉的绿 。
这不是链家么, 等等这不是地铁站么 ?
确定不是自己眼花之后,我发现这确实是 一家开在上海地铁7号线镇坪路 。
地铁站里 的中介门店 。
在地铁站里看惯了便利店和面包房的我还是头回在这看到中介门店 。
站里面往地铁站看,就有点像高铁站补票的地方,还有两个小窗口...
这里的帅哥跟我说有不少老人会过来问路 。
有的老人走路口渴忘记带茶杯的,可能会要杯热水 。
也是想不到地铁里的商业生态还可以看到中介门店的身影 。
不过这样让我没想到的地方还有几个 。
有天 我宝山的朋友去顾村正大吃饭,然后就给我发微信 。
看, 商场里 也能开中介门店 。
就在商场中间那片办展台的地方,远看还有点像农行ATM机 。
名字也不叫什么门店,而叫便民服务站 。
这会已经收摊了,附近门卫说开门的时候正常喝个水什么的都可以 。
旁边有时候还是会办活动,家长带着孩子过来,有时候孩子做游戏,家长就去链家要个凳子坐坐 。
这种展位式门店在中介内部被叫做爆破店 。
就有点类似可以很快布置出来,效果不好又可以迅速撤离的那种 。
顾村正大这个门店还在不在我不知道,但其他商场里 。
像链家足球场旗舰爆破店、五角场中心爆破店等等现在依然能在地图上找到 。
这种爆破店不仅会去商场 。
还可以进社区。
不是说中远两湾城这种超级大社区里的门店,而是这种老破小的社区 。
这是我在徐汇区偶然拍到的,装修师傅正在忙活 。
我看门头上写着社区便民服务,想来也是雨伞、水、打印这种的 。
地方很小,日常可以提供简单服务,哪怕只是跟老人聊聊天 。
不久前我还看到过把中介门店 开在写字楼里的 ,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了 。
可能不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写字楼,但也分成了四层 。
一楼健身房、二楼培训、三楼牙医诊所、 四楼就是中介 。
日常我们在链家看到的 喝水、雨伞、打印等等这种服务这里都也有 。
当时我去的时候就看到一个小型图书馆、一个单独的健身区 。
我问这里负责人这里到底是中介门店还是什么 ?
当时的负责人跟我说因为链家大部分客户都是线上来的 。
所以我们的经纪人会从这里出发去到小区等客户,或者把客户带回来谈事情 。
附近居民送孩子去二楼培训的时候,偶尔也会上来看看书、跑跑步 。
这就有点类似0.5个区域总部形式的中介网点 。
没想到中介门店已经开的如此高频且无孔不入。
就你会发现 。
原来中介门店 不仅可以开在沿街铺面 。
还可以开在地铁站、商场、小社区, 甚至那种类写字楼里 。
说真的搁一年前这些开店的位置我想都不敢想 。
02
也开始跟咖啡店、书店、便利店联名。
我到现在都记得乔不丝踩盘中介门店带回来的中介门店照片 。
不仅窗明几净,还有很多社交、休闲的地方 。
当然 这些地方现在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 。
因为不仅链家这么做,其他中介也开始了抄作业 。
但前几天我发现这种中介门店的场景又又又变了 。
我刷到链家居然 和MANNER咖啡店 开了联名店 。
想想已经很魔化了,当我去到现场更魔幻 。
链家的门打开看的是MANNER咖啡,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跟各位介绍他是中介门店还是咖啡店 。
站里面也觉得蛮梦幻的 。
我就看到 一 边是 manner小姐姐在磨咖啡豆,另一边是链家小哥在跟客户讲解区域图 。
两边的客户经常是交叉的, 楼上小区业主看到MANNER然后去买杯咖 啡 。
等咖啡的时候 顺便问问看小区的挂牌 价, 或者链家这边客户 谈完事情然后点杯咖啡 。
日常如果有人需要过来办公,可以去MANNER点杯燕麦拿铁 。
然后去链家办公公区打开电脑做会事,工作久了就站起来去公区书架拎本书翻翻 。
咖啡空了带着杯子去对面续一杯,还能省五块 。
这画面多少有点梦幻了,不是梦幻在发生的事情,而是发生的地点 。
其实不仅咖啡店,我还发现链家居然 还跟新华书店 有过联动 。
叫城市书房, 就现在 我们 去到链家门店有时候都会看到这样书架 。
周边社区业主可以过来看书借书、有时候是家长在这看书,然后孩子在一边做作业 。
我在网上搜了下这种中介门店跟新华书店的合作点还挺多,是“活”的 。
还有的中介门店开启过便利店模式 。
北京那边的链家门店就曾经尝试过 把便利店开进 中介门店 。
所以这里的画面经常是大家进来中介门店买杯可乐然后走到自助收银台结账 。
最有意思的是我在成都看到过的一个中介门店 。
看上去也许平平无奇大概是这种城市的角裙楼,上面写着德佑 。
©抖音号修龙,下同
但你走近可以看到里面“副业”还挺多 。
有孩子们的编程培训班、还有社区饮用水金羊山泉 。
二楼就是中介门店配置,但上到三楼居然还能看到一个酒窖 。
德佑该店负责人介绍说这是德佑投资的一家酒厂 。
原来也是产业链来的 。
酒窖旁边也没放别的,而是放了个私宴厅 。
日常可以让客户来这吃饭,负责人开玩笑说客户谈成了还是谈不成都可以坐下来喝一杯 。
这样的门店你能想象么他的中介条线业绩是400万里有200万都是来自这些编程、水啊、酒啊之类的生意带过来的 。
就是日常家长把孩子送过来、或者给业主送水的时候 。
业主挂牌或者买房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家德佑 。
所以中介门店的野不是说开在以前我们想不到的地方 。
而是里面的花样也变的更多了 。
而这件事给我的最大感受倒不是花样 。
而是我现在在路边看到一家门店,不会仅仅是我要买房才进去 。
03
门店里的服务也变了。
我们似乎不仅仅是因为买房才去到门店里 。
这部分我们之前也有发现过,可能各位小伙伴也有体验过 。
就是下雨了忘记带伞、或者打印复印东西、或者单纯借个厕所这种的 。
路边的中介门店都可以帮到我们 。
有时候业主下班晚,孩子放学就先去到家门口中介门店 。
小朋友们放学后轻车熟路找到靠窗位子拿出今天的作业 。最逗的是我们发现有些门店因为中介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孩子不懂的题目还可以去问中介小哥哥小姐姐 。
这里面链家做的最好,我还看到他们会举办一些类似夏令营活动 。
天,这还是中介门店么谁能告诉我 。
其实还不止如此,日常我们还会看到中介们拿着扫帚去到社区里面打扫卫生 。
特殊时期我还记得中介们前仆后继去给小区业主送菜的 。这些画面我们并不陌生,但此刻当我将这前前后后所有画面联系到一起的时候 。
现在的中介门店真的越来越不中介门店了(但这种中介门店还能再多点么)。
04
为什么现在中介门店会这样?
回归一些理性话题 。
为什么中介门店会越来越多、为什么中介服务越来越多元 。
首先你会看到这些门店不管是开在哪里,他的焦点都是 。
社区 。
我看过链家对自己 城市补给站的定位 ,本质上都是围绕社区展开 。
曾经一位中介老师跟我说过线下中介门店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
他说围绕中介的业务主要有两个 关键点 :
首先得有房源,我要让房东能找到我能把钥匙放我这 。
其次得会匹配,为客户匹配房源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得足够熟悉社区 。
这两个关键点让中介门店天生跟社区天然绑定分离不了。
而如今看来 这部分的意义还得再延伸 。
就是我不仅能找到你挂牌,我 更愿意找到 你挂牌 。
我不仅想买房,我更愿意找 到你 帮我买房 。
愿意这件事背后要回答的就是 凭什么 ?
你是去街上吆喝说我们有独家房源还是中介费打折, 还 是愿意去 走近每位房东 。
这也是今天我们看到中介门店变化的最初出发点 。
这些中介门店如何定位自己,我们就会如何定位他们 。
中介门店如果只是定位自己是中介门店,那我只有买卖房屋的时候才会找你 。
但如果这里是个日常生活服务站,日常充个电、打印个东西都可以找他 。
甚至日常看书或者加班都可以来这坐坐 。
那这就不仅仅只有买卖房屋的时候才会想到这里,而是我日常生活都会想到的地方 。
但日常 生活 里你有需求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们 。
那没道理挂个牌 看个房不会想到他们 。
这就是背后最微妙又最本质的 那个不同。
我不去评价哪种模式更好 。
只是说 当 我 们 看到传统意义上的中介门店的此时此刻,现在又多了另一种存在 。
那天踩盘结束我拍到一张图 。
一边还是贴满房源信息的广告橱窗,另一边从门口看上去更像咖啡馆。
不知道他们各自生意如何, 但我想走进去的人应该会带着不同心情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真叫卢俊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