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研学游热度攀升,是打卡还是研学?
寒假已至,“神兽”回家开始闹腾的时候,不少旅行社趁势推出研学游的活动套餐。翻看2023年暑假,研学游异常火爆,订单同比增长70倍,研学游的价格水涨船高,一个5天左右的研学游就要5000元!其内容不过就是参观博物馆、校园和历史文化景点,再搭配导游的讲解。
根据2022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到2019年,研学游的市场规模从55亿增长到 164亿。年均增长31%!
疫情期间,遭遇寒冬,但估计今年会超越2019年的规模。
有一个现象非常奇怪,家长们都非常愿意出钱让孩子参加研学游,但家长们却大都认为研学游价格虚高,甚至认为研学游的效果不及预期。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研学机构的产品和服务不到位,但本质的原因并非如此。
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1 买单的是狗主人
先看一个故事!
小王开了一家宠物店,朋友小李前来闲聊。
小李看见店里售卖各类宠物服饰,便问这些服饰销量如何。
小王说 ,卖的很好!主人们都很喜欢给宠物打扮。
小李说,宠物还要穿鞋吗?我看你这里还在卖鞋。
小王说,当然穿!
小李不解说,宠物需要穿鞋吗?它们穿鞋舒服吗?
小王说,买单的又不是宠物,买单的是宠物主人。只要主人觉得需要,那就需要!
尽管宠物确实不需要穿鞋。甚至宠物也不需要剃毛、美容、洗澡和吃保健品。
看完这个故事,相信就明白为啥研学游会出现这种畸形的现象了。
2 用户和客户不是同一个人
有些产品,其用户和付款的客户不是同一个人群,这个产品通常就会很烂。
比如,很多银行的APP就做的很烂,用户使用起来的体验感非常不好。
因为制作APP的公司只需要把它的金主爸爸伺候好就可以了。
换句话说,用户使用起来舒不舒服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客户觉得没问题,并愿意支付费用。
研学游也遭遇同样的问题。
孩子们对游学有什么样的需求呢?恐怕连他们自己都说不出来。
对于年龄不大,还没懂事的孩子,其需求估计只有一个:好玩!
那么家长的需求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说是为了增长孩子的见识,培养独立能力,学习历史和科学知识等等。
但家长的真实需求恐怕并非如此。
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各种学习资料随手都可以获得,用得着花这么多钱让孩子去游学吗?
培养独立能力就更站不住脚了。只要家长自己不溺爱孩子,主动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大多数孩子的独立能力都可以培养起来。
所以家长内心的真正需求是:
缓解内心焦虑;
现在的家长鸡娃鸡得厉害,但很少鸡自己。
其实只要自己做好榜样,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是最大的。
但家长做不到啊,于是就通过各种培训班,兴趣班,游学来转嫁自己以身作则的责任。
心想着只要花钱了,就是对孩子负责了,以后孩子要是没出息也不能怪我。
2.从众;
人性本身就有极强的从众心理,家长们看见其他家长都在做某件事,他们也会忍不住去做。
当年抢盐、抢连花清瘟、抢房子无不是如此。
如果别人都在做某件事,而自己不去做,就会被视为异类,这是一种无形 的社会压力。(或者假想自己是异类)
如果孩子的同学都参加游学了,自己却没参加,他就会感到被孤立!
获得社会认同感,本身就是一种社会需求!
3.攀比;
做出研学决定的家长大都是女性。
女性有一个攀比链!
小时候攀比谁的衣服和首饰好看;
谈恋爱时,攀比谁的男朋友是帅哥;
结婚后,攀比谁老公更有钱,更体贴自己;
生娃后,攀比谁家的小孩更优秀。
除了优秀意外,孩子的后天条件同样是攀比的物品。
比如,研学也有鄙视链。去欧美的鄙视去东南亚的,去东南亚的鄙视去北上广深的,去北上广深的鄙视周边研学的。
小孩回家后,若是说出一点有趣的经历,家长更是巴不得用大喇叭宣传一下:瞧我孩子多聪明!
所以,研学产品卖得好的机构非常懂得戳家长们的这些痛处。
他们通常都是 先下危机 ,告诉你如果孩子不研学游就废了。这个手法跟以前很多英语培训机构是一样的。(如果英语不好,孩子就完蛋了)
然后拿出一系列的案例,其实是想 激发家长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 。
接着告诉家长,我们一定要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和机会,要不然以后孩子会怪我们。
把这三个需求解决了,研学产品本身的质量,反而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如果不信的话,可以想想那些参加校外补习的孩子们。
如果孩子成绩本来就不好,学习习惯很糟糕,他们有多大的概率能通过补习提升成绩呢?
相反,如果孩子本身就很优秀,补习反而是可有可无的。
但家长大都会让孩子玩命的参加补习班,家长的真实需求只有培训学校的人才明白。
既然研学的需求这么矛盾,那么研学未来的市场规模会增长还是下降呢?
3 研学游的前景可观,因为效果很难衡量
一个基督徒跟人传教:你一定要信上帝,否则你死后会下地狱。
凡人问:你如何证明我死后会下地狱?
基督徒说:你死了就知道了!
这就是宗教的把戏,谁会用死去证明自己到底会不会下地狱呢?
即便真的死了,又如何活过来告诉别人自己会不会下地狱呢?
这就叫做 不可被证伪 。
研学游也一样!由于其效果很难被衡量,不可被证伪,所以家长们会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在疫情期间,大家蜂拥的抢各种声称能治愈新冠的神药,也是如此!
不吃怎么证明有没有效呢?
吃了之后,病好了,就证明有效吗?其实也未必。因为不吃照样能好。
市场上这种不能被证伪的产品,往往需求都很大! 直到某一天,被某个专家证明无效,或者监管部门明确指出无效并禁止售卖,才会熄火。
所以研学游最大的敌人,可能就是某一天被证明对大多数孩子无效。(但难度很大)
有机构预测在2026年,市场规模可以达到2000亿,这未免有很大的夸张成分,但保持年均20%的增速,应该不成问题。
市场空间巨大,是否说明这是蓝海呢?
未必!
4 这是一个没有门槛的生意
上文提到,2015年到2019年,研学游市场规模的年均增长率是31%!
2015年底,研学游相关企业的数量是3341家;2019年底的数量是20035家。年均增长率接近60%!
经过疫情三年, 现在研学游相关的企业数量达到多少了呢?
是30833家!平均每年新增3000家左右。
不过呀,这3万多家企业中,已经注销的企业达到了7102家。
这其中一定还有不少企业虽然显示在营业,但实际上已经停止业务了。
通过这一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生意没有门槛,只要商家嗅到钱的味道,就会蜂拥而至,然后在里面相互内卷。
行业表面风光的背后是白骨皑皑。
既然是一个没有门槛的生意,那么商家(尤其是中小商家)就非常容易被迫卷得很短视,他们只顾收钱,能赚一笔是一笔。
这跟传统旅行社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传统旅行社生意已经卷到先亏本报低价,然后指望客户用自费项目和购物来补贴。
如果客户不玩自费项目和购物,导游和地接就得亏损,于是就极易爆发冲突和投诉。
除了竞争激烈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研学这个生意很难做呢?
咱们可以通过研学行业第一梯队的公司--世纪明德的财报来一探究竟。
5 第一梯队都直喊难做
世纪明德从2014年到2019年,营收不断增长,2019年最高达到6.2亿元,可以算得上行业一哥!
然而,如果看增长率就不是一会事了。它的营收增长率从2015年之后开始逐年下滑。2019年只有4.42%。
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即便没有遭遇疫情,它的日子大概率不会好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世纪明德在2018年年报的致股东信中是这样说的:
2018 年度明德的业务收入虽然实现了 15%以上的增长,但 增长率并未达到团队理想预期 。另外,政策利好让研学旅行行业迎来窗口期,但随之而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远远超乎想象——各地旅行社及教育培训机构都闻风而动,疯狂抢夺市场。
这份致股东信正好印证了上文的推测。这是个没有门槛的生意,只要商家闻到肉味,就会疯狂撕咬。
营收增速下降,利润多半会出现负增长。
2017年,公司的净利润最高达到6000万左右,但2019年只有1506万!疫情三年则是大额亏损,把前几年赚的钱都亏光了。所以现在公司其实很艰难,财务状况非常紧张!
相比于普通旅行社,研学游的毛利率确实更高,2019年以前,公司的毛利率能达到25%左右,随着市场竞争加剧,2019年的毛利率下降到只有19%。
毛利随高,但钱不一定好赚。咱们可以看看它的员工构成。
2018年员工人数达到顶峰,其销售人员占比达到40%!(为最高)
由此可见,这个行业现在的核心竞争力根本就不是课程和旅游本身,而是市场营销!
正如上文提到的,家长的真实需求其实不是孩子能得到什么。
企业只需要在营销上催眠家长就可以了。 核心就是三板斧:下危机、激发从众和攀比、花钱减少愧疚感和焦虑感。
至于课程和旅游方面,用话术、图片、视频包装一下就可以了。
这类游学产品的复购率本来就很低,大都是一锤子买卖。
家长发现产品不及预期,下次就会换一家企业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然后家长们还会发现,即便换一家,大概率还是不及预期。
毕竟嘛,这东西就没有衡量的标准。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是很高的!
企业除了把大笔的钱花在营销上,另外一个花大钱的地方就是员工本身。
这个行业的跳槽率很高,好的人才在同行的高薪引诱下会忍不住换东家。
因此,企业的管理费用通常都比较高。
此外,这个行业靠天吃饭,季节性很强。
这就注定企业在淡季也要花大笔的费用来养这些员工,而淡季又是员工人心思变的高发期!
如果遇到疫情这样的不可抗力事件,养的这群员工就会成为企业的催命符。而旅游行业本身就存在非常多不可抗力的事件!
综上所述,行业老大都过得很艰难,更何况是其他参与者呢。
新三板上其他研学相关企业也都跟世纪明德差不多,比如,中凯国际、东西方等等。
6 尾声与结论
关于研学这个行业,本文没有像其他媒体那样去谴责行业普遍存在的乱象:只游不学或者只学不游!
因为深入分析需求、行业竞争格局、行业特性后,我们就能明白这种乱象的存在是必然现象。
未来是否会改变呢?是否会出现兼顾教育和商业的企业呢?
我们相信最终会出现的,但可能是行业经历好几次大洗牌之后才会出现!
接下来,我们可能会发现,曾经在K12教培行业里被血洗的人,会涌向研学游这个行业。
他们用互联网思维会再次搅起波澜,引发一片混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酒店观察网”(ID:MEYINWENHUA),作者:睿知睿见,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