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增长的世界里,让你的人生拥有掌控感

第六个人·2023年12月25日 17:28
让自己安定,让自己快乐!

写这篇文章,对我而言有特殊的意义——意味着,我的确真的要向过去的3年告别,迈进新的人生了。

我并不认为,过去的痛苦和周折将完全消失……因为,问题还层出不穷,新的问题还将涌现。

但是,走过这些路,体验过这样的人生,满是荆棘和泥泞,它们不能再重新来过,独一无二;对于明日,明日的明日,却意味着力量和积淀。

写到最后,我流泪了。

真实的成长,不可言说。

以下,Enjoy:

2.5%, 大家可以猜一下这个数字代表什么。

经济学家朱民的观点:从2024开始未来 5年,全球经济总增长只有2.5%-2.7%。看上去疫情结束了,但它的影响还会持续蔓延,会把全球的GDP往下拉1个百分点,一直到2028年这个缺口是补不上的。这个缺口可能达到5个百分点。

5%:这是中国银行研究院的数据:预计2024年中国GDP增长5%左右。

2024停在那里,没有往上走的能力和动力。感受一下:既没能力也没动力。

它将是平庸的一年。

在这么荒凉暗淡的背景之下,我们能掌控什么?或者说,经历了过去3年,你的人生,你的生活,真的抓住了什么吗?

也许有,也许没有,今天,我想探索一下这个主题  。

职业的掌控感

我觉得人到四十岁,迷惑、困顿的依然有很多,但好在,已经能逐渐建立起对自己的认知了,而且,这个认知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客观。我觉得,这是岁月的奖赏。我对自己的判断是,大概率我不会创业成为CEO,可能我会一辈子打工,说得洋气就是高级打工仔,但是无论高级低级,你都要打工。我猜,95%的人,那个人群中的大多数,也将这样度过一生。

这个结论看起来非常悲壮,没错,每个人的出身、能力、资源、人脉,都是限量的。最终,不管内心有多少不甘,我们还是会选择,或者说最终也就过成了普通人。

但是,我又不甘心打「不开心的工」、「窝囊的工」,所以我们聊点儿正经事——如何打一个漂亮的工、舒服的工?

 职业的掌控感首先来自你的能力

你想掌控,你就要有底气,你的底气来自你的实力。

经济暗淡,兵荒马乱,你就越要脑子清醒,搞清楚状况。

我观察我的很多同龄人,全都已经躺平。我并不认为他们都已经财富自由,或者已经做了自己的CEO。他们不是老了,还彻底的停止了。只不过,他们自己不知道。

所以要带着脑子上班,灵魂要在工位

要对自己的职场生活可丁可卯地进行量化,而且,要下放到每一天 。衡量你每一天了解了多少专业概念、知识,掌握了多少模型和工具,提升了哪个具体的能力项,学会了解决哪类具体问题的思路?

掌控感还将来自「边界」

处世温和自有利好,但温和也是一把杀手锏,刀刃的另一面也有潜在的危害。

「温和」在职场中可能给你挖一个大洞,让你变得非常被动,变成什么杂事烂事都要你去收尾,透支你去更加低维的事情上消耗你的能量。这既是个人能力的证明,但同时,也会让你非常被动。

建立清晰的边界,对不合理的事坚定地Say No,努力为自己拓展向上的发展空间,而不是被动接受brief和任务,这件事,永远值得学习!

提高你的声量  

 但是,光靠这些还不足够。如果我们真的想「打一份漂亮的工」,在这个经济环境下「守住这份工」,让自己拥有掌控权,最终,你一定要向外表达你自己。

我不再想说「个人品牌」、IP这么宏大的词汇,品牌是一个需要耕耘很多年的事儿。但至少——我们要提高声量。

如果最终因为各种限制因素和条件,我们还是没办法创业、成为一个CEO,完全充分掌控自己的职场命运,那至少,我们应该让自己多几个备选项;哪怕最终我们也还是没办法手里有备份,那再退一步,我们要为自己打开局面

不必好高骛远,我们从小事做起。

我最近最大的收获就是想明白了:为什么我要写作、写公众号。浪头来了我们每个人都在追,为什么追不知道,更难找到长期坚持的动力——因为,也许过去没一件事我们能干成,能集大成。人生中过去没有这种成功案例,未来是否能创造出这种成功经验,那更不知道了。

这是一个很让人痛苦懊恼无奈的事实,但是我觉得,它反映了「正常客观」的规律—— 这就是普通人的人生。

我用8年时间,做了3000公众号粉丝;做小红书10个月,1900+ 粉丝。

看到这些数据你是什么感想?

别做了,你要能做成,都做成了;离你亲近的人可能会考虑你的情绪和自尊,给你说点窝心的正确的废话—— 为爱发电,那也是电;它不能赚钱,但是它能帮你防寒。

如果你拼命追问意义、苛责意义,那你永远无法启动一件事;并且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将失败,因为,结果都是滞后的。是否能像董宇辉那么幸运地熬到2022年6月9号那一天,没改行、没跳槽、没换岗,没有放弃,这都是问号。

但是:你做的每一次输出,你向外表达的专业理解,你对一个业务问题的深度拆解,都将成为你的背书,成为一个超级触点。在你的朋友圈、公众号、专业日志,在被勤奋、孜孜不倦地输出1万次之后,换来1个转化。

你做的目的是为了扎实地提升你的专业能力+ 专业水平+ 专业修养,要是你问意义?它的意义,就是让你离目标又近了100米。你这样做是为了你自己,未必成功,也许大概率还是成功不了,你也许还是没有拿到一个理想的offer,但是,它会让你在这个兵荒马乱的世界里,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定下心来

如果你真的能每天进步一点点,你能够自信的量化自己;你的专业积累能让你说的话,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有分量,有影响力;你跟你的供应商不只是合作,还是在真正积累资源、积累自己的势能,那我想,就算未来5年世界都在下滑,你也能拥有一种「踏实感」、「安全感」 ,这种感受是别人给不了你的,只能靠你自己。

这种安全感,是在你面对真实的裁员发生的时候,你心中有数,手里有弹药。哪怕防不胜防让你赶上了,哪怕你的备选项还没出现,你可以「不慌」、「不乱」;要是有个很好的机会砸过来了,你可以不用懊悔——是你自己能力不行,接不住;你不用进一个公司屁股没坐稳就被动离职。

对生命的掌控感

现在,我们聊一聊「生命的掌控感」。

  • 你可以掌控你的老公吗?
  • 你能掌控你的孩子吗?
  • 你可以掌控自己的健康吗?
  • 你可以抑制衰老吗?
  • 你可以不长白头发吗?
  • 你能遇到那个对的人吗?

最后你发现:以上所有事几乎你都很难说了算。

是啊,你可能连健康都不能完全说了算,那,还有什么事儿是你说了算的?最后你会发现,什么你都说了不算。

如果我们真的是要面对一个经济增长只有2.5%的世界,那,或许,我们对生命的掌控感的预期也可以降低很多。

世界慢了,我们也可以慢下来,低速运转,少和自己较劲,少一点逆风行驶,把对无法掌控的无奈,转变为只在一两件关键事情上去掌控;如果全都掌控不了,那,你就只掌控你自己的健康……

要是你连自己的健康也不小心出了问题脱了轨,那就别想太多,别吓自己,一颗鸡蛋三颗红枣枸杞拉满先干一个月,每天打卡先刷起来……

最后你发现:就这点自律你连这点小事儿都没做好,那怎么能掌控世界呢?

努力做那个放风筝的人。无论飞得多高,线头要掌控在你的手里。如果你还没有甚至还不具备足够的智慧去牵那个线头,我不会告诉你——修炼智慧,但我会告诉你:

等待时间。有时候,熬时间就是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契机和运势,会在一瞬间逆转。

这个冬天很寒冷。我相信,每个人面对的生活也一定有各自的艰难, 就是那些你从来不会在朋友圈里跟人说的痛苦和不堪。大环境不好,也许不凑巧,你的健康、你的婚姻、你的家庭,也出了各种问题。

我想告诉你,别人未必就过得那么好,只不过,他们只展现了好,而把不好藏了起来。你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是很多人的问题,是整个社会、是更大环境、或许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

摊开双手放下问题,迎合疼爱你自己

当你遇到这些问题,恐惧、害怕、脆弱、痛苦、辗转反侧的时候,我想说:

我们每个人,都遇到了,也都差不多。

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人生啊!

而且,我们的人生总会出现一些奇怪的逻辑,比如——越努力越不幸。

没有往上走的能力……

我非常想把我生活中那些硬刺拔掉,彻底铲除掉。所以我拼命解决问题,拼命分析自我。后来我发现:你做出博士论文,你的分析在现实里还是落不了地;当你解决不了的时候,不要硬扛。

躺平,这样的时候就必须躺下。

我们的三观、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追求太不同了,所以,我们左右不了其他人;也改变不了任何人。

我们对自己的改变也只能是循序渐进的,也必须要恰当,不能用力过猛。

在这个2.5%的世界里,能够打一个舒服的工、回家有一碗热汤、内心仍然有抑制不住的冲动会思念一个人,还没有被这个世界打得僵硬麻木,已经是很奢侈的人生。

但是,如果这些你都暂时没有,或者缺了一角,那就买个像样的羽绒服,低速运转,低成本的运营生活,进入后台静音模式。不过度解决问题,让自己平稳地度过这个冬天。

很多问题都会过去,问题终将会过去……

迎合疼爱自己这件事,只能靠你自己。‍‍‍‍‍

最后说说我

最后,说说我自己。

这个分享主题,原名叫《打工VS创业之外的第三选择》,后来,被我彻底推翻重写。我的思维混沌,逻辑混乱。

我们人生中的任何一件事,都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做起来,那么难。

之所以难,是因为它就好像是我对过去三年的致敬。没有人会替我思考——今天,此刻当下,到底我最想说的是什么?

我终于发现:努力希望破茧成蝶,努力去解决问题,从低谷和泥泞里挣扎,我做的一切努力不过就是—— 希望拥有掌控感。

这是我最近这些年的真实写照。

当我从一件又一件我无法掌控的事里,失败而逃,我明白了一些朴素的道理。

我是一个写作者、主持人、英语爱好者、一个营销人,我甚至还是一个顶尖的课程产品经理 。但最终,我仍然是一个普通人 。有很多解不开的死结,像你一样。

5年前,我分享的主题叫《做自己的人生导师》,当时夸下海口喊了一个口号,但其实,当时我还不具备那个能力,能做到多少,我也不知道。

岁月会为你披上铠甲。那些真实的、不顺利的、痛苦的、充满裂痕的人生,的确长成了铠甲。

过去三年,我获得了专业能力上质的飞跃,最值得开心的是:我找到了自己,找回了自信和信念,真正成为了自己的导师。

如果这个分享对你有一丝一毫的启发,希望你从此刻开始,将它化为行动。

希望你吃好每一餐饭,睡好每个觉。不顺利的时候就多读书,去交一个可以半夜发信息的朋友。

从掌控一件小事开始,掌控你的人生。

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愿你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依然心怀希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第六个人”(ID:connect_yourself),作者:第六个人,36氪经授权发布。

+1
3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长期探索营销规律与个人品牌成功之路,分享职业与成长点滴!

下一篇

品牌是社会契约论

2023-12-2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