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财报季速看:Meta业绩创新高,AI加速广告业务增长;Alphabet营收超预期,股价反暴跌9.5%;TI营收下滑14%,需求持续低迷| ICT NEWS

王芬·2023年10月31日 14:48
Q3科技巨头财报季,云业务成重点关注领域。

开眼未来,还看ICT。

时代总是不停轮回,从爆火的区块链、物联网、5G时代、云计算到现在重新抬上舞台的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迸发力在掌控与失控之间来回切换。就像阿甘的巧克力,我们似乎永远不知道下一秒谁又会成潮流。基于智能数字化的时代大势,企业如何才能寻到新的市场机遇,又如何借变化的技术更迭乘风起航?为此,36氪正式推出「ICT NEWS」栏目,聚焦ICT行业资讯,捕捉行业各方背后商业洞察,带入局者走进行业深处,摸清行业脉搏,塑造行业远见。(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栏目主理人王芬,微信:15797879606 邮箱:wangfen01@36kr.com)

国际热闻

Meta业绩创新高,AI加速广告业务增长

10月26日,Meta发布本年度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增至341亿美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115.83亿美元,同比增长164%。

这是Meta自十多年前上市以来最高的财季收入,主要是因公司广告需求回升,和削减成本进行AI领域开发所导致。2022年,Meta大部分时间业务持续萎缩,而今年连续三个财季收入增长,23%的收入同比增幅创Meta自2021年第三财季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中广告收入占到Meta第三财季收入的98.5%,增至336亿美元。其平均广告价格同比下降了6%,上年同期每条广告的平均价格降幅为18%。

对此,Meta表示,预计2023年总支出将在870亿美元至890亿美元之间,较之前预测的880亿美元至910亿美元有所收窄,同时预计2024年的总支出将在940亿美元至990亿美元之间。

在今年年初Meta和投资者的第四季度财报会议上,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就表示今年是“效率之年”,此次财报也展现出Meta公司命运的扭转。尤其是广告侧能力的提升和AI技术的进步,前景十分广阔。

扎克伯格在此次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Threads目前的月活跃用户略低于1亿。这是自扎克伯格宣布Threads上线首周注册用户达到1亿以来,Meta首次提供Threads业务状况的最新数据。扎克伯格说,公司的目标是使Threads成为一项拥有10亿用户的服务。

 “如果营收增长态势再持续几年,我认为Meta很有希望实现公司愿景”他说道。

自财报公布后,Meta股价盘后上涨近4%。Facebook的日活跃用户数也从上一财季的20.6亿增至20.9亿,超过了分析师此前预计的20.7亿第三财季日活跃用户数。(来自seekingalpha

微软业绩增长猛劲,云业务占营收大头

10月24日,微软公布了截止今年9月30日的2024财年第一财季业绩,云业务侧实力强劲。据数据显示,微软总营收5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30亿元),同比增长13%。营业利润为269亿美元,增长25%。

按公司业务划分,生产力和业务流程收入为 186 亿美元,增长 13%。智能云收入为243亿美元,增长19%。更多个人计算业务的收入为 137 亿美元,增长 3%。同时,微软云收入达到 3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势头强劲,高于华尔街预测。

财报发布后,微软股价盘后上涨4%。

微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表示:“通过副驾驶,我们正在让人工智能时代真正惠及世界各地的人们和企业。” “我们正在快速将人工智能融入技术堆栈的每一层、每个角色和业务流程,以提高客户的生产力。”

执行副总裁兼微软首席财务官Amy Hood表示:“我们的销售团队和合作伙伴的一致执行力迎来本财年的强劲开局,微软云收入达到 3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 23%)”。

据了解,今年微软AI投资占其资本支出较上年同期猛增70%,达到创纪录的112亿美元。而此次,微软财报公布,微软云表现突出,投资者热捧微软把握AI机遇的能力,也推动了该公司股价今年涨逾35%,超过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约25%的涨幅。(来自微软

Alphabet三季度营收增长11%超预期,但股价暴跌9.5%

10月24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了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Alphabet第三季度实现营收766.93亿美元,高于757.30亿美元的市场预期,去年同期为690.9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196.8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39.10亿美元,同比增长42%;每股收益为1.55美元,高于1.449美元的市场预期,去年同期为1.06美元。

不过,由于谷歌云业务增长势头低于市场预期,当日盘后,谷歌股价跌幅超过6%。

Alphabet和谷歌的CEO桑达尔·皮查伊表示:“公司本季度的财务成果和展现出的产品动力令人惊喜,我们在搜索、YouTube、云计算、Pixel设备等领域都进行了基于AI(人工智能)的创新。我们将继续专注于令AI变得对每个人都更有益,迎接更多令人振奋的发展。”

Alphabet和谷歌的CFO露丝·波拉特表示,公司业务主要受到了来自搜索和YouTube的增长以及云计算的势头推动。

分业务来看,第三季度,公司最大业务部门谷歌搜索的营收由去年同期的395.39亿美元增加至440.26亿美元,同比增长11%;旗下视频网站YouTube的广告营收也由70.71亿美元增加至79.52亿美元,同比增长12%。谷歌的广告业务则由去年的544.82亿美元增长至596.47亿美元。

总体看来,在今年二季度财报中就表现突出的广告业务再次为谷歌和YouTube带来了令人惊喜的营收增长。皮查伊在财报后电话会议上还提到,YouTube短视频在第三季度达到了每日观看次数700亿次的重要里程碑,在今年年初时这个数字还是500亿次。

这份超预期的成绩单却有一个让投资者失望的地方:谷歌云。第三季度,谷歌云实现营收84.1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8.6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却仍低于市场预期的86亿美元。在今年前两个季度,谷歌云营收的同比增幅都在28%左右。

虽然皮查伊和波拉特都在电话会议上连连保证谷歌云未来可期,但谷歌当日盘后股价还是受到了其影响。目前Alphabet已暴跌 9.5%,谷歌母公司市值蒸发约 1800 亿美元。

分析师杰西·科恩表示,谷歌股价在盘后出现大幅下跌,是由于谷歌云不及市场预期的表现让投资者担心其可能会落后于竞争对手微软的Azure和亚马逊的AWS。

投资公司Portfolio Wealth Advisors的总裁兼CIO李·曼森也表示,如果谷歌想让其股价继续上涨,就需要展现出其云业务更显著的收益,不然谷歌云在投资者心中会一直是个“三流的云计算平台”。

不过,在2022年科技股整体下跌之后,Alphabet的股价从2023年起已经上涨了约57%,目前公司总市值达到1.76万亿美元。

谷歌也借本次财报发布再次重申了公司对于生成式AI技术的投资信心。皮查伊在电话会议中表示:“随着对于我们新AI服务的使用逐渐扩大,我们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来支持我们的AI工作。持续重塑公司的成本基础来为这些投资创造容量,实现长期可持续的财务价值。”(来自seekingalpha

亚马逊净利润增长243%,云业务增速缓慢

10月26日,亚马逊公布了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三季度净销售额达到 1,431 亿美元,去年同期为 1,271 亿美元,增长 13%,且高于市场预期的1416亿美元;净利润9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9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43%。

亚马逊预计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将达到1600亿美元到1670亿美元之间,略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1671亿美元。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Andy Jassy)表示,公司在第三季度取得了强劲的业务增长,作为电商平台实现了大幅降低成本和提升交货速度,AWS云服务增速日渐稳定,广告营收增速惊人。

分业务来看,亚马逊核心电商销售营收同比增长6%至572.67亿美元,上个季度增幅5%,持续恢复中。广告服务营收达到120.60亿美元,同比增长25%;订阅服务营收为101.70亿美元,同比增长13%。

备受关注的AWS云服务营收达到230.59亿美元,但仍低于市场预期的232亿美元,同比增长12%,增速与上季持平,较为缓慢。但利润达到了69.7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约29%。 

在财报中,贾西强调:“我们的AWS增长继续稳定,我们的广告收入强劲增长,整体营业收入和自由现金流大幅增长。AWS团队将继续快速地进行创新和交付,特别是在生成式AI领域。在这个领域,我们的定制AI芯片、Amazon Bedrock以及我们的编程助手(CodeWhisperer)是构建和部署生成式AI应用最简便和灵活的方式,能让每家企业都拥有一个熟练理解所有专用代码的老练工程师,以上这些因素都推动了我们与客户的合作。”(来自亚马逊

TI营收下滑14% 预计需求低迷将延续至第四季度

10 月 24 日,德州仪器公布Q3季度财报,营收45.3亿美元,净利润为17.1亿美元和每股收益1.85 美元。营收同比下降14%,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

具体原因是,德州仪器在其主要的工业市场因需求恶化后,被迫削减了部分产量。德州仪器投资者关系主管戴夫·帕尔告诉分析师,工业市场的销售额第三季度下降了10%左右,除日本外的所有地区都出现疲软。他说:“随着中国走出新冠疫情,我认为大多数人都预计会出现更显著的反弹,但这种反弹并未实现。”

自财报公示后,德州仪器股价在盘后下跌4.71%。而对于正在复苏的芯片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噩耗,德州仪器在半导体行业的地位显著,客户众多,公司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工业市场,这就意味着目前市场需求进一步恶化,这种疲软状态也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持续存在。

尽管大多数分析师对汽车终端市场的整体疲软表示担忧,并指出了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罢工的影响,但 TI 高管表示,他们认为该行业的需求趋势没有任何变化。(来自TI路透社

AMD 收购人工智能软件初创公司,追赶 Nvidia

10月10日,据AMD官方新闻稿所示,AMD宣布签署收购Nod.ai 的最终协议,即计划收购一家名为 Nod.ai 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用以扩展公司的开放人工智能软件能力。

据了解,Nod.ai 是一家为顶级超大规模企业、企业和初创公司提供优化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公司。Nod.ai SHARK 软件基于编译器的自动化软件功能减少了手动优化的需要,也减少了部署高性能 AI 模型所需的时间,以便在由 AMD CDNA™、XDNA 提供支持的广泛数据中心、边缘和客户端平台组合上运行™、RDNA™ 和“Zen”架构。

而此次Nod.ai 的加入,将为AMD带来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该团队开发了业界领先的软件技术,可加速针对 AMD Instinct™ 数据中心加速器、Ryzen™ AI 处理器、EPYC™ 处理器、Versal™ SoC 和 Radeon 优化的 AI 解决方案的部署™ GPU 转为 AMD。同时,该协议与AMD以开放软件生态系统为中心的AI增长战略高度契合,该生态系统通过开发工具、库和模型降低客户的进入门槛。

同时,Nod.ai 也将加入 AMD 今年早些时候创建的 AI 团队,该团队目前拥有约 1,500 名工程师。随着 AMD 在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芯片市场上竞相追赶 Nvidia,该集团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增加约 300 名员工。

近些年来,在芯片制造领域,竞争对手Nvidia历经十多年的耕耘,已经在整个AI芯片市场建立强大的优势。为了追赶,AMD才开始大力投资并构建统一的软件集合,为该公司生产的各种芯片提供支持。

AMD 总裁 Victor Peng 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就表示:“我们正在执行这一战略,并通过内部投资和外部收购来实现这一目标。”

收购 Nod.ai 符合该战略,因为其技术使公司能够更轻松地部署针对 AMD 芯片进行调整的 AI 模型,Nod.ai 将其技术出售给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以及其他客户。

但AMD 目前没有透露交易条款,根据 PitchBook 的数据,Nod.ai 已筹集约 3650 万美元。(来自路透社Techcrunch+

英伟达与富士康合作开发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新型数据中心

10月18日,在2023鸿海科技日上,富士康和英伟达正式官宣合作,计划建造完全专注于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新型数据中心,为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在内的各种应用提供动力。

在富士康官方新闻稿中表示,富士康和英伟达将合作开发下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生产系统,加速全球工业数字化的进展,同时在富士康推出智慧电动车、智慧制造、智慧城市等三大平台领域探索运用NVIDIA系统,持续优化智慧未来的可能性。

通过与英伟达的密切合作,富士康有望为其全球客户群构建大量基于英伟达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和网络的系统。

富士康公司将整合英伟达的技术,建造新型数据中心,为广泛的应用提供动力,包括制造和检测工作流程的数字化、人工智能驱动的电动汽车和机器人平台的开发,以及越来越多的基于语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

通过与英伟达密切合作,富士康预计将为其全球客户群打造大量基于英伟达CPU、GPU和网络的系统,这些客户正寻求建造和运营自己的人工智能工厂,并使用英伟达AI企业软件进行优化。

NVIDIA摘要人暨执行长黄仁勋表示:“制造智慧这种全新的制造业已经崛起,而产生这些智慧的数据中心就是人工智能工厂。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商,富士康拥有在全球建立AI工厂的专业知识和规模。我们很高兴与富士康长达十年的合作进行扩展,加速人工智能工业革命。”(来自富士康

ASML订单量暴跌42%,2024年销售额将持平

10月18日,在ASML第三季度收益电话会议上,ASML表示7 月至 9 月的订单量比上一季度下降了 42%,至 26 亿欧元(合 28 亿美元),订单低于预期。该公司发出警告称,由于客户在不确定的经济背景下计划保留现金(即节省费用),明年的公司销售额将持平,这也打击了公司的股价。

ASML 股价收复部分早盘跌幅,下跌 1.9%,至 562 欧元。

ASML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Peter Wennink 在会议上表示:“我们预计 2024 年将是一个过渡年。根据目前的趋势,我们给到更为保守的观点是,预计收入数字与 2023 年类似。”

首席财务官罗杰·达森也表示,ASML的主要客户们对现金、资本支出非常谨慎,因此他们对下订单也非常谨慎。

据会议内容来看,由于晶圆厂无法投入运营,导致供应商推迟一大批高端芯片制造设备的交付,这也反映在ASML第二季度的EUV交付数量上。但重要的是,订单并没有取消,而只是被推迟,由此ASML管理层将今年 EUV 增长预期从 40% 下调至 25%。

但InsingerGilissen 分析师 Jos Versteeg 表示,ASML 的整体前景依然强劲。他表示:“这是一个盈利预警,我们不习惯 ASML 发出的这种盈利预警。”

也有分析师Daan Rijnberk表示,“ASML的全球护城河非常强大,其技术也非常占主导地位。”

此外,花旗也表示,ASML 的报告“为股价回归升值扫清了道路”。该银行给予该股“买入”评级,并表示管理层明确承认了近期的经济压力和地缘政治,制定了 2024 年销售持平的指南,对于 2025 年,该公司预计将出现“显着”增长。花旗预计增长 40%,达 38.7B 欧元。

由于半导体行业全行业低迷, 作为制造世界上最先进半导体所需光刻设备的唯一生产商,ASML第三季度订单的大幅下降,将会导致其越来越依赖中国的收入。(来自seekingalpha路透社

英伟达将生产基于 Arm 的 PC 芯片,向英特尔发起重大新挑战

10 月 23 日,据路透社独家报道,两位知情人士告诉路透社,英伟达已经悄悄开始设计中央处理器(CPU),该处理器将运行微软的Windows 操作系统,并使用 Arm的技术。

个人电脑领域一直是英特尔的主要竞争市场,英伟达这一计划势必在挑战英特尔。

路透社报道英伟达计划后,英伟达股价收盘上涨 3.84%,英特尔股价收盘下跌 3.06%。Arm 股价收盘上涨 4.89%。

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AMD也正在计划使用 Arm 技术生产 PC 芯片。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英伟达和 AMD 最早可能在 2025 年销售 PC 芯片,然而高通自 2016 年以来一直在为笔记本电脑生产基于 Arm 的芯片,英伟达和 AMD 两公司由此将加入高通的行列。而这三方的努力可能会撼动英特尔长期主导的个人电脑行业。

根据研究公司 IDC 第三季度的初步数据,自从苹果公司为其 Mac 电脑发布自己的基于 Arm 的芯片以来,苹果公司的市场份额在三年内几乎翻了一番,因微软高管观察到苹果基于 Arm 的芯片(包括人工智能处理)的效率,并希望获得类似的性能,此次的合作计划正是向其瞄准。

2016 年,微软就聘请高通牵头将 Windows 操作系统迁移到 Arm 的底层处理器架构,该架构长期以来一直为智能手机及其小型电池提供动力。而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微软也授予了高通在 2024 年之前开发 Windows 兼容芯片的独家安排。一旦独家协议到期,微软就会鼓励其他公司进入该市场。

“微软从 20 世纪 90 年代学到,他们不想再次依赖英特尔,他们不想依赖单一供应商,”财务和战略咨询公司 D2D Advisory 的首席执行官杰伊·戈德伯格表示。“如果 Arm 真的在 PC(芯片)领域起飞,他们永远不会让高通成为唯一供应商。”

微软一直鼓励相关芯片制造商将先进的人工智能功能构建到他们正在设计的CPU中,该公司预计 Copilot 等人工智能增强软件将成为 Windows 使用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伟达、AMD 和其他公司即将推出的芯片将需要投入大片资源来实现这一目标。(来自路透社

 

国内看点

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4.0,称与ChatGPT-4相比毫不逊色

10月17日,百度召开百度世界2023大会,百度CEO李彦宏在会上发表了《手把手教你做AI原生应用》的演讲,并发布了文心大模型4.0版本。

据了解,此次文心一言的基础模型在5月升级至文心大模型3.5,在基础模型升级、精调技术创新、知识点增强、逻辑推理增强、插件机制等方面创新突破,取得效果和效率的提升。

文心大模型4.0基本技术架构与3.0和3.5版本一脉相承,并在多个关键技术方向上进一步创新突破。例如,在万卡算力上运行飞桨平台,通过集群基础设施和调度系统、飞桨框架的软硬协同优化,支持了大模型的稳定高效训练。建设了多维数据体系,形成了数据挖掘、分析、合成、标注、评估闭环,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大幅提升模型效果。基于有监督精调、偏好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进行多阶段对齐,保障模型更好地与人类的判断和选择对齐。可再生训练技术通过增量式的参数调优,有效节省了训练资源和时间,加快了模型迭代速度。

会上,李彦宏表示:“文心大模型4.0实现了基础模型的全面升级,在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能力上都有着明显提升,综合水平与GPT-4相比毫不逊色。”

此外,百度表示,文心大模型4.0未来将用于更新公司的搜索引擎、地图和其他应用,搜索引擎将能够生成带有文字、图片和图表的答案。文心大模型4.0将能在几秒钟内准确定位视频的某一帧,或概括一个小时的视频的内容。(来自百度智能云

阿里巴巴、腾讯、小米联合投资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百川

10月17日,AI公司百川智能对外披露已完成A1轮战略融资,融资金额3亿美元,其中阿里巴巴、腾讯和小米已参与了本轮融资。

据了解,百川智能成立于2020年,由前搜狗CEO(首席执行官)王小川和前搜狗COO(首席运营官)茹立云联合创立。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可用、低成本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是数十家希望利用开发类似 ChatGPT 服务的兴趣高涨的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之一。

公司拥有一支170余人的团队,其中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近70%,研发人员占比超80%,并启动面向海内外的校招。目前百川智能已发布Baichuan-7B/13B,Baichuan2-7B/13B四款开源可免费商用大模型及Baichuan-53B、Baichuan2-53B两款闭源大模型。(来自百川智能彭博社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客户在快速进步,产品也需要与客户进行信息、认知、审美和情绪的对齐。”

2023-10-3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