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番茄涨到天价?国人是如何实现“番茄自由”的
印度,一直都是个神奇的国度。
最近,不可思议的印度又发生了吊诡的事情。
印度的西红柿“杀人”了。
众所周知,西红柿是印度日常饮食的灵魂伴侣,西红柿炒饭、西红柿浓汤、咖喱等,都离不开西红柿。
就在这段时间,印度人民最钟爱的西红柿,断供了。
这场西红柿灾难源于一场天气变故。厄尔尼诺现象和气候变化下,北半球遭遇历史性高温天气,在干旱、洪涝下,对印度农业生产造成冲击,扰乱农产品供给。
从6月份起,印度陷入“西红柿危机”,西红柿价格瞬间飙升400%以上。
危机前,印度人民买西红柿是24.68卢比/公斤,折合人民币2块多。危机后,西红柿108.92卢比/公斤,折合人民币9块5。
印度饮食灵魂价格一路飞涨,大家一时无法接受。
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不法分子动了杀念。不乏分子趁机前往西红柿农户家中抢劫西红柿,更有甚者甚至谋杀,只为抢夺一个个西红柿。
据公开资料,在过去一周内,已经有两名西红柿农民遭毒手迫害。
印度人民对西红柿是发自内心的钟爱,在西红柿面前,人命竟被视如草芥。
01 一场西红柿灾难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西红柿生产国,西红柿产地主要在西部和西南部一代,全年种植。
一般在1月份的3月份播种的西红柿,到4月至6月期间,就到了丰收的季节。
但今年不一样。
从2月份开始,印度西红柿叶子已经在干枯,有印度西红柿农民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西红柿干枯受天气异常影响,他随即给西红柿赔了杀真菌剂,未曾想,病虫虽然少了,西红柿也随之坏掉。
异常天气状况对印度的西红柿产量造成实质性打击,加上5月份的强降雨,西红柿采摘和运输更是艰难。
最终导致印度今年的西红柿产量,比去年缩水近一半。
市场供小于求,西红柿价格一度被拉高,这成了多数家庭的不幸,却也成了少数投机者的“机会”。
由于西红柿短缺,极度爱好吃西红柿的人动了杀念。
在印度郊区,一位叫拉贾塞卡的62岁西红柿农民被人绑在树上,用毛巾活生生的勒死。
据了解,这位西红柿农民刚刚在本地市场售出了70多箱西红柿,净赚30万卢布。
人怕出名猪怕壮。
赚了钱的老农民被歹徒盯上,最终被杀害。
据《南华早报》,一对西红柿夫妇光一季度就赚了29.2万元。
要知道,他们去年一年才赚了1.8万美元。
一场天灾,一季度赚了以往十几年收入的总和。
这对夫妻就这么出名了。
卖西红柿的农户赚了钱,买不起西红柿的人,要么选择不吃了,要么就去抢了。
据相关报道,大量农户被偷盗西红柿。
其中有一家家里150公斤西红柿被偷走。
这就很有意思。150公斤西红柿,光搬也得花不少时间,就这么被搬走了,没有惊扰到任何人。
在灾难中,人的潜力也被环境深刻激发出来。
印度政府也特别配合这场灾难剧情。
看着因西红柿发生不少负面时间,顾客为抢西红柿,或者暴利杀价,难免起冲突。
有蔬果店老板就专门雇了两位保镖负责看店,维护西红柿购买秩序。
这种安排也没毛病。像在国内,不少奢饰品品牌店门口也常常站着保安维持秩序。
但印度警方不这么认为。
警方认为这家蔬果店老板聘请保安看店的行为,映射出明显的政治动机。
当时就以“煽动族群对立罪名”逮捕老板父子俩。
得,老板父子俩就这么进了拘留所。
问题是,老板父子俩进拘留所期间,果蔬店里无人看管的西红柿们,会不会有危险。
这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妻子因为丈夫偷煮了两颗西红柿,带着女儿毅然离家出走。
一颗西红柿引发的动乱,政府是看在眼里的。
印度政府也为群众支招,给出贴心实用的建议。
7月23日,有印度官员建议大家别吃西红柿了。“如果没人吃西红柿,那么价格必然下降。”
别说印度人民,国内网友都明白这种劝告的强人所难。
“印度的西红柿就是刚需啊,这就像让湖南人别吃辣椒。”
政府还告诉大家,可以平替了西红柿。比如用柠檬代替西红柿,或者自己在家里用花盆种西红柿。
柠檬代替西红柿,专家就是专家。
02 西红柿生产大国
在2022年,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当地环境干旱,能源上涨,以至于当地均出现西红柿产量减少。
例如意大利,是仅次于美国、中国的番茄加工国。
2022年,意大利西红柿产量为历史新低。
当时意大利的天然气成本增加了620%,马口铁的成本上涨了58%,意大利加工了550万吨番茄,比往年下降了10%。
今年,意大利番茄加工商跟采购商报价126欧元/吨,遭到拒绝,对方要求155欧元/吨的价格起。
在最近两年内,西红柿基础价上涨了40%,往年从未发生过这种情况。
还有美国加州。2022年,土地干旱导致番茄产量下滑,总加工量为950万吨。
直到2023年,加州迎来降水,番茄加工量增加到1240万吨,而收购价格比去年增加了31.4%,为152美元/吨。
中国的西红柿生产种植,并不会出现印度这样的问题。
首先是产量。中国的西红柿产量为世界之最。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西红柿产量达6286.9502万吨,排名第二的印度只有1900.7万吨。
其次,生产西红柿的新疆,具备天然的西红柿种植优势。
新疆气候干燥少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当地生产的番茄,番茄红素含量高,质量好,在世界上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
2022年,全国番茄加工量是620万吨,占全球加工量的16.7%,其中新疆的加工量是504万吨,其中包含北疆的368万吨和南疆的136万吨。
番茄种植也是当地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南疆的西红柿基本在7月底采收,初期收购价500元/吨,往后加工期基本都在500元/吨以上。
以2022年为例,农户租地是3400元左右,每亩地平均收益是1605元/亩,为农户带来不错的收益。
中国西红柿的成本优势、种植优势都比较明显,而且在欧洲、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国家都沉淀了稳定的客户,因此,中国的西红柿抗风险能力会强很多。
03 工业化才是未来
从印度这次西红柿危机能看出两层问题。
第一层问题是,印度当地农作物种植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以至于在环境灾难后,西红柿产量直接全军覆没。
风控意识太弱了。
这点和新疆就不同,即便新疆当地偏向干旱,但新疆的西红柿产量可向世界出口。
第二层问题是工业化问题。
印度的工业化水平比较落后。即便是作为世界第二大西红柿产量大国,印度在占据很大西红柿产量的情况下,国家并没有就西红柿做工业化生产。
这属于国家发展特征之一。
怎么讲?
这些年,印度越来越落后了。
从工业发展来讲,印度并没有侧重于发展经济重工业,而他们也习惯作为世界原来产地和初级市场,这是印度长期沦为英国殖民地的重要原因。
他们的军事过度依赖外国。
印度的政治认知同样很落后。
英国的议会制民主和落后地区的封建制度并存的情况下,缺少合力,教派和种族尖锐的冲突下,印度的政坛长期动荡不安。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上述提到果蔬店老板为门店安排了保镖,却被警方以“煽动族群对立罪名”被拘留。本质上还是印度政治内核不稳定,没有稳固的主体和沉淀,以至于对实事没有鉴别能力,缺乏坚强的领导和足以稳固国家的政策。
除此之外,印度人极度痴迷于宗教信仰,以至于他们分不清现实和梦幻,缺乏进取心,做任何事都极为拖沓。
例如印度人做西红柿类的菜,会将西红柿切开,徒手剔除西红柿瓤里的籽,虽然被网友以段子来讲,但充分影射出印度人拖沓、不严谨的办事风格。
中国则不同。
以新疆为例,作为西红柿产量最高的地方,新疆的番茄酱可以远销世界,带当地人致富。
新疆的西红柿也走入资本市场。
西红柿产业被称为“红色产业”。
1984年,新疆第一条番茄酱生产线建成。将西红柿赋予工业化体质,打造成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红色产业”,背后的公司便是“新疆屯河”。
1999年,德隆系入主“新疆屯河”后,对新疆的番茄酱企业进行整个,据说当时在新疆天山南北就建成了10家加工企业,是全国最大的番茄酱加工企业。
据该公司2022年财报显示,番茄酱销售收入的1.88亿,出口创汇1241万美元。
也在这个时候,中国番茄制品企业“新疆屯河”进入国际市场,打破长期以来美国和意大利两国番茄酱统一天下的格局,像番茄酱这样的符合调味品的发展,一定与国家的菜系深度绑定。
美国餐饮系就是以快餐为主,因此,番茄酱在美国的调味品市场占据极其重要且稳固的地位。
和中国菜系相比,番茄酱使用频率相对并不那么高。
因此,在20年前,中国的番茄酱能与美国比肩,是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这点也能看出中国工业制造认知的超前性和成熟性。
无谓于新疆屯河而后发展如何,至少中国的番茄酱从20年前到现在为止,长期是国际市场上的中流砥柱之力。
以中国西红柿成长史来看印度,会发现如今印度遇到的处境,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事情。
西红柿只是印度国情的一项直观折射,如若不能从中汲取教训,印度往后的发展难以想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腕儿”(ID:bosandao),作者:怜舟,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