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制药一年两“妖”利好了谁?布洛芬扩产恰逢其时
市场永远不缺被爆炒的概念。
随着全面放开后,疫情相关概念股备受关注、涨势如虹,尤其是非处方药方面由于更便于大众购买、储备,上市公司表现明显优于如凭借阿兹夫定走红的真实生物等处方药上市公司。
与此同时,由于《Nature》刊载有关于熊去氧胆酸可有预防作用的相关文章,熊去氧胆酸概念股可谓是一飞冲天,即便专家甚至是上市公司都在反复辟谣“没有研究成果、没有预防作用、没有相关供销,甚至表示服用有风险”,但是仍未能阻挡概念股的上涨。
目前,宣泰医药拥有产品熊去氧胆酸胶囊,股票已连续多个交易日20cm涨停,晚间发布公告称连续10个交易日内(2022年11月29日至2022年12月12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00%,并再度强调产品未出现销售规模大幅增长。
01 新华制药年内涨超312%,4月定增价格不足7元/股
不过“妖股”年年有,但是一年之内“妖”两次的股票却并不多见。
新华制药(000756. SZ)便是一只,此前4月末5月初,新华制药便蹭上了“阿兹夫定”概念,在这轮上涨中又接连踩中“熊去氧胆酸+布洛芬”概念,不失为“药谷(妖股)之王”。
作为A+H上市公司,新华制药A股、港股均涨势喜人。
2022年12月12日,新华制药A股收获了此轮第5个涨停,最新报收35.89元/股,近250日涨幅312.41%。
图片来源:Choice
港股山东新华制药股份(00719. HK)自12月5日至今的6个交易日中,累计涨幅更是达到152%,仅12日单日涨幅便一度接近65%,最终收涨53.76%,报13.10港元/股,但是单日换手率也达到了78%。
虽然目前新华制药A股、港股均未涨至上一轮的高点40.39元/股、14.36港元/股,但相较于各自的52周最低价8.01元/股、3.58港元/股,可谓是“山鸡变凤凰”。
而且,以目前情况来看,此轮非处方药行情仍可以延续,新华制药股价超越此前的52周最高价或仅是时间问题。
只是,作为股价常年低位徘徊的新华制药,突然暴涨的股价,究竟利好了谁?
2022年三季报显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为省国资背景的华鲁控股,合计持股30.59%;第三大股东为华鲁投资发展,合计持股6.16%,为华鲁控股一致行动人。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4月8日,上市公司新华制药曾完成了一次定向增发,发行3709.2万股,净募集资金2.44亿元,主要用于偿还有息负债及补充流动资金。
而此次定向增发对象有且只有一位,为前述提到的一致行动人华鲁投资发展。
定向增发没有问题,但是发行价格却颇为“巧合”,此次华鲁投资发展的定增发行价为6.74元/股。
就在不足20天之后,4月26日,新华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真实生物同意新华制药为其拥有的阿兹夫定等产品在中国及经双方同意的其他国家的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
也正是源于这份公告,新华制药开启了涨停模式,收获连续11个涨停。其他数据更为直观,4月26日-5月27日一个月的21个交易日中,新华制药共收获16个涨停,股价由盘中最低9.15元/股涨至最高38.30元/股,区间涨跌幅达311.39%。
不足两个月,华鲁投资发展出资2.5亿元的定增,市值便涨至超过14亿元,好一笔划算买卖。
然而之后与真实生物的合作并未进一步推进,且不唯一,目前有关资料显示,该项合作新华制药仍停留在战略合作阶段即框架协议,具有不确定性。
此前7月末复星医药则公告以8亿元获得阿兹夫定独家商业化权利,包括经销、进口、出口销售、推广等行为,合作适应症包括新冠肺炎及艾滋病两个领域,合作区域则包括除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境内及部分海外市场。最新消息显示,复星医药、真实生物方面就与复宏汉霖订立临床试验研发服务协议。
对于新华制药与真实生物的合作进展,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也有颇多人关注,询问“药品已经上市,是否由公司生产经销”等相关问题,而新华制药方面仅回答“截至目前公司除已披露的信息外,无应披露而未披露重大信息”。
这与4月26日公告刚刚披露时的回答并不一致,此前新华制药多有回答:“双方后续将基于公平、合理、合规的原则,协商并签署《委托生产协议》和《技术质量协议》”。
一份“框架”换得12亿元浮盈,真是划算的买卖。
02 大股东高抛低吸违规减持被监管,布洛芬扩产派上用场?
浮盈还不算什么,更狠的在后面。
11月24日,深交所向新华制药下发监管函指出,华鲁投资发展作为新华制药控股股东华鲁控股的一致行动人,在2022年11月10日至14日,未提前披露减持新华制药414.32万股,涉及金额0.99亿元。
按照此前披露的三季报看,华鲁投资发展所持流通股仅414.32万股,也就是说作为第三大股东,华鲁投资发展一次性清盘所有可售流通股。
以深交所披露金额计算,此次华鲁投资发展违规减持的均价约为23.90元/股,相较于半年前6.74元/股的定增价格,说好听便是好一手“高抛低吸”。
除此之外,获利的还有员工持股平台。
在接连10个涨停板后,5月12日晚间,新华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已减持完毕,实际减持约404.26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6%,平均减持价格为24.28元/股。经计算,本次员工计划减持实际套现约9800万元。
以员工持股计划相关公告显示,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认购价格为11.15元/股,其中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共计12人,认购79.1万份,占员工持股计划的25.44%。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减持已经酝酿许久,最初公告为2021年12月29日却一直未有减持动作,直至蹭上阿兹夫定概念后,一举胜利出逃。
不过,若说与真实生物阿兹夫定是“蹭”上了概念,此次的布洛芬概念对于新华制药而言更有底气。
资料显示,新华制药主营开发、制造和销售化学原料药、医药制剂、化工及其他产品,目前已形成五安系列、咖啡因系列、布洛芬系列、阿司匹林系列、多巴系列、巴比妥系列、吡哌酸等七大原料药产品系列。
布洛芬对于新华制药而言,也算上重要业务之一。并且,或许源于前瞻性布局,近年新华制药有序开展“布洛芬扩产合成工序产能提升改造项目”,投入超过1亿元。
2021年年报显示,布洛芬扩产合成工序产能提升改造项目的预计产能为1万吨/年,2022年半年报显示已转为固定资产,工程结束。
新华制药曾表示,自身为全球主要布洛芬供应商并供应辉瑞,实际市场份额接近40%,但是近期并未对投资者所问及的“布洛芬扩产项目”是否投产进行回答。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查询网站显示,目前国内企业中拿到布洛芬的注册批文数量多达558个,但作为原料药生产商的新华制药、亨迪药业,则更为“受宠”。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查询网站
新华制药表示,目前公司多条生产线处于满负荷状态,加班加点生产布洛芬、维C等市场急需药品。
但是,虽然股价上涨,新华制药的业绩上升却比较微弱。2022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53亿元,同比增长10.39%;实现归属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增长2.84%。
那么,售价颇低的布洛芬原料药能否带飞新华制药还不得而知。
需要提及的是,截至2022年9月30日,新华制药短期借款为3.82亿元,较上半年末的3.69亿元不降反增,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由有上半年末的9.38亿元降至9.32亿元,长期借款由3.71亿元增至5.57亿元。
那么定增的2.44亿元去哪了?对于新华制药的后续走势,《全球财说》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球财说”(ID:GlobalFinance1),作者:丁一,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