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养老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2025年11月26日 08:55
智慧养老:技术+服务,应对老龄化挑战。

在人口老龄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历史交汇期,中国智慧养老产业正经历从“局部试点”到“全域渗透”、从“技术叠加”到“生态融合”的质变。

截至2024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1亿,占总人口比重攀升至22.0%。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供给不足、社区服务碎片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倒逼养老服务向智能化、精准化、普惠化转型。在此背景下,智慧养老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构建起覆盖居家、社区、机构的全场景服务网络:智能床垫实时监测心率呼吸、跌倒检测雷达守护老人安全、远程问诊平台打破医疗资源时空限制;“15分钟智慧养老圈”整合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资源,AI算法精准匹配需求与供给;智能护理机器人提升照护效率,电子围栏防范走失风险,数据中台实现多维度健康画像......智慧养老正重塑养老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价值。

本报告以“技术破局与人文关怀并重”为核心视角,基于艾瑞对政策脉络、技术应用、市场需求及企业实践的深度洞察,系统梳理行业从“碎片化服务”向“全场景生态”跃迁的核心逻辑,研判需求侧从“生存型养老”向“品质型养老”跃迁的趋势,预判供给侧从“单一技术应用”向“全周期服务生态”演进的路径。为政府决策、企业布局、资本投入提供全景式参考,助力智慧养老从“技术创新”走向“价值落地”,构建老龄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核心摘要:

研究意义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22.0%,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传统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科技革命为养老产业带来新机遇,智慧养老通过技术+服务双轮驱动,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也为银发经济发展开辟新路径。

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智慧养老产业生态、挖掘创新商业模式,不仅是回应社会需求的现实选择,更是推动产业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支撑。

研究内容

报告从行业背景、行业现状两大维度展开,全面剖析中国智慧养老行业的整体图景。

➢行业背景:政策层面持续加码,推动智慧养老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同时,家庭结构变迁、老年群体消费升级、数字化接受度提高等因素共同驱动行业发展。技术革新正在重塑养老服务生态,推动产业向精准化、个性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行业现状:智慧养老已形成覆盖居家、社区、机构三大场景的技术解决方案。行业呈现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垂直技术企业、传统养老企业三类主体差异化竞争的格局。然而,数据孤岛、技术适老化不足、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问题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痛点。

研究展望

艾瑞趋势行业预测如下:1)需求侧方面,在需求分层逻辑下,智慧养老需求从生存保障向价值实现阶梯式进阶;2)供给侧方面,技术、资源、场景三维发力,引领智慧养老服务向规模化发展跨越;3)生态侧方面,价值闭环+多元协同,将会勾勒智慧养老生态群发展新图景。

中国智慧养老行业背景

中国老龄化趋势刻不容缓

中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未富先老”三大特点

中国老龄化呈现“未富先老”特征,传统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智慧养老是什么?

以智慧化穿透养老场景,驱动养老实现体验、模式、生态三重价值跃升

智慧养老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围绕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健康管理、娱乐休闲、学习分享等各方面的内容,支持和服务老年人的生活,对涉老信息自动检测、预警甚至主动处置,实现与老年人友好、自主式、个性化智能交互,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智慧养老的服务类型与传统养老相比更加多元综合,随着养老产业环境不断发展,我国正在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智慧老年护理服务系统,本次报告聚焦智慧养老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政策重视与强调智慧养老

政策陆续出台,多层次、全方位支持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战略地位凸显

社会需求驱动智慧养老发展

智能化与品质化需求升级共同驱动智慧养老行业加速发展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正面临多重需求端驱动因素的叠加影响。家庭结构变迁显著,独居、空巢家庭及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多;供给端存在缺口,“人力成本高、盈利难”加剧服务供给不足,智能化成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同时,2020-2024年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从2.15亿增至4.18亿,在线问诊、远程监测等数字化工具需求激增,推动智慧养老与医疗服务融合。此外,老年群体对品质生活的需求从“生存保障”转向“多元体验”,健康管理、社交娱乐等个性化服务需求倒逼行业创新,进一步激活市场潜力。

技术赋能智慧养老进步

以技术应用驱动场景落地,构建高效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AI、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四大技术深度融合,以“感知-分析-干预-优化”闭环重构养老服务模式,破解人力短缺、服务粗放、安全保障弱等痛点,推动养老从“被动照护”转向“主动预防”、从“标准化供给”走向“个性化关怀”,既提升老年人独立生活质量,又降低社会照护成本,加速养老产业向精细化、可持续方向升级。

智慧养老不断向前发展

政策引导-技术赋能-市场驱动,智慧养老从萌芽探索向生态融合进阶

中国智慧养老行业现状

智慧化赋能三大养老场景

中国“9073”养老模式正向前迭代,力争以智慧化破局养老服务短板

智慧养老技术解决方案架构

总体架构:感知层 → 网络层 → 平台层 → 应用层 → 用户层

智慧养老产业链及产业图谱

主要玩家类型及商业模式

三类玩家差异化破局,从技术赋能到生态协同构建智慧养老多元格局

中国智慧养老产业形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垂直技术企业、传统养老企业三类主体差异化竞争格局。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技术+服务”全链条整合构建生态闭环,垂直技术企业凭细分技术突破赋能场景落地,传统养老企业借线下资源数字化探索服务升级。三者虽在技术能力、资源禀赋及盈利模式上各有侧重(综合服务商强于生态协同,垂直企业精于硬核技术,传统企业依赖线下网络),却通过能力互补推动产业从“单点技术应用”向“场景化生态共建”演进,共同破解养老服务效率与体验难题,为老龄化社会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

区域智慧养老发展梯度

智慧养老呈现东强西弱的总体格局,各区域依资源禀赋锚定特色路径

从区域企业数量对比看,中国智慧养老产业呈现东强西弱的整体格局。东部地区凭借经济、政策、技术优势构建智慧养老全链条生态;中部地区聚焦场景资源整合推广智慧养老;西部地区锚定在地化资源数字化塑造地域标签;东北地区则依托工业医疗基础盘活存量。同时,四区域需通过技术共享、产业协作、政策协同,缩小差距并构建“全国一盘棋”的智慧养老格局。

智慧养老发展痛点

机遇下的隐忧:数据、协同、技术适配、商业化与监管体系的五重挑战

尽管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共同驱动下,中国智慧养老行业展现出蓬勃生机,但其发展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诸多系统性痛点制约着产业的规模化与高质量发展。数据方面因系统隔离、标准不一形成信息壁垒,难以挖掘价值并开展个性化服务;产业主体间诉求多元、协同机制缺失,资源整合度低,难以形成闭环服务;技术上数字鸿沟显著,设备操作复杂且适老化设计不足,技术应用重监控轻关怀,老人接受度低;商业化模式盈利周期长、成本高,企业生存压力大;标准与监管存在空白,安全隐私风险突出。对此,需通过统一数据标准、强化产业主体协同、推进技术适老化创新并注入人文关怀、探索可持续盈利模式、完善监管体系等举措,系统性破解发展痛点,助力智慧养老产业从“概念热炒”真正走向“落地见效”。

中国智慧养老行业趋势分析

智慧养老行业发展趋势—需求分层化

需求分层逻辑下,智慧养老需求从生存保障向价值实现阶梯式进阶

中国智慧养老需求分层的本质,是社会价值观从“生存型保障”向“品质型享老”跃迁的镜像映射,在养老观念提升、技术渗透与支付能力分化共同作用下,老年群体需求呈现从“活得好”、“活得久”到“活出价值”的阶梯式进阶。这种需求分层也驱动产业形成普及化(安全)—差异化(健康)—品质化(尊严)的三维发展路径,未来产业需构建“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的金字塔型服务体系,通过技术下沉弥合数字鸿沟、分层服务匹配支付能力,让智慧养老真正成为全年龄段老人可及的“银发红利”。

智慧养老行业发展趋势—供给规模化

技术、资源、场景三维发力,引领智慧养老服务向规模化发展跨越

中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侧正步入市场集中度提升的关键阶段,技术赋能、资源整合、场景延伸成为驱动供给升级的核心引擎。技术端,物联网与AI等打破场景壁垒,标准化接口让服务从“区域孤岛”走向“全国通兑”;资源端,政策与资本加速整合零散主体,“龙头+网络”的集约化格局激活社会资源存量;场景端,全龄全场景覆盖不是简单边界扩张,而是银发经济从“生存型保障”向“品质型服务”跃迁的必然选择,倒逼供给端构建“需求-资源-技术”的闭环生态。三者的深度耦合,不仅破解了智慧养老长期存在的 “技术落地难、资源分散化、场景适配弱” 等痛点,更构建起一套可持续的规模化发展逻辑,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供了更具系统性与前瞻性的解决方案,也预示着智慧养老行业将进入以规模化供给为核心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智慧养老行业发展趋势—生态协同化

价值闭环+多元协同,勾勒智慧养老生态群发展新图景

中国智慧养老行业生态未来或许将呈现“核心闭环迭代+扩展双向升维”的发展脉络。核心生态群锚定“政府筑基→企业交付→家庭/老人反馈→政策迭代”的正向循环,推动养老服务从单点供给向全周期适配、政策驱动向生态自治进化。扩展生态群以“外围产业扩容→核心服务提质→外围产业再升级”构建双向循环,外围业态持续破圈,为核心供给注入资源整合力与技术创新力;核心服务升级又反向定义外围创新方向,从而完成产业能级跃迁。两大生态群通过价值网络深度耦合,让政策、市场、技术互动更具协同性,跨产业资源流转更具自驱性,最终指向服务精准可及、产业可持续生长、养老模式迭代升级的发展新图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艾瑞咨询”(ID:iresearch-),作者:艾小妹,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下一篇

MiniMax与智谱清言竞逐AI第一股,技术、资本、商业化挑战并存。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