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时代,天安云谷的“智慧”运营服务之道②——打造资源链接的能力
文 | 江倩君
近年行业风向如燎原之火,全国各地两万余个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涌现,但高度的同质化和乏力的运营服务造成大面积空置现象,成为了当前每一个园区运营服务商面临的瓶颈。
城市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大势,赋予产业园区的使命已不止于物理空间的供应,助力产城融合,为企业以及产业的发展打造优质发展平台是园区运营的着力点,而资源链接则是辅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布阵——立足产业要素及企业需求构建产业生态矩阵
天安云谷引领性地提出产城社区全息化融合发展理念,基于“连接与促进”“开放与共享”的特征,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产业要素的流动,同时提供丰富的共享服务配套,结合创新产业服务与产业运营平台,构建集聚、融合、共享的产业创新生态矩阵。
为了更好地落实深圳8大未来产业的布局,光明区紧跟世界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布局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五大未来产业集群,加快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光明天安云谷也乘着光明科学城先行科研经济先导区之风,凭借西侧与中山大学附属第7医院为邻,东北方向靠近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而园区北侧则被两所高校包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理工,可谓“产”“学”“研”三要素齐备。这些先天优势使得园区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智能传感器等产业生态打造方面拥有先天优势,未来可期。
光明天安云谷项目鸟瞰图 (图源:天安云谷)
蓄势——聚焦目标产业与国际视野,打造产业资源平台
资源是辅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产业与企业在创新中需要“低频但必需”且“前置成本昂贵”的技术平台。
围绕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企业发展的资源引擎
光明天安云谷通过深入光明科学城“8+5”产业集群中高端医疗器械、智能传感器等行业痛点,正着力与与产业生态伙伴共同打造公共技术锚平台,为园区和光明科学城的企业提供“专业化、低成本、共享型”的产业运营与创新服务。
在精密制造领域,光明天安云谷拟与国泰达鸣等行业内领军企业打造“大湾区精密制造创新服务平台”,平台定位集研发创新、生产试制、展示交易、交流培训功能和服务于一体,聚焦高端医疗器械与智能传感器产业,辐射带动精密仪器、连接器、5G通讯设备、智能汽车、机器人等产业领域。为企业提供在产品研发创新阶段的概念设计、初始打样、小试中试、小规模量产等各环节的支持服务,可帮助企业大大减少制造成本和缩减研发周期。
大湾区精密制造创新服务平台构想 (图源:天安云谷)
同时,光明天安云谷也在重点构建高端医疗器械医工转化平台,重点针对高端植介入器械、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康复诊疗、精准治疗等医疗器械产业领域。以CDMO/CRO转化中心、快速检测中心、CMD数字化中心、研发服务中心、多功能中心五大空间组成。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打通医工转化的瓶颈,同时还帮助企业有效链接产品研发、材料供应及生产制造方,实现精准对接,大幅提升医工转化效率。
高端医疗器械医工转化平台构想 (图源:天安云谷)
天安云谷过往在打造园区产业运营平台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坂田天安云谷在智能领域方面与深创谷合作打造柔性制造与智能硬件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智能制造”理念,融合智能产品设计、硬件孵化、产品加速和创业创客等内容建设的智能硬件全产业链综合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另外坂田天安云谷还引入了香港应用科学研究院深圳中心、人工智能商业化实验室等,为智能产业赋能。
在生物医药领域,药医一体化研发平台/蒙纳士科技转化研究院落地坪山创新广场,中科院先进院与深圳国家科学中心大装置(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基地)也正在筹建。同时坪山创新广场引入政府数据开放实验平台——坪山智慧城市实验室,南山智园崇文园区引入依托ARM中国主导建设的全国首个集成电路公共设计平台。
坪山智慧城市实验室实景图 (图源:天安云谷)
突破区域空间局限链接国际资源平台
立足大湾区,积极开拓各种渠道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链接国际优质产业与服务资源,为企业在产业要素环境打造、资金资本导入、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对接国际市场,构建从产业要素到金融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
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进入湾区创业提供最便捷的窗口和最完整的产业链资源服务,打造湾区驿站创新超体。在大湾区9+2城市部署孵化器、实验室、创新中心、公共技术平台等一系列孵化载体,协同空间、资本、政策、技术等发展要素,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为湾区创新创业以及高层次人才打造“一站式”“伴随式”湾区服务平台。
湾区驿站 (图源:天安云谷)
联合德勤等合作伙伴开展国际直通车活动,携手大湾区优秀企业家遍访北美洲、北欧、亚洲、澳洲等地,零距离考察世界顶尖机构平台,为企业链接资本、技术等创新资源,实现跨区域合作交流与转化。目前已开展“意大利-大湾区创新之路”“新加坡创新资本直通车”“新加坡创新之路”等多场活动,汇聚300余家创投机构、政府部门与国内外企业,超过50家企业实现市场拓展、资本、技术等项目成功对接。
国际创新之路签约仪式 (图源:天安云谷)
此外,我们还围绕知识产权的促进应用、公共服务、保护等领域,打造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区,对标国际经验、对接国际先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和线上专利图书馆,助力中国科技企业持续发展。
破竹——服务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以产业为基础,以服务为内核,以产业促进打造产业集群为抓手,在产业发展的各个核心环节布局发力,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产业研究
依托“产城社区研究院”,分析产业定位、研究产业及企业需求、构建产业图谱和发育条件,为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提供前瞻性的战略指导。自成立以来,围绕区域重点产业集群研究、核心行业形势分析、项目招商分析、产业资讯等主题方向,输出优质研究报告200余份,为各园区招商运营工作提供有力的战略方向支撑。
产业孵化
创建AI创新中心(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深圳市认定众创空间)、堆栈孵化中心(深圳市认证创客空间)两大垂直领域孵化器,与东方富海、松禾资本、外企德科等合作,共同为入驻团队提供独具特色的创新生态体系及产业集群,助其快速成长。自运营以来,孵化器共主办创业路演、创业沙龙等活动100余场,吸引创业者超过3万人;积极为入驻企业对接创业基金、投融资机构,成功获得融资企业超10家,估值超6亿;成功孵化忆海原识、国众康、中科水滴、德为科技等30余家优质创业企业。
部分合作机构与企业 (图源:天安云谷)
产业加速器构想(图源:天安云谷,文中构想以实际落地为准)
产业促进
从企业初创、成长、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性发展需求,打造“天堂鸟计划”“向日葵计划”“香柏树计划”三大企业服务IP,通过定制化企业服务,赋能企业成长。
天堂鸟计划重点扶持小、微、初创企业,通过人力、法务、金融、政策等相关专业领域开展值班、讲座等助力初创及中小微企业发展,每年开展活动50余场,累计参与人数10000余人次。
而向日葵计划则着重培育成长型企业发展,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培育园区企业进行产业转型与升级,助力企业往高新技术发展与成长,引入和培育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近100家。
香柏树计划则瞄准企业往高新技术发展与成长路径,引入和培育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近100家。助力重点企业发展,组织企业考察、交流等活动,帮助企业对接资源寻求新技术新市场,以合作共赢助力重点企业快速成长,已吸引超70余家企业参与。
产城时代,不断创新的智慧运营能力是核心的竞争力,而资源的链接与共享,是为产业、企业、人才带来有效价值的纽带和磐石。天安云谷始终坚持将强大的资源链接平台作为智慧运营服务的根基,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都将深耕于优质资源的挖掘与链接,为企业与人才打造面向世界竞争的平台,为城市与区域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
(图源:天安云谷)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微信公众号ID:gd36kr官方微博:@36氪广东抖音:湾区会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