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机会,东南亚?∣创变Talk第4期

房玲杉@36氪重庆·2022年11月10日 18:02
产业、创业、学业。

东南亚黄金三十年即将到来。据谷歌、淡马锡和贝恩联合发布的《2019年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东南亚经济未来将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预计2030年将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世界工厂转移,人口红利释放,独角兽不断涌入东南亚。TikTok、阿里巴巴、极兔等重兵布局,东南亚头部的本土电商巨头Shopee和Lazada,也分别被中国的腾讯、阿里控股。

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重庆与东南亚具有天然的桥梁联系。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不断推动下,重庆如何抓住机遇,改变命运,探寻更大的未来?

11月8日,36氪重庆“创变Talk”第4期线下沙龙,邀请民建重庆市委经济委副主任、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川外硕士业界导师、征探财经/征程资本创始人周远征,分享了《下一站机会,东南亚?》主题演讲。

以下嘉宾与会——  

领工云商董事长余尧

数达安全董事长兼总经理荣炯

不贰科技创始人李春江

猫熊萌选创始人吴小虎

博恩富克副总裁程若谷

主讲嘉宾周远征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周远征认为,目前我们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要有4个因素相互交汇影响:中美关系、单边主义、全球疫情、资本退潮。未来随着中国经济体量进一步提升,中美之间的冲突碰撞会影响着全球,而东南亚是唯一的战略缓冲地。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我们还面临着4个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和塔西佗陷阱。中国将积极推进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人民收入不断提升,迈过中等收入陷阱。

周远征提醒,在一个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必定会受到强者的打压。投资也要在这个基础上做极限测试。“对东南亚的投资也要坚持长期主义,比如,5年、10年投资都没有回报,你是否承受得住?”

过去大量的钱涌入了房地产,如今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因此,投资也要寻找到与国家战略相关的,与未来的经济发展相关的,与科技相联系的这些领域,最终才能走得长远。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一带一路、RECP(全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加,旨在消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15国统一自由市场的贸易协定,成员国之间互相开放市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转移、中美冲突4大机遇,昔日一片贫瘠、国际资本无意关注的东南亚,正成为独角兽不断涌现的投资热土。

世界工厂下一站,东南亚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通过互联互通、建立跨境产业园、探索多元化创新。2021年,东南亚的总风险投资数量高达942笔,远超2020全年的708笔,总交易额实现了70%的同比增长。TikTok、阿里巴巴、极兔等重兵布局,东南亚头部的本土电商巨头Shopee和Lazada,也分别被中国的腾讯、阿里控股。

RECP的签署,正在加速中国企业对东南亚的投资。RECP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协定,包含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15个国家,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贸易量。2022年1月RECP已经生效运转,在自贸区内,90%的货物都将会实现零关税,大大降低了相关区域之内企业的贸易成本。

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在华企业,逐步将产能转移至生产成本更具优势的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由此开启了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序幕。2021 年越南至美国出口额约963亿美元,占整体出口额约30%,同比增长 24.9%。

相比中国日益增加的劳动力成本,东南亚地区劳动力人口占比高,人口处于自然增长过程中。印度尼西亚2010-2018年,劳动力人口从1.6亿升高到1.78亿,增加1840万人,越南则增加了700万人,菲律宾增加近1000万人,新加坡劳动力人口增加近62万人。

东南亚地区不仅享有人口红利,而且劳工成本偏低,越南普通月薪大概在2000-2500元人民币左右,一些靠近胡志明市的企业,月薪在4000元左右,柬埔寨月薪大概在1000-2000元之间,平均劳动力成本是国内的五分之一。外资企业进入,还能享受2-15年的免税期。

曾经在亚洲金融危机遭遇重创的东南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甚至可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下一站。

沙龙现场

做好系统性出海的准备

东南亚黄金三十年即将到来,重庆如何做好介入准备?

一方面,重庆要牢牢抓住“一带一路”的机会,积极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通陆海、强港口、畅枢纽。推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取得新进展,与新加坡双枢纽发挥“哑铃效应”,吸引中国西部省区市和东南亚地区更多合作伙伴积极参与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合作。

另一方面,出海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周期长的项目,需要系统性规划,前瞻性考虑国家力量、民间力量等多重因素聚合。

参考日本经验。日本企业在海外投资有一个特点,就是抱团出海,而非恶性竞争。90年代初,日本的汽车生产厂在泰国控制了当地汽车生产的94%,在印度尼西亚为90%,在菲律宾为80%。

日本还注意产业布局,丰田公司把汽油机的制造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并从那里向东盟四国中的丰田汽车工厂供货;作为交换,则在泰国生产柴油发动机;在马来西亚生产操纵装置;在菲律宾生产变速器。生产流程经如此分配到该地区,就使各类工厂能实现规模经营和有效生产。

重庆也可以采取抱团取暖的形式进行系统性出海。

在政府层面,推进东南亚投资蓝皮书,对于重庆出海企业曾经犯过的错误进行梳理,以及结合最新的东南亚地区形势进行预警提示;

行业协会,对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预判,通过研讨会等等形式,增强重庆企业对于东南亚机会的了解,并逐步形成抱团模式出海,单打独斗很难推进。

第三,进一步通过文化交流、慈善活动等,系统性加强与所在国相应地区的联系,助推营商环境改善。

最后,还应设置应急响应。东南亚地区情况复杂,单靠企业单打独斗并不容易,重庆应有律师以及有关政法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对企业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置。

抓住产业优势,将积淀变为财富

周远征表示,不要等待外界的影响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是要提早做好预判和准备,迎接东南亚即将到来的黄金三十年。基于重庆已具有的产业优势,可以着重关注4大板块进行布局。

汽车及摩托车。东南亚正在进入经济起飞的阶段,对汽车工业的需求非常旺盛,对东南亚布局较深的国内车企包括上汽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与奇瑞汽车等。

重庆一度是中国汽车产量最高的城市,也是摩托车之都。过去,中国摩托车曾经在东南亚风靡,一度将摩托车中低端市场席卷,然而由于价格战、质量事故等,导致中国摩托车企业在东南亚陷入困境,市场份额从九成左右跌落到1%。重庆应该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将积淀变为财富,抓住汽车工业优势,加速“重庆造”进军东南亚。

电子产品。重庆是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积累了大量的产业工人和配套企业,东南亚代工转移是趋势,重庆需要研究如何发挥已具有的产业优势。

服务业。重点关注重庆火锅以及职业教育,随着今后华人在东南亚地区的持续增加,服务业出海都将受益。

建筑房地产。正在高速成长的国家,对住房、交通设施等都会产生巨大的需求,未来30年同样也将进入东南亚房地产的黄金时代。东南亚各个国家房地产发展呈现多样性,需要区别对待。“在东南亚的机会很多,坑也很多”。

+1
1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数字化改革促进区域治理现代化,也为城乡共同富裕提供强劲动力。

2022-11-0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