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锐诗刘云鹤:社区将成为餐饮下一个竞争点和爆发点丨2022新消费产业趋势论坛
编辑 |江倩君
10月25日,“回归理性,逆流增长·2022大消费产业趋势论坛”在深圳罗湖举行。从“资本热捧”到“遇冷承压”,消费产业近年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
但对于关乎民生的消费产业而言,热潮的褪去并不意味着机会的消失,而是新的开始:让行业回归到理性和生意逻辑,留下真正有品牌价值、产品价值和组织能力的公司。
站在新周期的起点,36氪以敏锐的市场洞察,邀请政府领导、行业专家、投资人、企业代表,重点关注新消费品牌、食品供应链、新能源电商、国潮、数字消费科技等细分领域,深入分析大消费产业链自上而下发展逻辑,讨论大消费产业如何“回归常识、长期内功修炼”,共同探索行业逆流而上之道。
以下是刘云鹤的演讲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
大家好,非常感谢36氪的邀请,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大家一起分享“社区快餐+预制菜的发展方式和模型”这个话题。
刘云鹤“2022大消费产业趋势论坛”演讲
与在座很多人不同,我来自上海。我们是做连锁餐饮的,今天也可以分享一些我们对整个行业的思考,以及今年的感受和变化。刚刚听了吴总、赵局以及李总等很多嘉宾的分享,还是有一些共性特点在的。
格罗锐诗有一个基础品牌叫「零贰玖油泼面」。2014年我们在北京三里屯开了一家店,生意很好,可以做到单店120万的营收。2020年我们开始逆势发力,两年时间内在北方的商场里连续开了200多家联营店、直营店。春节前一天,我们还在跟投资人讲未来该怎样发展品牌?我们觉得关注一个赛道,就可以做得很好。
去年我们在抖音上构建了一个流量池,「零贰玖油泼面」拿了全国23个城市抖音排行榜的第一名,甚至有时候我们开店当天就能冲到抖音热门榜的前几名,很多店的评分很高,生意很不错。
但是3月初上海进入封控状态后,我们发现整个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场红利在退却,老的购物中心营销费用不足。同时,逐渐增长的租金以及人工,使得我们整体的财务及运营模型变得非常差。所以我们在思考,怎么把产品和方式变得更加大众,在一个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变得更好?
所以我们开始探索,将模型做转化——做社区,这可以让产品更有生命力,更有挑战和机遇。去年大家也发现了,预制菜很火,很多品牌拿了很多资本和融资。通过大数据以及我们全国200多家门店的反馈,我们发现客单在逐渐减少,客户消费的场景变得越来越垂直,从原来的“吃好”到现在的“吃饱”,以及对一些口味满足以后,最大限度节约自己的资金。
刚刚罗湖区的领导也讲了5-10分钟圈子,这时候就需要餐饮不仅要从原来固有开店的商业体模式跳出来,反而要走进去拥抱客户,客户在哪边,我们就应该在哪边。我们个人以及同行界很多人认为,社区将成为餐饮下一个竞争点和爆发点。但如何把社区餐饮做好?跟那些夫妻老婆店、甚至是更多莫名的小店做竞争,以及如何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这是我们要讨论的主题。
分享我的三个思考。首先,预制菜门店发展迅猛但为何存活率却很低?现在很多网红店,虽然开店很猛,但消费场景单一,很多人不愿意去消费,一天可能只收入几十块钱甚至一两百块钱。为什么很低?首先预制菜这个东西,虽然大家觉得是未来,但目前这个点很多人还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它少了一种烹饪的乐趣。
我们把预制菜分成两种,一种是RTC,一种是RTE。RTE是打开就吃,类似于外卖,把调味包撕开,盖在米饭/面上就可以直接吃,这种东西少了烹饪乐趣和情趣价值。如果我是家庭主妇,或者有孩子,想为家庭做点贡献,其实RTC才是未来要做的,家庭主妇如果拿出来一个东西,打开就给孩子吃,会觉得这种东西特别不负责任。我们认为这是当下预制菜发展的问题。
而RTC与社区餐饮快店是比较相似的,属于在家里面做,以及在你家门口做,如何把这两个进行界定和融合?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大方向。
其次,如何正确解析“社区餐饮+”最淘金密码?我们发现这个模型非常好,以上海为例,我们在社区开店,只是商业综合体的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但目前的营业状态超越商业综合体,一家店只需要30万元的成本,回收周期约在4-5个月完成。
最后,我想探讨,“起势于流量,扎根在供应链,破局在社区?”是否成立。之前我们分享过一个品牌该如何用流量做一级流量池、二级流量池,怎么多层次获取。很多物流在当前的疫情背景下被截断,导致社区的资源分配和战略聚焦存在问题。同时,近期讨论度很高的“科技狠活”,把一些添加剂的事情暴露出来,这也是一个问题。
请看屏幕的图片,我们的客户在社区里带着宝宝和孩子吃点东西,还可以带着一些产品回家再加工一下。这是我们早些时候的理念,在现在也有得到验证。
这是我们的运营管理体系以及多品牌业务发展的缩影。除了产品品牌「零贰玖油泼面」以外,还有夜宵经济,这是我们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布局。
我们近期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最后我向各位做简要的企业介绍。我们主要在上海,现在在南京、德阳、郑州、合肥、沈阳、呼和浩特也有公司。明星李晨不仅是我们的代言人,也是我们的合伙人,他在这个领域的投资也蛮多的。
我们去年特别善于用流量和供应链去发展业务,所以去年发展势头比较猛,我们做了88个城市的供应链布局,全年大概有200多家店。今年我们会更扎根在社区,把门店模型做得更小,做到8万元以下(不含租金、装修)。
这是我们观察到的、创业者的投资能力与效果,基本会满足一个人在家门口开一个社区快餐+预制菜的门店——即使在这么大的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也能完成自己一个小的创业梦想或替代工作的梦想,解决一些创业的需求。
非常感谢有这次机会给大家分享,我们认为大消费在挫折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多机会,只是看大家怎么挖掘。无论大家选择出海,还是选择关注某一个层面,都是值得去尝试的,谢谢大家!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广东 抖音:湾区会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