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专精特新”企业在北交所上市,最高补贴1000万元
近日,通州区经济信息化局出台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相关企业可享受新升级支持、高成长激励、促上市扶持、减负担补贴、促研发投入、育人才支持等政策。产业园区引进或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也可获得资金奖励。
为支持辖区内的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利用资本市场壮大企业发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升辖区内的专精特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等。为此,北京市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政策共9条。其中,第一项第三条特别规定,对于新认定或迁入城市副中心的“专精特新”企业,获得北京市、国家级荣誉称号可获得最高20万元、80万元奖励。成长性良好的企业,经认定可获得最高600万元奖励。成功在国内外主要交易所上市的企业,经认定给予最高1000万元上市补贴。
国内主要交易所一共有四大证券交易所,分别为北京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依据政策第一项第三条规定,可理解为辖区内的专精特新企业成功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可最高获得1000万元的上市补贴。
城市副中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措施还规定,年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过20%,且上两年度的研发费用占企业营业收入比例均不低于3%的企业,每年最高获得300万元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最高获得300万元支持;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提升项目,最高补助300万元。
在降低企业贷款成本,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方面,城市副中心“专精特新”企业通过驻区银行获得的贷款用于设施建设或生产经营的,经认定,按照年度实际支付利息的50%给予贴息支持,年度最高补贴50万元。此外,企业在通州区内租赁场地用于研发、办公、生产,租赁和装修也可选择其中一项享受补贴。
为引导“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发展,城市副中心鼓励发展高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精特新”特色园区。对国家、北京市或通州区已认定的特色园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孵化器、产业促进服务机构以及市、区属国有平台,每引进或培育1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每引进或培育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单个申报主体年度最高支持100万元。
本次通州区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鼓励政策措施相比于其他区显得尤为豪横,除对辖区内的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开出了最高的1000万元的补贴之外,辖区内的企业研发费用,也进行了最高300万元的支持。另对于辖区内的创新孵化平台乃至产业促进服务机构也出台了奖励,每引进一家工信部“小巨人”企业或“单项冠军”企业,再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企业挂牌新三板、北交所上市、除直接能获得当地政府的政策奖励之外,原始股东还可以分红免税、便于企业融资,符合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转板条件的,还可以转板到这两个板块上市。
在总书记、国常会及金融委员会旗帜鲜明地指出,2022年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此时是新三板挂牌与北交所上市最好的时期,在当前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下,公司早日上市才是上上策。
参考:北京日报、通州区人民政府官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浩说北交所”(ID:haoshuobjs),作者:三板汇,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