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全国首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专项政策”
大脑是人类智慧的集结,是已知宇宙当中最复杂的产物,因此对大脑的研究也被称作是自然科学的“终极疆域”。近年来,世界各国都相继对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2013年,美国正式启动“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简称“BRAIN”),同年,欧盟推出了“人脑工程”计划(简称“HBP”)。2014年,日本也启动神经科学研究计划。2021年,我国科技部发布“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申报指南(下称《指南》),标志着酝酿6年多的“中国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图源:Unsplash
作为“科技创新2030”的重大科技项目,“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主要包含脑疾病诊治、脑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脑机智能技术等方面研究。其中脑疾病诊治面向脑健康和医疗产业;脑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以“介观全脑神经连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为平台;脑机智能技术则面向类脑智能产业。《指南》共涉及59个研究领域和方向,国家拨款经费规模首年超过30亿元人民币。中国脑计划整体规模有望达到百亿甚至千亿级,比肩美国的“脑计划”。
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有望成为深圳未来战新产业的中坚力量
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也是深圳“20+8”产业布局重点培育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光明区重点发展“8+5”产业集群,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是其中之一。据6月初发布的《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在深圳八大未来产业中,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四个未来产业目前处于孕育期,规模较小,可以预测10-15年内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有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潜在市场巨大。
脑科学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脑科学产业的发展需要各个行业的支撑,反过来,脑科学产业的发展会驱动其他学科及产业的发展。事实上,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发展前景,还将与深圳其它产业相辅相成,若该产业发展顺利,有望与其它产业共同释放“乘数效应”。
脑科学领域杰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明杰曾在采访中表达: “光明科学城布局多个学科,不仅仅包括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其它方面,还涉及材料、计算机、量子科学等领域,所以深圳在光明科学城发展脑科学研究,不仅对脑科学本身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会将脑科学研究成果反馈至各个领域,促进更多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发展。”
光明科学城布局 图源:「天安云谷」
深圳已在光明科学城布局了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为深圳先进院,同时,南方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参与建设。这一大设施将把脑科学研究必备的仪器设备和动物模型聚集在一起,为脑科学家和脑产业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场所,聚集智力和技术,解决脑科学的理论探索,同时实现产业化。综上, 光明区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集群方面有较大先发优势。
全国首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专项支持政策
2022年8月19日,《深圳市光明区关于支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正式印发。
本次《措施》制定的三大创新点。首先是开创性。 《措施》为全国首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专项支持政策,也是继合成生物专项政策以来, 光明区第二部未来产业专项政策 ,进一步促进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产业平台、赛事峰会等全要素集聚光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图源:Pexels
其次,“全过程支持”同样为创新点。 《措施》聚焦光明区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研发机构不足、小微企业支持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从支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创新链建设、产业链建设及生态链建设等5个章节27个条款, 对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各个要素和各个环节予以支持。
第三个创新点则是协同发力。 《措施》在政策支持方向、支持力度等维度与合成生物政策保持良好协同,同时又关注脑科学产业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增设支持临床验证与应用平台建设、临床试验和医疗器械注册、创新产品推广等政策条款,加快推动“医研产”项目合作,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成果产业化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措施》四大主要支持内容及补贴要点
01 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支持
如支持牵头组织或参与大科学计划、鼓励社会资本以捐赠或建立基金等方式参与基础研究,并对承担科技部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国家、省、市重点脑科学专项或课题,按资助资金的20%-30%予以支持,单个项目最高300-1000万元不等。
02 创新链建设支持
- 针对国内外创新创业团队在区内创办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
- 关于强化企业研发投入,连续3年按每年度研发费用总额的20%给予资助,最高100万元。
- 对于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方面,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0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所获资助最高300万元。
- 除此之外,对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成果转化基地、临床验证与应用平台等方面均采用“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
03 产业链建设支持
- 给予企业从资质认定、新建厂房、用房租金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补贴。资质认定方面,对新认定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迁入区内企业,给予25-50万元不等的奖励;
- 为了鼓励光明区内企业朝更高质量发展,对于初次认定为国家/省/市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50-200万元不等的奖励;
- 对于企业新建或改造GMP厂房,按不超过5000元/㎡的标准,对企业实际投入费用总额的50%,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
- 在企业用房支持方面,取得专业资质认证、入驻认定园区租金补贴给予最高45元/㎡/月的租金补贴;
- 对符合估值20亿元以上、年产值2亿元以上或年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企业,首年资助标准最高1000万元。
04 产业生态链建设支持
支持区内各主体开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的相关赛事活动、论坛、峰会、成立期刊、协会、智库、获得投融资、搭建投融资合作对接平台等。如给予活动承办方最高200万元资助;按每场活动实际发生费用的50%,给予活动承办方最高200-300万元不等的资助。
《措施》的发布实施,将充分发挥光明科学城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优势,有助于聚焦未来产业并推动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打造全球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
光明区建设的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兼具研究平台与产业平台属性,未来启用后将既对学术界共享,也对产业界开放。同时,光明区还集聚了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光明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流创新平台和载体,推动脑科学产业的快速转化和落地。
光明天安云谷项目鸟瞰图 图源:「天安云谷」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广东 抖音:湾区会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