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降至20%以下:产业正在往产业链上游和高精尖环节升级

36氪广东的朋友们·2022年09月19日 17:57
“广东省的产业发展动能仍然强劲。”

编者按:本文来自经济观察网。作者 张锐。36氪经授权转载。原标题《广东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降至20%以下,专家称“属正常现象”》。

广东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在持续下降。近日,广东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作为连续36年的“外贸第一大省”,广东今年1-7月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降至19.5%。其中,7月当月,广东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为18.1%。

结合广东省统计局过往数据,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在1994年曾达历史高位为40%,疫情前2019年占比22.6%,2020年、2021年分别占比22%、21.1%。

9月18日,华中科技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表示,如果仅看7月的月度的数据,短期波动并不代表某个地区出现重大问题,受影响原因主要是疫情管控出口结构受季节性影响,“没有特别大问题、很令人着急的原因。”

他举例称,第四季度是西方的消费季,因此长三角可能在第三季度大量出货,比如“义乌小商品”,这也就可能造成三季度长三角出口会比较多一点。反观珠三角,除了服装鞋袜之外,更多可能是电子产品,没有那么强的季节性数据波动。

“我们讲短期波动,那么对长期而言就不会有太明显的影响。”陈波表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则表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是我国外贸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省份。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进程,其他省份对外贸易也逐步发展起来,广东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开始下降是正常现象。

他亦指出,尽管广东省的进出口总额仍然在增长,但是增速已经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22年1-7月广东省进出口总额增长2.4%,全国增长10.4%)。他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疫情反复冲击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背景下,广东省产业转型的必然结果。

其中,产业转移和转型方面,从要素成本来看,不论是以国内中西部地区还是东南亚国家相比,广东省已经不占优势。广东省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早就开始向外转移。近年来,国际贸易形势变化进一步加快了这一进程。

“但是,广东省的产业韧性很强,外贸增长放缓不代表经济增长也会放缓。”韦福雷认为,尽管一直以来外贸是广东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但是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广东省的产业也正在转型,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正在往产业链上游和高精尖环节升级。并且,这些领域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主要目标不是出口,而是进口替代

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7月,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长19.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6.8%,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27.6%。

“广东省的产业发展动能仍然强劲。”韦福雷说。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广东  抖音:湾区会氪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