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广东首发 | 首创光伏储能移动微商业平台,海国图智研究院获近千万天使轮融资
36氪广东近日获悉,海国图智研究院(Intellisia Institute)旗下的新能源技术公司首创的光伏储能移动微商业平台车项目已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一家关注清洁能源和跨境出海领域的早期投资机构领投。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生产线搭建及海外市场拓展。项目负责人同时透露,他们计划在2025年内启动A轮融资,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大产能、规模化的车辆投放以及云平台的建设与推广。
据悉,该项目通过将光伏板装在三轮车上,打造“移动的绿色能源节点”,正成为破解新兴市场“最后一公里”商业与能源痛点的中国方案,让一款看似普通的三轮车,正在成为连接中国绿色科技与全球新兴市场的“新触点”。
瞄准新兴市场痛点,定义“移动微商业”新物种
海国图智所面向的全球非正规零售市场(包括街头摊贩、移动商贩等)规模巨大,据可靠统计,其总量预计在1.5亿至2亿之间。这个群体不仅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未来消费与商业创新的核心力量之一。他们分布广泛,从新兴市场到发达经济体的城市角落,构成了一个高度分散但总量惊人的商业网络。
这一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数字化转型潜力。海国图智的光伏储能移动微商业平台车项目,精准切入该需求,通过提供绿色、移动、智能化的商业基础设施,有望赋能全球数以亿计的摊贩经营者,帮助他们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效率、扩展服务范围,并接入更广泛的数字经济和金融服务。
该市场的巨大规模和技术升级需求,为海国图智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和商业想象力,使其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一个具有全球社会价值的创新实践。
比如,在东南亚、南亚等地的街头巷尾,流动商贩是城市商业的“毛细血管”,却也面临着诸多经营限制:电力供应不稳定、无法使用冷链保存商品、缺乏数字化管理工具,业务模式传统且效率低下。
同时,这些地区又普遍拥有丰富的光照资源和巨大的绿色能源需求。海国图智研究院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巨大反差背后的商机。
其推出的光伏储能移动微商业平台车,并非简单的“三轮车+太阳能板”,而是一个集成了绿色能源、智能冷链、场景化零售的“三位一体”移动解决方案。它旨在将中国的光伏储能技术、移动商业模式和数字化能力,打包成一个可快速复制、适应性极强的标准化产品,输出到“全球南方”市场。
光伏+智能微网,打造核心优势
与传统设备不同,该平台车的核心技术壁垒在于其高度集成的三大系统设计,包括绿色能源系统、智能经营系统以及数据赋能系统。
绿色能源系统:车顶柔性铺设高效光伏组件,在阴天也能保持较高发电效率,搭配安全可靠的磷酸铁锂电池和智能BMS管理系统,能源自给率可达90%以上。
智能经营系统:车辆内置数字化中台,集成聚合支付、库存预警和销售数据分析等功能,商户可通过手机端实时管理经营状况。系统还支持远程运维,实现故障自动报警。
数据赋能系统:平台能够采集消费偏好、区域人流等数据,生成热力地图,未来可提供智能选址推荐和动态定价建议,从硬件销售向数据服务拓展价值。
商业模式:从硬件销售到生态服务的价值跃迁
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陈定定表示:海国图智为该项目规划了清晰的多元化收入路径和盈利模式,其想象空间远不止于卖车。
其中包括,硬件销售与租赁:直接出售或租赁平台车,这是初期的核心收入来源;充电与零售服务:通过车辆本身开展商品销售和充放电服务,赚取商品差价和服务费;SaaS订阅与平台服务费:向商户收取软件授权费、运营管理平台订阅费及交易佣金;广告与数据服务:车身可作为移动广告位;积累的区域人流和消费数据可形成报告售卖给第三方品牌商;供应链赋能:未来可为区域内的中小零售商提供商品集中采购和供应链服务。
他指出,随着中国相关组件产业链的不断迭代发展,海国图智研究院推动的这一低碳系统解决方案跨越了投入产出的平衡点,使得此类平台在全球南方国家的扩展已具有现实可能性与可观的商业前景。
海外落地:斩获孟加拉首批订单,复制“达卡模式”
据介绍,该项目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已在海外市场得到初步验证。目前,海国图智已与孟加拉国达卡市政府达成合作,成功获得首批订单,计划在达卡市部署超过100台平台车。
该项目被视为破解达卡市“最后一公里”商业与能源供应难题的创新解决方案,也被称为“达卡模式”。此举不仅为当地带去了绿色、便捷的商业形态,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形成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示范。
基于“达卡模式”的成功经验,海国图智正在与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城市积极接洽,计划将这一模式快速复制到更多“全球南方”国家。
投资人说:
相关投资人表示:海国图智研究院的尝试,为中国领先的绿色科技找到了一个极具落地性的出海场景。它巧妙地避开了与欧美巨头在主流赛道的正面竞争,转而利用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和产品化能力,去解决新兴市场国家最基础、最现实的痛点。这种“科技普惠+模式创新”的组合,不仅具备商业价值,更蕴含着广阔的社会价值,是其受到投资者青睐的关键。其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从“项目制”到“产品化规模化”的成功跨越,以及在不同文化市场中的本地化运营能力。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