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绿金协会秘书长陈海鸥:将绿色金融纳入长期规划中,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36氪广东的朋友们·2022年01月10日 14:06
2021年3月1日,我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同时也是全球首部规范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法案——《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正式实施。

编者按:本文来自经济观察网。作者 老盈盈。36氪经授权转载。

金融机构该如何发展绿色金融呢?

1月6日,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陈海鸥在“平安绿色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2)发布暨研讨会”上对于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提出了五点建议。

首先,他建议金融机构要有一个战略目标,将绿色金融纳入到三到五年中长期规划中去,先有规划和目标才会有实施路径。

第二,建设绿色金融的制度和组织体系,包括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的组织架构、绩效考核、激励约束和内控制度。陈海鸥表示,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也将出台关于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建设的指引,将很快发出征求机构的意见。

第三,呼吁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深圳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现在正在制定绿色企业的评价规范标准和建设深圳市的绿色企业项目库,例如哪些绿色企业将会成为绿色金融支持(包括信贷和投资)的对象等。

“有的时候金融机构不知道绿色客户在哪里,我们建议金融机构参与进来,与平台加强沟通,及时对接绿色企业,开展绿色金融客户的评估评价,界定绿色资产,培育绿色转型企业。”陈海鸥称。

第四,建立常态化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陈海鸥建议机构开始关注投融资客户的环境信息情况,包括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碳排放情况,对社会造成的正面或负面的价值等,更有利于机构对客户进行评价,有利于及时发现金融和经营的风险,防范于未然;同时透过金融机构对投融资客户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管理,以此来推动全行业全社会的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

第五,开始量化环境风险分析,启动环境和气候相关的压力测试。“我们可以先选择某一个行业中间的几个客户,透过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压力测试和风险评估,来引领整个银行、证券、保险类产品体系的变化和调整。”陈海鸥称。

2021年3月1日,我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同时也是全球首部规范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法案——《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正式实施。深圳推动了全国首部绿色金融综合立法,夯实绿色金融发展的法治基础,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推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借助“双区”优势,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深圳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辖内绿色贷款余额4192.7亿元,同比增长17.8%,比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5.2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12月末,辖内绿色债券余额419.35亿元,同比增长61.82%。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微信公众号ID:gd36kr官方微博@36氪广东抖音:湾区会氪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各航道之间更需要协同,而不是分拆,这是业务发展的需求。”

2022-01-1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