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碳捕捉全球第一股,「LanzaTech」估值22亿美元即将上市
「态创生物」拓展合成生物PBS产品线,落地广州预计年内试产
丙二醇价格翻倍,本土原料商“掉队”?
瑞华技术北交所IPO过会,主营化工工艺包、化工设备和催化剂
助力碳中和,温州怎么做?
5年实现产值超千亿,温州瑞浦新能源产业基地给锂电池产能提提速
「绿色康成」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专注高端化学品绿色生物制造 | 36氪首发
这个千亿市场不温不火,在座各位都有责任
昔日爆款停运,中国面膜市场“大变天”
新股上市之瑞华技术:国内领先的石化技术提供商,受益于苯乙烯消费增长
原料涨价“背刺”日化上市公司
全球最大美妆集团押注生物基成分
提价不奏效,6大国际原料商陷下滑困境
登陆北交所后首份中报业绩“变脸” 美邦科技上半年扣非净利缩水超九成
博主和品牌又杠上了,谷雨继荧光剂后再陷虚假宣传风波
账上现金仅6亿,上市公司却要投148亿大项目,钱从哪来?
“牛肚”不仅好吃,还能帮助降解塑料:最新研究发现牛瘤胃中的微生物可用于分解生活中的常见塑料
看一眼你的头发,就知道洗发水买错了
本周双碳大事:CCER管理办法征求意见至8月;预计2025年储能市场将突破100GWh;海辰储能获超45亿元融资
业绩承压,上美集团上市后能否挽回颓势?
虚假“高浓度”博眼球?这几家企业接连被罚
打版“黑绷带”乱象
化妆品要涨价了
智氪 | 扎心,为什么连塑料袋都贵了?
罚50万,骆王宇CSS油橄榄事件“结案”?
再度爆火的合成生物,万亿赛道理想与现实
南京试剂:控制权不稳定、与兄弟公司威尔股份同业竞争难题待解
这些销量超高的底妆大单品,每个单品都能支撑起一个品牌
化妆品成分能提升情绪,这是营销噱头吗?
一个风口的兴衰转瞬:合成生物的万亿征途
豪赌那个菌株,走上合成生物「造物与造富」之路 | 36氪新风向
应用超过40年,酵母成分如何成为后生元护肤代表?
退款1.5亿,抖音“美妆一哥”被打假退网,曾坐拥2000万粉丝
功效时代,美妆品牌如何打造自己的“芯片”?
化妆品行业分化加剧,中小品牌难有未来?
原料造假的“狂欢”正在转向终结?
全球最强模型Claude 3颠覆物理/化学,2小时破解博士一年实验成果,网友惊呼:科研不存在了
国货掀起“上新”潮,美妆行业复苏将加速?
26家公司融资累计超38亿,12项新技术/产品发布 | 「X·36Under36」大事件
从躺着拿钱到融资内卷,合成生物回归商业理性 | 氪记2022
资本百亿豪赌的合成生物菌株,开始赚钱了吗?|36氪新风向
资本持续关注的3D打印行业是什么样的?这里有一份行业梳理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