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员工”——地下综合管廊的全天候贴身管家
位于沈阳南北快速干道的地下综合管廊,迎来了一位“超级员工”。这一超级员工来自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新松”)。
沈阳新松作为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同时,也是中国机器人领军企业以及国家机器人产业基地,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协作机器人等五大系列百余种产品,可服务于智能工厂、半导体装备、智能物流以及智能交通等十大产业。
沈阳新松担任着南北快速干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研发、系统集成以及安装工作,利用AI技术与机器人深度结合,打造的管廊巡检机器人系统,其先进的视觉识别技术可以采集并存储各种仪器的数据,及时发现管廊内部出现的一切异常情况,真正实现了智能分析联动预警以及故障的精准定位。
沈阳南北快速干道综合管廊工程建设里程共2.3公里,管廊管线包括电信、电力、污水、给水、热力以及雨水等管线,综合管廊中的各类管线将由这位“超级员工”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视,守卫沈阳这座城市的“生命线”。
“超级员工”的出现,不仅减轻了人力巡检的危险和压力,还可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工巡检时可能出现的纰漏和误检,尤其是对于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以及可视度极低的危险环境,使用“超级员工”更加安全。
沈阳新松利用种类丰富的机器人以及AI技术进行智能制造,充分发挥出AI技术在基建领域的重要职能,极大程度满足了传统产业升级、智能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信息性技术的快速发展,AI的基础设施属性愈加显现,而“AI新基建”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快速融入智能制造领域的快车道。
今年,随着“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AI作为重要领域之一,对于沈阳企业来说,在“新基建”的浪潮下,需要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为城市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保障城市运营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的关键指标。按照国务院要求,未来计划用10年时间建成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并在一二三四线城市共36个大中城市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36个城市的总投资达351亿元。
随着下游市场的高速增加,未来管廊巡检机器人行业将呈现千万量级规模。巡检机器人行业在“新基建”时代需要继续推动AI技术和模式的创新,专注科研成果,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36氪辽宁——让辽宁看见世界,也让世界看见辽宁。
36氪辽宁专注于发掘优秀辽宁企业,深度挖掘创投底层逻辑,搭建产业对接通道,链接创业者与投资人资本生态平台。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辽宁的报道,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liaoni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联系电话:15040246895 客服微信:ln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