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后的“刷脸”时代,我们的“脸”谁来守护?

崔崔@36氪辽宁·2021年03月18日 12:06
对技术滥用说“不”。
刷脸科技
天使轮北京市2015-04
熟人匿名借贷应用
我要联系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对科勒卫浴等商家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进行了曝光。记者在全国多地先后调查了20多家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商户,消费者只要进了其中一家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脸识别信息就会被摄像头抓取,并自动生成编号。人脸识别技术导致的个人信息泄露现象令人发指,在“刷脸”的时代,我们的“脸”究竟由谁来守护?

进入“刷脸”时代

人脸识别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一种。狭义的人脸识别,指的是通过人脸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而广义的人脸识别,则指的是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人脸识别早已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在2017年,沈阳首台“人脸识别”实名制自助核验闸机在沈阳站开启试运行。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进行核对身份,不仅使整个检票过程更快更安全,还有效提高了检票的准确率。同年九月,沈阳交警启用的行人闯红灯人脸识别系统,力图通过对交通违法行为人和其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倡导市民自觉遵守“按灯停走”的交通规则,文明出行、守法出行。系统能够将被抓拍违法行为人面部特征与人口信息库进行实时比对,对违法者信息进行备案和处置。

2020年,工信部在《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中曾指出,支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服务疫情监测分析、人员流动和社区管理等,对疫情开展科学精准防控。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期间,沈阳市更是充分应用了人脸测温系统、人脸识别门禁闸机等人脸识别终端设备,用新技术助力疫情防控。

数据显示,2010-2018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已经达到了30.7%,预计到2024年,我国的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2020年,国内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科技公司更是掀起了一波“上市潮”,人脸识别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令其备受资本青睐。

“刷脸”不能刷走安全

作为一项前沿技术,人脸识别正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积极的效用。譬如,应用于沈阳地铁站的人脸识别系统,每秒钟可以扫描30张行人的照片,并且对其进行面部分析。系统安装运行仅仅27小时就成功识别出两名被列为网上逃犯的犯罪嫌疑人。但是技术的广泛应用又为我们带来新的忧虑,人脸原始信息是否会被收集方保留?人脸信息会被应用在什么场景?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相关的负面新闻的频频曝光,关于技术“滥用”的质疑声越来越大,“人脸识别监管”问题亟待解决。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多个城市通过了关于人脸识别禁令。2019 年 5 月,美国旧金山监事会于通过禁止该市所有单位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禁令,旧金山也因此成为全球首个推出人脸识别禁令的城市。欧盟也加入了“限制”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队列,草拟出在3到5年内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计划。

这一问题同样也引起了国内各界的重视。2021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聚焦人脸识别产生的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问题,提出多份相关建议、提案。天津、南京、杭州等多个国内城市纷纷颁布多项政策与措施,以实际行动针对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约束。 

辽氪小结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人脸识别技术的多场景应用让人们感受到了便捷生活,但也引起了人们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担忧。处于舆论中心的人脸识别让大众意识到,法律法规不仅是权益保护的边界,更是是任何技术的应用不可触碰的底线。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我们相信新兴技术创造的全新未来,更相信对技术滥用勇敢说“不”的一天终会到来。

36氪辽宁——让辽宁看见世界,也让世界看见辽宁。

36氪辽宁专注于发掘优秀辽宁企业,深度挖掘创投底层逻辑,搭建产业对接通道,链接创业者与投资人资本生态平台。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辽宁的报道,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liaoni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联系电话:15040246895    客服微信:ln36kr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刷脸科技
我要联系
熟人匿名借贷应用

下一篇

搭上智慧出行、绿色发展的快车。

2021-03-1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