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台中国制造UHV框架运输车,为钢厂产业的转型升级赋能

崔崔@36氪辽宁·2020年11月11日 11:39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钢铁行业逐渐走向网络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新阶段,想要推进智能钢厂的建设,生产现场和运输途中的智慧物流建设十分重要。

今年,“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成为当下热议话题。其中,人工智能赋能钢铁行业,为智慧物流的建设注入了科技创新力量,利于智慧制造背景下钢铁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6月8日,我国首台采用自然导航技术的无人驾驶重型框架运输车(英文简称“UHV”)顺利发往宝武集团梅山钢铁公司。

这台UHV从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重工”)旅顺基地厂房中出发,是大连重工与宝武集团的合作成果,是面向大型钢铁企业开发的一种智能无人重型运输车辆。

本次出产的UHV框架运输车自重35吨,最大载重85吨,车长12米,宽2.95米。出厂前的联合检查中,运输车的各项指标、静态测试、动态升降、自然导航操作框架交互等一系列性能测试,得到了梅山钢铁公司的高度认可。

UHV框架运输车是在磁钉导航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升级的第二代产品,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可以获取运行区域三维点的云信息,以此为基础建立全局地图,并利用先进算法将获取的云信息与三维地图进行实时匹配,及时获取当前位置的有关信息,定位精度可达1cm。

与磁钉技术相比,自然导航无需在地面预先铺设磁钉,可以更加灵活规划与调整行驶路线,其运维成本与周期相对较低。

大连重工在设计、制造UHV时采取了重型分布式电驱动单位及控制系统,结构紧凑,具有更高的传动效率。同时,采取了高效的国V柴油机+永磁发电机,组成重型车辆增程式混动系统,动力性能更加稳定、高效。利用电控系统实现了电子差速、驱动防滑降低能耗,减少了轮胎的磨损。其智能回馈制动系统不仅可以回收能量,同时,还能够减少制动磨损,增加了续航里程,在同等条件下可以节油24.5%,节能减排的优势十分明显。

UHV框架运输车的应用,满足了钢厂户外工作环境的需求,有效解决定位漂移以及定位误差等一系列问题。在厂房没有卫星信号的环境下,运输车仍然可以通过自然导航技术进行自动驾驶和导航定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媒体采访时表示,钢铁业与物流业深化联动融合的趋势愈发显现,无论是传统的仓储、运输,还是商品贸易、钢材加工以及供应链管理,钢铁物流逐渐成为钢铁业发展的新动能。

钢铁行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智慧物流的支持,国内各大钢厂纷纷致力于智慧物流的建设,基于大数据时代,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钢铁产品的流向,更加精准把握市场。同时,整合物流运输的资源,降低了企业成本。

第二代UHV产品的成功推出,标志着无人驾驶重型框架运输车研制领域的再次突破,为钢厂打造未来智慧化物流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6氪辽宁——让辽宁看见世界,也让世界看见辽宁。

36氪辽宁专注于发掘优秀辽宁企业,深度挖掘创投底层逻辑,搭建产业对接通道,链接创业者与投资人资本生态平台。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辽宁的报道,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liaoni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联系电话:15040246895    客服微信:ln36kr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在沈阳老北市成功落幕,为电竞产业在和平区未来不断向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0-11-0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