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明星”CGV:光环之下,院线资产的现实处境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西文娱”(ID:EW-Entertainment),36氪经授权发布。
撰文:EW研究|李柯润(电影|院线)刘婉莹(韩国|消费)
审阅:颜蔚
要关爱院线,但更要坚持价值主义
自2019年10月CJ集团进入紧急经营状态以来,CJ也持续在对盈利性差的业务和非控股子公司进行合并与重组。
2019年11月,CJ ENM曾将Studio Dragon 4.99%的股份出售给Netflix,两家公司建立了内容联盟关系,2020年4月7日,CJ ENM发布公告称将处置其所拥有Studio Dragon的 8%股权,处置的目的为提升未来增长能力和业务竞争力,确保投资资金。
CJ ENM提出的出售价格为每股73800-75400韩元,即在当天收盘价(81100韩元)中适用了7-9%的折扣率。若出售成功,CJ ENM可获得现金约1658亿-1700亿韩元。CJ ENM是持有Studio Dragon 66.18%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此次出售后,持股比率将减至58.18%。
2020年3月10日,韩国市场上传出新闻称CJ集团有计划出售CJ CGV的股份。但随后CJ CGV对此传闻进行了否认,在公告中表示“经确认,我公司的最大股东目前还没有推进出售我公司股份的计划,报道不属实”。
但结合目前CGV一些实际情况来看,或许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作为全球第五大院线,CGV在某些方面的举措和市场上部分观点对趋势的预判是一致,比如对院线泛娱乐休闲场景消费潜力的挖掘等等,但抛开疫情的冲击,可以看到,尽管CGV做了很多被认为是对院线价值提升的举措,但财务状况并不算良好。
当下,疫情对院线的冲击,已经将市场对院线相关资产的预期一再拉低,尽管在疫情初期至中期,某些微妙的时间节点上,院线的并购整合曾经被视为是危中求机、逆势而上的积极举措,但随着全球疫情蔓延的曲线尚未呈现显著地下滑,院线资产的并购整合或许会面临很多极其现实的问题。
不管CJ会不会最终确认卖掉CGV,可以肯定的是,现在不是一个好时机。
卖方很难卖出一个好价格,而买方也需要思考,到底什么样的院线资产才是良性的,才有并购整合的价值。
审视CGV,就像审视一个明星,因为众所周知,背靠CJ的CGV有很强的营销能力,在全球市场的布局、自身高端的定位和服务体验的打造,也一度被人认为是学习的典范,但当诸多被视为进取的举措,都有所尝试但仍无法摆脱困局后,就需要追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院线是不会消失的,消亡的未必是弱者,活下来的也未必是强者,关键还是要看到因何而消亡,因何而活。
对本土院线和从业者、相关机构来说,除了期待政策的助力活化行业,或许也需要借助这次直接击穿了基础能力的危机,思考一下,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