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快递集体涨价,9块9包邮的时代要结束了?
8 月中下旬,一位广东地区电商商家为抵消快递费上涨带来的成本上涨,立即调整了电商平台的商品链接。
紧接着,他眼睁睁看着订单量从一天 10000 单掉到了 2000 单左右。
10 月,多地极兔、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发布《 告客户书 》,宣布为响应国家 “ 反内卷式 ” 竞争号召,保障行业健康稳定,对合作价格进行调整。
这场涨价潮主要针对电商用户、不影响个人发件者,以每单 0.2-0.8 元的涨幅,于今年 7 月始于义乌,8 月席卷广东,9 月、10 月蔓延到华中、华北地区,截至目前,已有 22 个省份上调快递价格。
这样几毛钱的涨幅看起来不大,但对于海量的 “ 9 块 9 包邮 ” 商品来讲,快递 0.8 元的涨幅意味着丢掉了 8% 的利润,有些商品的综合净利率可能都没这个高。
过去几年,快递行业以 “ 以价换量 ” 的低价竞争模式来扩张,“ 8 毛发全国 ” 已成为行业惯例。而一票几毛钱的上涨,意味着整个行业进入到新的调整期。那么,涨价之后,快递网点、电商从业者、快递员的反应如何?对消费者而言,涨价之后,“ 9 块 9 包邮 ” 的时代结束了吗?
01 “八毛发全国”,伤害了谁?
“ 像广东和义乌,发件量数一数二的地方,没涨价的时候快递价格非常低,100 克重量的快递在广东或者是义乌有时候只有 7 毛多、 8 毛多。” 广东地区某快递云仓管理员蔡蔡对知危表示。“ 8 毛发全国 ” 的快递时代确实在很长时间里造福了消费者和电商从业者,然而,极致低价背后的矛盾也正在日益显现。
最直接的例子来自物流末端的快递员。众所周知,快递员的压力来源于极致低价,同时还有高昂的罚款。一位江苏地区二级网点的负责人李明( 化名 )对知危表示:“ 现在一个快递员取一票的工资之前是两块七,几个月前降到了两块三,打包袋、胶带要快递员自己出,取一个件赚不到多少钱,但是超时的话一票罚款20元,同时揽收率还要达到 98%,也就是取 100 票只能有两票以下联系不上客户或者取消、改约。客户下完单不愿付费、下完单不在家、不接电话的很多,这些都要快递员承担。”
如此一来,每到大节前后所谓的 “ 快递员离职潮 ” 便不难解释。一位北京地区的快递员对知危表示:“ 快递行业不好干,流动性一直都很高,国庆中秋前后我们这边就又走了一批人。”
与此同时,近两年来,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吐槽 “ 快递不上门 ”。直到 2024 年 3 月,《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 》规定,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情节严重的将处 1 万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
然而,尽管如此,一位江西新余的消费者对知危表示,取件、收快递都是送到菜鸟驿站,快递员一直不会主动上门送货,而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对此,李明告诉知危:“ 我这边目前还算是盈利状态,因为这边小区放驿站的占大部分,如果都要派送上门的话,我们也得跑路了。”
李明提到:“ 现在网点一天大概一千四五票,双十一两千票打底,正常来说即使送的顺利也要 10 个人出去送,但现在一票的价格实在是低,再算上货车油费、罚款,可能连工资都发不起,所以真的做不到全部送货上门。只有老人、孕妇、大件,我们会主动送上门。” 他算了一笔账,目前他所在的网点全职加上兼职快递员大概八九个人,这才能勉强维持在盈利状态,但算下来 “ 一票纯到手能有两毛就不错了。”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 956.4 亿件,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7187.8 亿元。这意味着,上半年单票快递平均价格为 7.52 元,较 2024 年同期平均价格 8.15 元下降了 7.7%。
与此同时,根据财报数据,今年八大上市物流企业( 顺丰、京东、德邦、“通达兔” )一半都出现了 “ 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其中,德邦、中通、韵达、圆通的净利增速分别为 -84.34%、-2.6%、-49.19、-7.9% 。
对此,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表示:“ 此前,快递行业内卷逐渐触顶存量市场,普遍会牺牲价格换用户、降低价格换频次,这种内卷短期内或许可以获客,但长期上看都是无效且无需的竞争。”
02 在价格战中卷出的“快递灰产”
2021 年 9 月,极兔速递以 68 亿元的价格收购百世集团中国快递业务,随后打破了当时四通一达的格局,凭借每单 0.8 元的超低派费迅速打开市场,为了应对极兔的竞争,顺丰以及通达系等快递企业也纷纷加入价格战。
不少从业者回忆到,快递行业真正进入价格内卷大概是在 2022 年前后。
蔡蔡告诉知危,很多七八毛的超低价快递其实是一些网点为了完成快递公司的任务量自己拿钱出来补贴的,这也是当时快递价格迅速下降的一个原因。据知危了解到,每个省区各个网点都会有不同的任务量,完成任务量才能拿到几分钱或者几毛钱的返利,如果达不到任务量、拿不到返利,网点是很难做起来的。
并且,任何行业都有信息差,快递也不例外。
由于市场供需、运输成本的差异,全国不同地区快递的发货量、价格各有不同,在价格战和信息差之间,还诞生了一批 “ 快递黄牛 ”,甚至不需要取件收货,也不需要承担任务量,只需要一辆能穿梭于各个城市之间的货车,就能凭借各网点之间的价格差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
广东地区快递云仓管理员蔡蔡向知危举例道:“ 比如潮汕的客户如果知道从珠三角发货价格低得多,就会想办法找这样的 ‘ 黄牛 ’,把货从潮汕拉到珠三角发货。主要是因为大家电商越做越好,发货量大了之后,客户会主动寻找一些更低的快递。虽然是违规操作,但是由于地区之间价格差异,即使算上用车成本还是有很大的差价可以赚。”
根据《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2023)》第四十一条邮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快递市场监督管理职责,对超越经营许可范围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将责令改正,并可处以罚款。据知危了解,这类 “ 快递黄牛 ” 如果被举报,不仅邮政管理局会予以处罚,客户如果不能及时出货,平台产生的罚款也需要赔偿,所以如果一旦被举报,所付出的成本非常高。
即便如此,蔡蔡告诉知危,广东潮汕内部发的货流向外部一天的量能有三四百万。“ 因为订单量大的客户能通过这种方式省很多钱,不仅如此,很多做这件事的黄牛,如果跑一个月的货,就算查到一两次,利润还是远超罚款的。”
所以,快递行业 “ 反内卷 ” 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逐渐缩小各地差距,打击、减少信息黄牛。理想的状况是各地通过不同幅度的涨价来缩小各地差距,如果每个地方差价不大的话,最终这些黄牛就没办法从中赚差价。“ 因为把货物对接给黄牛,对客户和网点来说其实风险都很大,一旦这个人中间环节出问题,不承担责任,网点和客户都找不到人,很容易产生纠纷。” 蔡蔡表示。
蔡蔡表示:“ 快递每年都会有季节性涨价,比如双十一或者春节假期这种热门时段,都会有不同幅度的调整。毕竟快递行业大部分在前半年淡季时都是亏损的,需要通过旺季赚一部分钱,但今年这次性质不太一样,是固定的、全国性的反内卷涨价。”
只不过,即使是全国范围内普涨,各个网点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
以蔡蔡所在的地区为例,他认为当下的涨价对云仓、网点的影响不是很大。一方面因为地区都在普涨,所以给客户的报价也是涨上去,这部分涨价是由客户来承担。
而李明则表示她所在的江苏地区快递公司只通知上调了一毛,所以他们暂时没有给电商客户调价,这部分成本网点来承担。“ 因为快递费还是卷得厉害,现在不管一天发几票的电商张嘴都要两块多一票发出。如果电商发件价格真的非常低,还是要谈涨价,但是如果价格还能接受,一票能赚个两三毛,那涨一毛还是我们自己承担,主要还是看各个网点。”
03 涨价后的电商、消费者与快递员
作为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费用的波动会影响整个链条的各个部分。
在整个电商范围内,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单件利润本身就比较低的小商品商家。
一位广东地区电商商家的商品利润一件只有一块到两块左右,所以在收到快递涨价通知后,不得不重新编辑商品链接。他表示:“ 虽然没有直接给商品涨价,但是为了抵消这部分成本上涨,我把商品的优惠券取消掉了。这样也影响了链接的流量,当天就从 1 万多单掉到了 2000 多单。并且,对于这种单价比较低的产品而言,比如突然从 10 块涨到 15 块,这个链接的消费人群也会变化,所以对整体的流量和运营的底层逻辑影响是非常大的。”
另一位在义乌做百货批发的电商商家对知危表示,年后 3 到 4 月份韵达一票的成本在 1.15 元左右,现在韵达一票成本已经涨到了 1.4 左右,其余的快递也都是同步上涨。该商家称:“ 利润肯定是降低的,但批发的话一般 1688 是货拉拉或者大件物流,所以快递涨价的影响比较小,零售的话成本增加,价格也同步会增加一点,所以差别不算特别大。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义乌这边全线上涨,不只是针对我个人上涨,所以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一位做陶瓷餐具中高端线的商家则表示:“ 我们之前 500 个订单一起充的话,平均是两块八一件,现在涨到了三块五毛钱,算下来一件的成本多出 8 毛钱。但由于我的产品利润相对较高,这些涨幅就自己承担下来了,并没有给消费者涨价。”
总而言之,目前来看,快递涨价最终或多或少还是传递到了消费者和商家身上。只不过,一位商家表示:“ 无论是作为电商从业者还是普通的消费者,如果快递涨价能够最终带给快递员更多利润,从而换取更好的服务,那我们都很愿意接受这件事。”
但,几位北京的快递员都对知危表示:“ 虽然快递费是普涨了,但并没有收到涨工资的消息。”
对此,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对知危表示:“ 本来此前快递行业就有点赔本赚吆喝,现在涨价,能传导到末端的能量很少。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快递行业依然需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上持续优化渠道,增强用户体验,同时在点滴之间降低人力成本。同时,寻找颠覆快递行业目前流程的新方式,尤其是无人配送的可能性,或许能改变其作为产业链下游,被商家和消费者两重天花板挤压的行业困局。”
快递涨价对消费者、快递网点、快递员所带来的影响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 反内卷 ” 总是一个好的开始,而真正的良性循环应该是涨价之后,能够将这部分金钱转化为一线劳动者的福利与更好的服务。
毕竟,每一个 “ 消费者 ”,都同时有另一个身份是 “ 生产者 ”,无尽的低价漩涡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危”,作者:知危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