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亿独角兽“轰然倒下”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11月24日 19:33
韩国商界“鬼才”翻车了。

又一电商巨头倒下。

近日,韩国首尔重整法院正式确认终止了对知名电商平台WeMakePrice(薇美铺)的重整程序,并宣告其破产。这意味着WeMakePrice长达一年的自救行为,彻底落空。

破产前,这家电商巨头负债超千亿,为4462亿韩元(约合3.2亿美元),同时10.8万名卖家可能讨薪无望。追溯发现,这家电商平台曾与Coupang齐名,后者被誉为“韩国版亚马逊”,而WeMakePrice曾位列韩国电商平台TOP 4。

然后,红极一时之下,WeMakePrice最终却落得破产的结局,那么这家电商平台究竟做错了什么?

韩国商界“鬼才”创业

说起来,WeMakePrice并非完全“草根”出身。

创始人许民(Heo Min)被称为韩国商界“鬼才”,在创办WeMakePrice前,许民在游戏领域赚取过第一桶金,且与韩国知名游戏公司Nexon集团有过合作。之后,又涉足电竞、加密货币等多个领域。

2010年,趁着电商行业的风口,许民成立了社会化电子商务企业WeMakePrice。

发展之初,WeMakePrice定位于社交团购电商平台,主打低价折扣和限时抢购模式,聚焦美妆、服饰等年轻消费品类。2013年,在韩国社交性电子商务领域,取得PC与移动端综合排名第一的地位,确立市场地位。

2014年,WeMakePrice又推出独立APP,入驻天猫国际、淘宝全球购等中国主流跨境电商平台。

发展过程中,许民善于运用“外部资本”的力量帮助公司发展。首先,许民通过人脉关系,为WeMakePrice引入战略投资人;其次,投资子公司WonderHoldings,通过股权关系将WeMakePrice控股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数据显示,WeMakePrice最核心的投资方是韩国游戏集团Nexon。2015年8月,Nexon集团控股子公司NXCCorp向WeMakePrice投资了1000亿韩元;2019年10月又追加2500亿韩元投资,两次投资为WeMakePrice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以开展运营业务和规模扩张,助力WeMakePrice估值攀升。

另一家“外部资本”则是韩国本地私募股权基金IMM Investment,其与Nexon同步参与了WeMakePrice的多轮融资。2015年,IMM Investment出资60亿韩元参与投资,2019年进一步追加1200亿韩元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为WeMakePrice提供资金支持。

融资后,WeMakePrice估值在2019年12月达到最高峰,为23.3645亿美元(约165亿元人民币),成为行业独角兽。然后,巅峰之后,WeMakePrice就走向衰败。

165亿独角兽“轰然倒下”

事实上,WeMakePrice的倒下,并非没有先兆。

在2019年高光时刻后,WeMakePrice的增长势头就戛然而止,出现盈利压力。特别是2022年,WeMakePrice营收骤降到2000亿韩元以下,成为业绩崩塌最厉害的一年。这一年,WeMakePrice的业绩较2019年巅峰时的4653亿韩元大幅下降。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2020年疫情爆发后,全球供应链成本大幅上涨,而WeMakePrice以低价团购模式为核心竞争力,供应链成本上升削弱了其价格优势,导致用户吸引力下降;另一方面,同期成立的Coupang通过自建的高效物流,比如“火箭配送”,以及丰富商品供给,稳居韩国电商市场首位;另一竞争对手Gmarket则聚焦跨境业务拓展,其母公司与阿里旗下Lazada合作进入东南亚市场,吸引了更多卖家和用户,挤压了WeMakePrice的市场份额。

最重要的是,WeMakePrice采取的竞争模式,让其陷入亏损。2022年前后WeMakePrice通过激进的扩张策略,依靠“烧钱补贴”的方式换取流量,最终导致运营成本激增,却未能留住用户,使得财务状况越过安全红线。

到了2023年,创始人许民选择将WeMakePrice出售给Qoo10,后者是一家新加坡电商集团,全额收购了WeMakePrice。收购完成后,WeMakePrice与另一平台TMON,并列在Qoo10集团旗下,且母公司也计划将三家平台整合。

不过,这场收购并没有拯救WeMakePrice。面对WeMakePrice的财务危机,Qoo10最先计划将WeMakePrice出售。2024年,Qoo10相关高管透露,正推动将WeMakePrice单独出售给中国买家“速卖通”和“Temu”。按照当时的方案,Qoo10计划先以500-1000亿韩元(约合360万-73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部分股份,之后开展业务合作,最终实现100%股权的转让。

但这一计划,最终并无任何达成的消息传出。在中国潜在买家都不出手的情况下,坚持了1年的WeMakePrice于2025年11月正式被法院宣告破产。曾经的165亿元估值,也灰飞烟灭。

创始人许民其人

从估值最高的165亿元独角兽,到WeMakePrice的轰然倒下、被宣告破产,这家电商平台的发展理念与创始人许民不无关系。

梳理发现,除了投资WeMakePrice,许民有过其他多笔投资,不过最终都以失败或者失利告终。

首先,是投资加密货币WEMIX。2020年,许民创办的Wemade通过子公司发行虚拟货币WEMIX,试图让游戏内资产上链并通过WEMIX完成交易,但该笔投资却因安全事故,被监管下架。

2024年2月,WEMIX遭遇黑客攻击,直接造成约90亿韩元的资产损失,而Wemade在事发4天后才对外公开该事件;韩国多家加密货币交易平台随即停止了WEMIX的交易并导致投资方巨额亏损。

报道显示,韩国知名艺人全智贤的丈夫崔俊赫,其执掌的阿尔法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在2023年10月和2024年1月购买了价值150亿韩元和200亿韩元的Wemade股权。受WEMIX崩盘及Wemade经营恶化影响,该公司相关评估损失约达145亿韩元,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亏损更是高达113亿韩元,导致Wemade股价大跌。

二是,电竞业务被迫终止。在游戏产业链之下,许民将投资延伸至电竞,旗下Wemade开始运营综合性电竞俱乐部WeMade FOX。该俱乐部涵盖《星际争霸》《魔兽争霸3》《反恐精英》等多个热门项目,还签下了Moon、Lyn等全球知名选手,甚至在2010年杭州WEM赛事中击败强队SK夺冠,一度在电竞圈拥有较高知名度。

但由于当时电竞行业商业化模式尚未成熟,且Wemade的核心精力后续逐渐转向游戏研发与区块链领域,该俱乐部在2011年8月也因公司战略调整而解散。

三是,《传奇》因IP授权纠纷,错失大额收益。在许民的游戏创业生涯中,《传奇》系列是Wemade的核心业务之一,许民曾试图通过IP授权拓展收益,但却因版权争议遭遇重大阻碍。

2016年,Wemade与上海恺英签订《传奇》移动游戏和网页游戏授权许可合同,合同金额达到300亿韩元,期限为3年。但该授权遭到《传奇》另一共同著作权人亚拓士的强烈反对,亚拓士指出Wemade签约前未与其协商,涉嫌侵害自身权利,并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申请诉前行为保全。

法院最终裁定Wemade和上海恺英立即停止履行该授权合同,尽管Wemade提出复议,但未能改变这一结果。有分析指出,此次纠纷让Wemade错失了这笔大额授权收入,不仅打乱了其在海外IP授权领域的投资节奏,也影响了该公司在IP合作市场的口碑。

从WeMakePrice的被破产,到许民的其他几宗投资案。可以看到,尽管在创业过程中,许民不缺投资方,并获得金主Nexon集团的青睐。报道显示,Nexon集团是韩国最有名的游戏公司。今年6月,曾传出腾讯正评估收购Nexon控股权的消息,该笔交易据悉估值约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7亿元),目前已与Nexon已故创始人金正宙家族展开接洽。

不过,一个创业项目是否成功,最终还得看项目质量、运行模式,以及是否真正契合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当然,对于这位连续创业者许民而言,其不乏有好的团队与执行力,但是否盲目投入资源,以及有效合理控制风险,依然是这位韩国商业“鬼才”需要不断洞察与调整的方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作者:陈美,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