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股承压,A股失守3900点
11月21日,美股跳水拖累全球股市下挫,A股市场亦出现显著调整。上证指数下跌2.45%,失守3900点,深证成指跌逾3%。
行情转向的导火索在于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域估值泡沫的争论升温,叠加美联储在10月议息会议上释放偏鹰派信号,令12月维持现行利率水平的概率大幅提升,对全球科技成长板块形成压制。
国内方面的行情内部结构性矛盾亦助推了调整。博时基金分析,当前市场处于政策与业绩真空期,三季报披露后缺乏新催化,叠加年末资金行为加剧风格再平衡,前期领涨的科技行业资金部分流向低位红利资产。
机构人士认为,本轮权益市场的调整呈现全球性特征,主要股指在创出阶段新高后均出现回落。尽管短期面临调整压力,但普遍认为人工智能产业趋势尚未被证伪,2026年中美科技龙头企业资本开支仍有望保持增长态势。同时,随着国内经济基本面的稳步修复及“反内卷”政策的持续推进,市场中长期仍具备结构性投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之际,已有多位基金经理指出当前热门板块存在泡沫风险。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杨锐文即认为,尽管对半导体、创新药等科技成长方向长期看好,但当前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热门赛道交易拥挤度已处于历史高位,资金虹吸效应显著,甚至存在局部泡沫化风险。“科技产业遵循螺旋式上升规律,需警惕概念炒作后的阶段性调整,建议通过审慎的资产配置提升投资组合韧性。”
上证指数失守3900点
11月21日,上证指数延续了前一个交易日的下跌。当日开盘,上证指数就大幅跳空低开,随后一直表现低迷。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2.45%,报收3834.89点,失守3900点。深证成指下跌3.41%,报收12538.07点。两市累计成交额1.97万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2600亿元,资金博弈加剧。
其他重要指数亦全部下跌。创业板指下跌4.02%,科创50下跌3.19%,北证50下跌4.71%。沪深300、中证800跌幅均超过2%。万得微盘股指数跌幅更是达到了4.87%。
Wind(万得)数据显示,11月14日至21日,上证指数跌幅为4.83%,深证成指下跌6.96%。科创50、创业板指跌幅均超过8%,北证50的跌幅更是达到了9.95%。
11月21日,A股下跌个股达到了5071只,占比达到了93%。上涨个股仅有351只。
从板块表现来看,31个申万一级行业全部出现下跌。综合行业跌幅以5.50%的跌幅领跌大盘。有色金属、有力设备紧随其后,跌幅分别为5.26%、5.17%。电子、通信、钢铁跌幅均超过4%。跌幅最小的为传媒,下跌0.32%,家用电器下跌0.40%。
港股市场表现低迷。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下跌2.38%,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与恒生科技分别下跌2.45%、3.21%。
A股下跌的导火索或为外围市场影响。隔夜美股主要指数集体下挫,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15%,标普500下跌1.56%,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0.84%。尤其是科技股出现大幅高开低走,全球科技股估值承压。
“受英伟达财报超预期、美国非农数据好于预期的影响,美股本来是高开。但是随着交易,各种不利信息开始出现。包括英伟达的存货和现金流情况开始受到了投资者的担心。同时,海外投资者对于AI泡沫的担忧也在不断上升。”中海基金认为,实际上投资者对于英伟达财报的反应只是表象,引发昨晚(11月20日晚)美股大幅调整的根本原因,可能还是在于美股过高的估值。
“美股的下跌情绪传导到了A股。近半年来A股市场的科创走势和美股的AI是紧密联动的,机构投资人都是参与相当深的,当市场上涨到一定高位的时候,分歧开始出现。当流动性预期有了变化之后,调整的压力随即开始显现。”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表示。
此外,美联储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也逐渐成为影响全球市场及风险偏好的重要变量。“美国9月非农数据呈现就业增长超预期与失业率上升的复杂组合,增加政策判断难度。”博时基金分析称,美联储内部对年底利率决策存在明显分歧,会议纪要显示多数官员支持维持利率不变,也有观点明确表达对通胀与金融稳定风险的担忧。叠加美国11月非农数据由原定的12月5日推迟至12月16日发布,意味着下次联储会议前将无法获取最新关键就业指标,这种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市场对12月降息预期大幅回落。
“比特币是风险资产的典型代表,10月以来的回撤代表市场短期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是在下降的。”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对《财经》表示。
机构呼吁均衡布局
近期A股市场波动加剧,科技板块在经历强势上涨后显露疲态,而内需与消费领域持续承压。面对结构性分化加剧、海外流动性不确定性升温的复杂环境,机构人士对后市行情的判断出现分歧,但普遍认为短期震荡或难避免,中长期则需关注产业升级与政策催化带来的机遇。
“今年简单题已经做完了,后面的题目难度会加大。”一位偏向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告诉《财经》,“一些经营周期处于高位的热门资产虽估值不贵,但可持续性存疑。”他借用巴菲特比喻称,“市场如同没有指针的钟,无人知晓舞会何时结束。”
永赢基金则认为,虽然外部波动对A股情绪形成压制,但不论是AI产业趋势、国内经济基本面稳步修复的趋势未变。近期PMI数据已连续三个月站在荣枯线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关键指标均好于预期。叠加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潜在政策利好,对后市仍维持乐观判断。
博时基金表示,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与AI泡沫的争论仍需等待时间验证与消化,政策和业绩真空期内市场波动或有提升。中期来看,国内流动性环境保持合理充裕,上市公司盈利底逐步确认,若美联储未来降息路径明朗化将有望缓解外部压力。配置上或可采取均衡策略,一方面关注受益于“反内卷”政策、供需格局改善的周期板块,另一方面布局估值消化充分的优质科技成长股,同时重视红利资产的防御价值,利用市场调整优化持仓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反内卷”政策成为多家机构关注的重点。杨锐文也表示,“反内卷”并非简单的供给侧去产能,而是推动产业生态从“拼价格”向“拼价值”的系统性重构,这将为新能源等领域带来结构性机遇。
“走出物价低迷是首要任务也必然终将实现。如果明年此时此刻物价低迷仍然在加剧,很难想象市场能保持当前的乐观状态继续等待。”景顺长城基金经理韩文强表示,结构上倾向于集中投资市场相对低位的与供给侧改革反内卷政策相关的板块。“房地产目前看倾向于接近自然见底,在相关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后,阿尔法会先于贝塔呈现。”
“对于今年已经获利颇丰的投资者,年底前可以离场休息一下。对于风险承受能力相对强一点的投资者,没有必要因为短期的调整过度焦虑,AI是依然是长期的产业需求。”一位公募基金海外市场基金经理对《财经》表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读数一帜”(ID:dushuyizhi007),作者:黄慧玲 张欣培,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