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晨助力TUSD全球维权成功,冻结令后稳定币储备托管走向何方

Odaily星球日报·2025年11月20日 15:34
稳定币的下半场,属于监管与行业共同构筑的信任基石。

引言:历史性裁决的行业意义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11 月 13 日,波场 TRON 创始人孙宇晨在 X 平台发布了一条简短而意味深长的推文。

这句话回应的是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法院(DIFC)做出的一项裁决:该法院于 10 月 17 日正式颁布无限期延续针对迪拜贸易融资公司 AriaCommoditiesDMCC 的财产禁制及全球冻结令,涉及金额高达 4.56 亿美元。

这是 DIFC 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发布针对稳定币储备金案件的冻结令。法官在判词中明确指出,Techteryx(TUSD 的所有方)已展示出"需经审判的重大事项",相关资金应以信托形式持有,以防止资产在香港最高法院最终判决前被不当转移或隐匿。

这起案件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稳定币行业在野蛮生长后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托管方权力失控、跨境监管套利……而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整个行业正在从"信任危机"走向"规则重建"的转折点。当全球稳定币市值已突破 2000 亿美元,成为加密行业的基础设施时,这场关于 4.56 亿美元的争夺战,实质上是一场关于未来稳定币行业标准的博弈。

一、一桩隐匿五年的储备金托管挪用大案

时间线梳理

要理解这起案件的复杂性,需要回溯到 2020 年。

2020 年 12 月,亚洲财团 Techteryx 完成对 TrueUSD(TUSD)稳定币业务的收购,同时委托位于美国加州的原运营公司 TrueCoin 继续负责储备金保管服务并协调国际运营。在此过渡期内,TrueCoin 利用其受托人角色,挑选其合作伙伴香港信托公司 FirstDigitalTrust(FDT)负责 TUSD 超过 5 亿美元法币储备资产的信托管理,并选择离岸基金 AriaCommodityFinanceFund(ACFF)作为主要投资产品。该基金的实际控制人为英国公民 MatthewBrittain。

2021-2023 年初,问题开始发酵。根据法庭文件披露,TrueCoin 涉嫌与 FDT 等机构合谋,未经授权将 4.56 亿美元 TUSD 法定储备金分六笔转移到一家位于迪拜、由 MatthewBrittain 妻子 CeciliaBrittain 私人全资控股的公司 AriaCommoditiesDMCC,而非监管完善的开曼群岛注册基金 ACFF。这些资金随后被投入到流动性极低的全球项目,例如制造工厂、采矿业务、海运船只、港口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企业。

直到 Techteryx 发现 Aria 集团既无法按约定支付年息,也拒绝回应赎回请求。

2023 年 7 月,Techteryx 正式从 TrueCoin 手中接管 TUSD 的全部运营权,并启动独立专业团队对 FDT 展开全面调查。与此同时,为避免 TUSD 持有者遭受损失,Techteryx 紧急隔离 4 亿枚 TUSD,确保散户用户仍能正常赎回。但公司自身已无力填补储备金缺口。

2024 年,孙宇晨介入,向 Techteryx 提供 5 亿美元贷款,保全了所有 TUSD 公众持有人的利益。同年 9 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公开声明,指控 TrueCoin 在 Techteryx 收购 TUSD 后委托其继续运营期间涉及欺诈活动,认为"TrueCoin 通过对投资安全性的虚假陈述为自身谋利,同时让投资者面临巨大的、未披露的风险"。

2025 年 2 月,Techteryx 向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法院申请针对 AriaDMCC 的财产禁制令。经过几个月的多轮聆讯,法院于 10 月 17 日最终裁定无限期延续全球冻结令,这标志着长达五年的储备金被托管方挪用一案进入司法追责阶段。

关键细节揭示

法庭文件披露的细节触目惊心,揭示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资金挪用网络。

根据 DIFC 法院判词,FDT 和 LegacyTrust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 VincentChok(卓君强)不仅批准了这些非法转账,还伙同新加坡投资顾问公司 Finaport 的合伙人,通过其控制的公司 GlassDoor 收受超过一亿港币(约合 1550 万美元)的秘密非法回扣,严重违反香港信托法及廉政公署有关反商业贿赂条例。

MatthewBrittain 的供词中指出,VincentChok 要求将 4.56 亿美元储备金违规汇至 AriaDMCC 私人账号,而非受监管的开曼基金,正是为了"加快收取高达一千五百多万美金的秘密回扣"。

MatthewBrittain 供称,在 AriaD MCC 收到 FDT 挪用的 TUSD 款项后,于 2022 年末进行了"转移"操作——事后制作了一套全新的 ACFF 基金认购文件,将 AriaDMCC 收到的 4.56 亿美元包装成来自 ACFF 基金的"关联贷款",并以 AriaDMCC 向开曼基金转移"资产"的形式进行"归还"。这种事后伪造文件的行为,在法庭看来是明显的欺诈证据。

DIFC 法院在判词明确指出,获取的诉讼文件证据支持 Techteryx 的申诉:VincentChok、MatthewBrittain 与其他涉案人士"完全知晓并共同采取欺诈手段及损害 Techteryx 的行为"。

二、稳定币的核心:信任的成本与价值

这个事件,在透过复杂技术与监管背后,阐释了稳定币的核心始终关乎一个词:信任。

它警示我们,再精妙的代码也无法取代制度与诚信。当未来的 CEO 收取巨额回扣、当基金经理将储备投向低流动性资产时,技术无力阻止——唯有法律、行规与操守可以。

这也凸显了孙宇晨在此次事件中的关键作用。他并非主要稳定币发行方,波场更多是流通基建。但在 TUSD 危机中,他推动个案走向司法突破:从跨境诉讼到法院冻结令,案件倒逼监管与司法正视储备管理的制度漏洞。

加密世界中,太多受害者沉默或私了,默许“代码即法律”的丛林法则。而 Techteryx 的公开维权,树立了依法追责的范本。

行业需要的正是这样“不完美的推动者”,而非“完美的旁观者”。完美者常止步于道德高地,而有争议的行动者,却可能客观上推动规则建立与问题暴露——这或是加密行业发展的现实逻辑:在争议与建设之间,需要敢于承担风险、推动改变的人。

归根结底,稳定币的基石不是技术,而是信任。TUSD 事件以 4.56 亿美元的代价,让行业重新审视信任的成本。透明储备、法律约束、独立审计与及时披露,虽皆有成本,却是“稳定”二字的根本。

正如孙宇晨在结案后所发推文:“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稳定币的下半场,属于监管与行业共同构筑的信任基石。

三、加速立法,稳定币监管趋势趋严

监管趋严已成定局。全球主要经济体正加速稳定币立法进程。

美国 2025 年通过的《GENIUSAct》作为首部联邦稳定币法规,对“支付型稳定币”设立严格框架:要求发行方须获监管批准、持有 100%储备(仅限现金及短期国债)、并每月披露。若该法早先生效,TUSD 挪用储备的行为已明显违法。

欧洲 MiCA 法规于 2024 年生效,规定发行量超 500 万欧元的稳定币须持电子货币牌照,储备须隔离托管、每日估值,并确保可随时按面值赎回。

香港与新加坡也在 2024 年推出类似制度,均强调储备须为高流动性低风险资产,用户可 1:1 赎回。

迪拜 DIFC 法院近期对稳定币托管方的裁决尤其值得关注,其发布的全球冻结令表明,即便在监管较灵活的中东,加密纠纷也正受到司法严处——任何协助 AriaDMCC 违反禁令的个人或机构都可能被认定藐视法庭,面临罚款甚至资产扣押,这也为其他地区树立先例。

技术创新也在重构信任机制。链上储备证明渐成行业标配,通过预言机网络实时验证银行储备,部分项目已实现每日自动更新,使用户可随时查验。

智能合约托管通过资产代币化实现自动化赎回,用户销毁稳定币即触发智能合约释放等值储备代币,从技术上杜绝挪用可能。

双重压力下,市场正加速洗牌。特别是传统金融机构加速入场,凭借成熟牌照与风控体系,既增强行业信披,也对原生加密项目构成竞争。

市场也重新审视两类稳定币路径:中心化模式依赖机构信用,风险在托管作恶;算法稳定币依赖抵押与套利,风险在极端行情下的死亡螺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Odaily”(ID:o-daily),作者:jk;编辑:秦晓峰,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轻稀土价格上涨,核心是需求端新能源、风电等多领域爆发式增长,叠加供给端受配额、进口等因素约束,再加上库存见底与政策管控加持。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