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科技IPO过会:专注腐植酸增效肥料,绿色农业打开增量空间

犀牛之星·2025年11月18日 17:46
农大科技IPO过会:专注腐植酸增效肥料,绿色农业打开增量空间

本报讯,11月14日消息,北交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32次审议会议结果出炉:农大科技(874513)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成功过会。

农大科技主营业务为新型肥料及新型肥料中间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公司以自有知识产权的腐植酸活化技术、包膜控释技术等核心技术为基础,主要产品包括腐植酸增效肥料、控释肥料、水溶肥料等新型肥料及包膜尿素等新型肥料中间体。2020年至2022年,经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认定,公司包膜尿素产销量位居行业第一;经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认定,公司腐植酸复合肥料产销量位居行业第二。2018年以来,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评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公司部分产品情况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公司核心产品腐植酸增效肥料市场地位突出,公司的控释肥料创新采用可降解物质作为包膜材料组成部分,自主研发的双流体喷涂、原位成膜技术,增强了产品控释性能,养分利用率高。公司通过将多项核心技术的功能交叉融合、拓展应用,形成了丰富的产品布局,产品兼具节约肥料、平衡营养、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等功能。目前公司已取得44项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一、公司业绩

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6.76亿元、26.37亿元和23.63亿元;2025年1-9月,公司营收为18.9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96%。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16.35万元、10122.45万元和14528.27万元,CAGR为19.84%;2025年1-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479.4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5.88%。

公司客户包括品牌农资生产企业、中国邮政、政府客户、农资流通客户以及广大种植户,公司新型肥料中间体推广应用到了云天化、美盛农资、中农集团、中化化肥、云图控股、新洋丰、天禾股份、史丹利等大型品牌农资生产运营企业,带动肥料产业链企业绿色转型。

二、新型肥料替代传统化肥

1.政策支持腐植酸肥料产业发展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腐植酸纳入新型肥料目录,明确享受30%财政补贴,并定位为耕地质量提升、盐碱地治理和化肥减量的核心工具。同时,我国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向有机肥生产设施、智慧农业装备等腐植酸相关领域倾斜超1.8万亿支农资金,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在国际层面,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生物活性投入品提供补贴,倒逼国内企业提升质量标准,加速与国际接轨。

2.农业绿色转型需求

农业绿色转型需求正成为驱动腐植酸肥料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在全球生态安全格局下,我国农业系统面临资源约束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腐植酸肥料因其独特的土壤修复功能与生态效益,逐渐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要素。从土壤修复层面看,腐植酸肥料通过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强有机质含量,可使修复成本降低40%,有效减少30%的硝酸盐淋洗,同时降低土壤侵蚀与养分径流风险。这种环境效益的量化呈现,使其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下土壤改良的首选方案。根据市场公开资料,全球有机认证农场中已有38%的种植主体采用腐植酸肥料替代化学投入品,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升。

从技术机理看,腐植酸肥料的环境效益源于其生物活性。作为天然有机弱酸,腐植酸可通过离子交换与吸附作用,释放土壤中被固定的磷元素,提升肥料利用率;其含有的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能增强作物抗逆性,减少干旱、低温等极端天气下的产量损失。

在盐碱地治理领域,腐植酸肥料的需求也显迫切。以新疆北疆地区为例,其盐碱地面积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退化严重,传统改良方式成本高且效果有限。腐植酸肥料通过降低土壤盐分浓度、提高养分利用率等机制,实现了“隔盐”与“保水”的双重功能,成为盐碱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刚需产品。这种需求驱动下,腐植酸肥料的应用场景正从经济作物向大田作物扩展,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解决方案。

3.新型肥料市场增速较快

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数据,2016-2020年,中国新型肥料消费量复合增长率约为10%,预计未来五年,新型肥料行业消费将以年均9%的速度快速增长,2020年新型肥料消费量已占肥料总消费量的20%,随着“减肥增效、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和“生态文明”的绿色农业目标的推进,农业生产将对肥料的质量、形态、养分含量、成分、健康安全、生态环保、科学施用等方面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型肥料占比将持续提升。

从市占率来看,我国肥料市场总体规模已超过万亿人民币,新型肥料行业市场份额正在逐年提升。2019生物肥料、有机肥料、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的占比约为25%,2025年预计将达到35%左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

三、同行业对比

同行业上市公司方面,选取史丹利(002588)、芭田股份(002170)、新洋丰(000902)、红四方(603395)为可比公司。

IPO募投方面,本次拟募集资金4.13亿元用于年产30万吨腐植酸智能高塔复合肥项目、年产15万吨生物肥生产线建设项目、环保低碳生物研发中心和补充流动资金。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犀牛之星”(ID:ipo3ipo3),作者:海牛投研,36氪经授权发布。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日本大米价格创新高,5公斤装超4300日元。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