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的“革命”会在苹果下一个大模型吗?
野村称,最新媒体报道和苹果论文显示,苹果AI战略聚焦"端云协同"智能体框架,计划将谷歌1.2万亿参数云端模型作为"高阶推理大脑",指挥设备上运行的五个专业智能体协同工作。该架构通过CAMPHOR模型实现个性化任务处理,既保护隐私又高效调用个人数据。这种革命性模式将标志端侧AI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预计2026年起引爆新一轮硬件升级周期,重塑AI应用生态。
苹果的AI战略正变得越发清晰,其核心并非单纯追逐更大的语言模型,而在于构建一个革命性的“端云协同”智能体(Agent)框架。
11月10日,据硬AI消息,野村在最新研报中称,最新情报显示,苹果可能将一个强大的云端大模型(传言为谷歌的1.2万亿参数模型)作为“高阶推理大脑”,指挥多个在设备上运行的、能接触用户个人数据的专业化“端侧智能体”。
野村表示,这种混合架构旨在解决当前AI应用的核心痛点:如何在利用云端强大算力的同时,安全、高效地调用用户的个人数据。该行强调,苹果所构想的这种“协作智能体模型”是革命性的,它能执行的任务复杂度和实用性远超当前任何单一的大语言模型(LLM)。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策略一旦成功,将标志着“端侧AI”(Edge AI)真正进入大规模实际应用阶段,其意义远超现有的能力。
它能够执行高度个性化、情境感知的复杂任务,这是纯云端LLM无法企及的。这不仅可能引爆从2026年开始的新一轮硬件升级周期(利好更高性能的处理器、内存及无线通信技术),更将重塑AI应用生态。
云端大脑+终端特工:苹果的虚实结合之道
研报称,根据2025年11月6日彭博社的报道,苹果计划在其云服务中采用谷歌开发的1.2万亿参数大语言模型。尽管该消息尚未被完全证实,但这与苹果此前披露的技术路径高度一致。
野村表示,苹果的策略并非简单地外购一个“大脑”,而是将其整合进一个更宏大的“协作智能体模型”(Collaborative Agent Model)框架中。
该框架的核心是“端云结合”。云端的超级大模型扮演“高阶推理智能体”(high-order reasoning agent)的角色,负责理解用户发出的复杂指令。而真正的执行者,是一系列在iPhone等设备上本地运行的“端侧智能体”。高阶智能体在解析完指令后,会向各个端侧智能体分派任务。这种架构极大地节省了计算资源和内存带宽,因为传递给端侧智能体的指令是经过压缩的数据,而非庞大的原始计算。
更关键的是,苹果为这一架构设计了离线备用方案:在处理简单查询或设备离线时,一个在设备上运行的“简单推理智能体”可以取代云端大脑,保证基础功能的可用性。
五大智能体协同:CAMPHOR模型如何颠覆用户体验
野村称,苹果近期发表的名为《CAMPHOR:用于多输入规划和设备上高阶推理的协作智能体》的论文,详细揭示了这一系统的内部运作机制。
该系统由一个云端“高阶推理智能体”和五个在设备上运行的专业智能体组成,它们协同工作,以完成传统LLM无法胜任的任务。
这五个端侧智能体分别是:
个人情境智能体 (Personal Context Agent):负责在用户的个人数据库中搜索信息,以便根据用户的个人背景来理解查询。
设备信息智能体 (Device Information Agent):检索与设备状态相关的数据,例如查询发起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屏幕上显示的内容。
用户感知智能体 (User Perception Agent):获取用户在设备上的近期活动记录。
外部知识智能体 (External Knowledge Agent):从外部资源(如网页、维基百科、计算器)收集数据。
任务完成智能体 (Task Completion Agent):调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来响应并完成用户的请求。
![]()
研报中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来阐释其工作流程。当用户说:“帮我找下个月去巴塞罗那最便宜的机票,并把它加到我的日历里。另外,通知我的旅行伙伴我们的计划。”
首先,“高阶推理智能体”解析这个复杂指令。
然后,它调动“设备信息智能体”获取当前月份信息;
接着,调用“个人情境智能体”从用户数据中找出“旅行伙伴”是谁;
最后,指令“任务完成智能体”去票务应用中搜索机票,并在找到后通过邮件或信息应用通知旅行伙伴。
野村认为,这种模式的革命性在于,它能合法且高效地利用纯云端LLM无法触及的个人和设备特定数据,从而提供真正个性化、无缝衔接的服务。
端侧AI革命前夜,新机遇正在浮现
野村在研报中指出,由于集成了外部知识接入能力,该模型有望成为被大众高频使用的日常工具,标志着我们正处于“端侧AI”或“AI智能体”进入现实世界应用的前夜。
展望未来,预计从2026年起,市场对端侧AI的期待将进一步高涨。以下几个领域的技术进步将成为关键:
个性化与隐私保护:如何在利用个人数据的同时,提供更强的隐私保护技术。
即时响应性能提升:这直接要求无线通信、处理器(GPU)以及内存带宽性能的显著提高。
个人数据广度扩展:通过整合来自可穿戴设备等更多来源的个人数据,将服务范围扩展至健康、训练建议等新领域。
野村认为,未来的赢家不仅是拥有最大模型的公司,更是那些能够在端侧实现高效、低功耗、高安全性计算,并成功构建起软硬件协同生态的企业。
苹果的这一布局,预示着真正智能的个人助理时代或将到来,而相关的硬件创新将是这一切实现的基础。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作者:董静,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