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展会背后的游戏经济密码
今年,游戏主题线下活动的数量与规模显著提升,释放出广泛的经济与社会影响力。参观人次突破40万的ChinaJoy现场聚集十余个领域的近800家企业,老凤祥、雅迪等传统品牌穿上“二次元”新衣,连接年轻市场;2025年王者荣耀十周年庆城市派对点燃京城商圈,KPL梦之队快闪店联名商品供不应求;在多达4100个的东京电玩展 ( Tokyo GameShow,TGS )展位中,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的玩家们在国产游戏展台前驻足,体会着相通的情感语言;在德国科隆,来自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5.7万名游戏爱好者汇聚一堂,在河畔公园住上欧洲最大的游戏迷露营地,享受科隆城市文化节音乐之夜。从上海到科隆,从室内展馆到开放公园,这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火爆场景,正是游戏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切片。
游戏展会众生相:大家都在“玩”什么?
游戏展会已不再是游戏行业与爱好者的闭门聚会,而恰似一个包罗万象、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微缩经济体:在这里,技术发布引领着千亿规模的硬件市场走向;跨界融合催生出全新的消费场景与品牌增长极;玩家的热情则直接转化为门票、周边与城市文旅的消费动力,生长出数字娱乐产业形态的无限可能。
对于全球游戏软硬件厂商与开发者而言,游戏展会始终是展现实力的核心秀场,吸引大量长青游戏与产业主体在此活跃。今年的科隆国际游戏展上,Xbox、任天堂、卡普空、腾讯等老牌知名厂商与米哈游、叠纸、鹰角等国内新锐厂商带来海量游戏产品,GPU领袖级厂商NVIDIA展示DLSS4多帧生成能力,推出光线追踪技术再升级;在东京电玩展登场的《无限大》《异环》《明日方舟:终末地》《怪物猎人:旅人》等作品上演“大作对轰”,定制游戏主题交通专列、裸眼3D大屏等创意宣传形式层出不穷。小型独立游戏的声量不断增长,以BW为例,今年出展的独立游戏数量已是4年前的3倍有余,体现着游戏行业构成的立体生态与多元活力。
2025年科隆国际游戏展《怪物猎人:旅人》展台
游戏展会日益成为AI、XR、云技术、脑机接口、元宇宙等未来数字科技的展示高地。ChinaJoy历经二十年发展,展会主题不断向数字娱乐科技创新聚焦。不仅新增智慧娱乐机器人展位,还提供仿生机械手、智能座舱操作系统、脑机接口“脑语评测”分析等次世代娱乐体验。如今的机器人能够驰骋足球赛场,利用大数据分析与精确计算技术与现场观众完成一场精彩的点球大赛,甚至在顺利拿下比分时仰天喝彩。NVIDIA神经网络渲染技术、全链路AI游戏创作解决方案VISVISE、智能陪伴Hakko AI等前沿数字科技成果借助游戏展会走向大众视野,组成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技术引擎。
2025年ChinaJoy智慧娱乐机器人主题展区 ,图源:ChinaJoy官方公众号
对于寻求破圈的非游戏企业,游戏展会是驶入Z世代流行文化场域的快车道。以ChinaJoy为例,今年的参展商覆盖硬件科技、潮玩文创、黄金珠宝、智能出行、金融保险等十余个领域的近800家企业,传统品牌如老凤祥、雅迪、比亚迪等,通过推出游戏IP联名“痛金”“痛车”等跨界产品,成功切入Z世代消费市场,实现品牌年轻化转型;美图秀秀、Soul App等功能类与社交应用积极布局二次元场景,借助游戏内容生态增强用户粘性与社交活力。BW非垂类展商品牌数量相较去年翻倍,科隆游戏展上乐高、网飞、迪士尼等全球知名品牌的身影,无不印证着“游戏+”跨界模式的经济价值。
2025年ChinaJoy老凤祥展区
游戏展会是玩家们的沉浸式娱乐嘉年华,为广大游戏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线下社交体验空间。今年小红书首度打造的开放世界冒险岛REDLAND,将游戏IP与游戏化设计与线下交互紧密结合,服务器土豆专营店、“好梦DLC”沉浸副本、玩家“嘴硬行为”博物馆等特色展区,以高度契合Z世代表达的方式,满足了参与、创造与分享的深层需求,成为线上亚文化在实体空间向更广泛受众的多元延伸,为线下文娱产业开辟高附加值创新路径。
2025年REDLAND展会现场
游戏展会更是中外游戏产业协作竞逐的重要赛场与全球文化产业前沿趋势的“晴雨表”。GDC大会上多达750场的国际会议与圆桌论坛,促成着全球游戏行业资本、技术与人才的高效对接。在游戏展会的全球盛宴中,中国厂商的集体出海成为一抹亮色。从2022年仅45家参展,到3年后近110家中国企业将东京电玩展变为“中国主场”,国产游戏正不断撬开国际市场,让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登上全球舞台。2025年科隆游戏展上,腾讯、米哈游、灵游坊、游戏科学等超50家中国厂商出席,数量同比增长32%,获奖提名远超以往。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游戏,正越来越受到全球用户的认可与喜爱,也为中国文化出海与产业竞争力写下最具活力的注脚。
2025年科隆游戏展国产游戏展商
游戏展会三十年:从“专注游戏”到“多边形战士”
(一)产业垂直奠基期(1990s-2010s初期)
在游戏行业的规模与潜力越来越为大众认知的背景下,全球垂直游戏展会数量逐步增加,依托当地游戏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特色,初步形成差异化格局并相互影响。世界首个专业游戏展电子娱乐展览会 (The 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E3) 于1995年5月11日举办,召开之初仅有受邀的业内人员及媒体方可参展。1996年,TGS在日本游戏产业勃兴之时应运而生。与E3不同,TGS面对所有观众开放,最初的展品也均为《最终幻想》系列与《樱花大战》等日式游戏。2002年,德国第一个交互式游戏娱乐展会莱比锡游戏展 (Leipzig Games Convention) 凭借游戏在德国的政策认可度与软硬件实力后来居上,莱比锡游戏展重视展会的商务功能,国际性水平较高,布展形式与相关报道更多聚焦于游戏内容本身。
知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发文:如果没有E3,日本的创作者和游戏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走向世界
对中国游戏产业而言,早期游戏展会也是开阔视野、博采众长、加速国产自研游戏发展的重要契机。2001年,日本代理商在TGS展出国产游戏《秦殇》。2004年,首届ChinaJoy在北京举办,聚焦游戏垂直社群,奠定了BOTC+BOTB的展会基本架构。同年,网龙和唯晶科技携国产网络游戏走向海外展会。到2005年,ChinaJoy已跃升为全球第三大游戏展,《大话西游》《剑侠情缘网络版2》等优秀国产网络游戏的登场,打破了韩国占据大部分在线游戏市场的局面。ChinaJoy配套推出的“金翎奖”评选、中国游戏开发者大会 (CGDC) 等活动,助推国产游戏开发走上精品化、专业化道路。2008年,ChinaJoy增设B2B商务区构建产业链协作网络,至2010年发展为亚洲最大游戏展会,奠定行业枢纽地位。
2004年第一届ChinaJoy展览会场外排队的人群
从E3创办之初的专业与封闭,到TGS的开放与地域特色、科隆展的国际视野与商务功能,再到ChinaJoy的模式探索,国产游戏通过游戏展会在世界游戏行业登台,更通过引进、学习与生态建设,逐步走向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游戏展会作为产品核心秀场与行业风向标的核心功能已初步确立。
(二)技术跨界融合期(2010s中期-2020s)
随着游戏产业进入新阶段,相关政策更加积极稳定,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持续推动游戏产业边界突破,游戏引擎、图形处理等游戏科技应用场景外溢,游戏展会质变为“前沿科技+大众文化娱乐”的跨界平台。VR等前沿技术通过游戏展会实现“破圈”,从专业设备走向大众消费电子,激发了跨行业应用热潮。在被称为“虚拟现实元年”的2016年,索尼推出的PlayStation VR最早便在游戏开发者大会 (GDC) 首曝,这款产品上市后在至少半年内供不应求,其火爆助推了家电等非游戏领域的VR热潮。同年,《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在科隆国际游戏展首次演示核心玩法,采用的开放世界理念与物理引擎技术等创新要素引领了后续游戏开发与相关技术突破的主流方向。流媒体与大众文化的兴起,也使此前从未向非专业人士开放的E3在2017年首次向公众开放15000张入场证,展会边界从行业内部向公众文化不断开放,扩展为面向更广泛受众的文化事件。
索尼PlayStation VR官网宣传图
中国游戏展会快速响应全球趋势,系统引入硬件、汽车、电商等跨界主题,成为展现游戏及游戏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一大窗口。ChinaJoy在2014年增设次世代游戏机及家庭数字娱乐产品展览会。2016年举办首届国际智能娱乐硬件展览会 (eSmart) ,新增互联网视频及娱乐、车载娱乐等跨界主题展位。2018年后,“科技”一词在展会主题中频繁出现。2021年首次开设智慧出行展区,升级ChinaJoy Plus为“超级播”和“超级购”子品牌,强化“直播+综艺+电商”模式,体现了游戏技术与实体经济场景的加速融合。Bilibili World则依托自身视频创作者平台生态,通过5G信息传输与VR技术实现与观众与Vtuber (虚拟主播) 团队的实时对话。
2015年-2021年历届ChinaJoy展会主题 历经从娱乐→泛娱乐→科技与数字娱乐的变迁
这一阶段,游戏展会的核心特征表现为:展会主题科技化、展会内容跨界化、参与主体大众化。展会不再是游戏行业垂直领域的“闭门会”,而是以游戏科技为基石,融合硬件创新、文化潮流引领与实体经济应用的广阔试验场与产业连接器,为游戏展会演变为更广泛意义上的数字经济生态平台打下良好基础。
(三)经济生态平台期(2020s至今)
游戏越来越成为青年文化枢纽与未来数字生活入口,游戏展会作为游戏影响力向线下延伸的重要窗口,融合AI与前沿科技、Z世代流行文化、实体经济与新消费,跃升为多元共创的复合型经济生态平台。
一方面,游戏展会已成为全球科技前沿首发与产业交流的关键枢纽。2022年,转战线上的ChinaJoy首创性打造“MetaCJ元宇宙数字世界”,基于元宇宙概念构建数字城市与赛博展区。现象级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2024年科隆国际游戏展首次亮相,体现了中国游戏产业在图形渲染、物理引擎等技术突破,以及在中国特色传统文化主题上的不断深耕。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产品、毛发渲染科技等尖端技术产品在游戏展会上变得触手可及,并化身“技术杠杆”撬动千行百业。
2022年ChinaJoy元宇宙数字世界主城区
另一方面,游戏展会已扩展为多产业跨界融合、激发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平台。以ChinaJoy为例,今年的参展商覆盖硬件科技、潮玩文创、黄金珠宝、智能出行、金融保险等十余个领域,老凤祥、雅迪、比亚迪等传统品牌推出游戏IP联名商品,美图秀秀、Soul App等功能类与社交应用积极布局二次元场景。科隆国际游戏展吸引乐高、三星、网飞、迪士尼等全球知名非游戏企业参与,探索游戏IP跨媒介应用边界。游戏展会促使以游戏为连接点的产业生态网络和新兴增长极不断形成,持续为文化消费与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2025ChinaJoy雅迪电动车宣传海报
当前,游戏展会正呈现出中外差异化发展、双向影响力提升的全新格局。海外展会如科隆游戏展、东京电玩展等仍以高国际化水平、技术前瞻性与资讯前沿性见长。科隆国际游戏展开幕夜《空洞骑士:丝之歌》《黑神话:钟馗》等新品资讯发布备受瞩目,全球观看超7200万次,同比增幅达80%。国内展会如ChinaJoy、REDLAND等更强调用户体验、市场转化与跨界资源整合,在发展导向、内容创新与盈利模式上形成本土特色。今年TGS的299家非日本参展商中,中国独占近一半数额,各色创意展板物料成为一道最吸睛的风景。科隆国际游戏展上,近600平方米展台的米哈游手办、键盘、甚至联名阿斯顿·马丁跑车等周边几乎全部售罄,展现出中国游戏的全球消费影响力。
国产女性向游戏《恋与深空》获科隆游戏展2025最佳移动游戏奖
纵观三十年发展历程,游戏展会实现了从产品秀场、跨界平台到生态窗口的三级跨越。这一演进不仅印证了游戏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更展现了其作为技术试验场、文化融合剂与经济增长极的多元价值,如今的游戏展会,已创下越来越多不容忽视的亮眼数据,进一步表明游戏展会已然成为驱动实体经济发展与数实融合进程的重要力量。
部分头部游戏相关展会2024年-2025年规模数据及亮点
游戏与城市经济:“二次元特种兵”成为IP增长关键动力
以游戏展会为代表的游戏主题线下活动全球升温,其根本动力源于游戏产业日益增强的经济影响力力、产业连接力与文化渗透力。在这一进程中,“一游一城”、“一展一城”的共生模式逐渐清晰。游戏不再只是屏幕中的虚拟世界,更成为激活城市经济、塑造城市形象、凝聚青年文化的重要力量。
游戏经济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是游戏主题线下活动火热的基础。根据Newzoo数据,2025年全球游戏玩家规模达36亿,占全球网民的61.5%。2025年,全球游戏市场营收预计达到188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3.4%。2025年1-6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用户规模接近6.79亿,双双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显示,我国电竞用户近4.93亿人。游戏已成为覆盖多年龄段、多消费层的主流娱乐形态,用户基数庞大、消费意愿强,为游戏展会带来持续关注与商业潜力。
Newzoo数据显示:全球游戏市场规模已突破1800亿美元,预计增速仍将提升
在数实融合趋势下,游戏主题线下活动成为城市产业升级与品牌塑造的关键节点。游戏展会经济强大的派生性,使其能够拉动城市周边商品、餐饮、住宿、交通等关联消费,产生显著乘数效应,是城市从“文旅目的地”向“综合文化体验场”转型的高效跳板。2025年,ChinaJoy带动周边服务消费约6.61亿元。科隆游戏展通过“科隆游戏城市节”将音乐、灯光、美食与游戏融合,使整座城市化身为沉浸式娱乐空间。“全民电竞”与“电竞+”趋势激活城市经济。2025年,沙特利雅得电竞世界杯吸引300万全球游客,创造5千个临时就业岗位。KPL年度总决赛吸引超6万名观众,创造“现场观赛人数最多的单场电竞赛事”世界纪录,带动周边消费业态同步升温。游戏IP联动文旅线下活动显著拉动青年旅客消费行为,形成长尾口碑资产。《黑神话:悟空》带动“山西旅游”资讯指数同比增长3178%,临汾小西天景区门票收入同比增长544.9%。《王者荣耀》“东吴少年游,荣耀聚苏州”线下活动期间,苏州乐园森林世界营收增长19.8%,ACGN相关店面营业额上升9.8%,项目结束后仍有1.8万用户在小红书发布“二创”内容。
2025年《王者荣耀》×苏州联动
游戏主题线下活动构建青年群体的文化归属与消费新场景,为实体经济注入青春活力。游戏是青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游戏为代表的数字文娱场景中,自然衍生出如“OC” (原创角色) 、“捏脸” (个性化角色塑造) 、“谷美” (周边收藏与展示美 学) 等独特圈层文化。这些源于游戏的圈层实践,在线下活动中得以集中展示与升华,成为Z世代的共同社交语言。ChinaJoy展方在访谈中表示:年轻群体情绪消费呈现社群化、同好化趋势,对“悦己” 和 “价值认同” 的追求,使其愿意参与围绕符合自己情绪价值和理念的IP及衍生品开展的线下活动。ChinaJoy设立的三大赛事、“百达计划”与“创作者专区”等举措,强化了展会与核心受众的深层情感链接,有效增强用户粘性。高竞技性、观赏性的电竞活动也已成为青年群体价值认同中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诠释。超八成《王者荣耀》赛事粉丝为游戏情怀与心仪选手跨城观赛,只为在现场支持喜欢的战队冲击夺冠。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观看人数甚至超过传统体育赛事,赛事版权亦成抢手资源。
2025年KPL年度总决赛AG超玩会夺冠现场,图源:人民电竞
游戏主题线下活动持续火热。于上海,它逐渐成为一张独特的国际城市名片,游戏嘉年华、电竞赛事、游戏音乐会等构成“次元风景线”;于山西,《黑神话:悟空》推动文旅话题阅读量突破400亿次,让古建筑之美走向全球;于成都,《王者荣耀》的“十年之约”在这里开花结果,孕育出1.39亿DAU的热爱与长情。游戏主题线下活动从垂直沙龙到亿级消费的发展过程,生动体现出经济价值、产业聚合与文化认同的三重共振。它以游戏IP为纽带,使虚拟内容与实体城市深度绑定、相互成就,演进为城市在数字经济时代打造品牌、激发消费、引领青年文化的战略支点。
特别鸣谢:
上海汉威信恒展览有限公司提供ChinaJoy相关信息支持。
参考资料:
[1]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 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R/OL].2025.https://mp.weixin.qq.com/s/U4xyKEBEsx4UV4Gql8gF8w
[2]NewZoo. Newzoo's Global Games Market Report 2025.[R/OL].2025. https://newzoo.com/resources/trend-reports/newzoo-global-games-market-report-202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ID:cyberlawrc),作者:胡璇,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