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 Altman:OpenAI,要做第一家“AI CEO”大公司

AI深度研究员·2025年11月07日 10:29
“如果 OpenAI 不是第一家由 AI CEO 运营的大公司,那我就太丢人了。”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在一次与经济学家 Tyler Cowen 的访谈中,关于 AI 担任公司管理角色,乃至最终成为 AI CEO 的激进愿景和路线图。Altman 强调,AI 不应仅作为辅助工具,而应成为能够自主管理流程、分配资源和做出决策的 “组织角色”。他透露 OpenAI 正在进行内部实验,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让 AI 接管部分甚至整个部门的运营,并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障碍小于 组织和人类意愿上放权的挑战。最终,AI CEO 的价值在于帮助组织完成 人类管理者难以实现 的大规模、快速迭代和高效资源调度,从而创造前所未有的企业形态。

“如果 OpenAI 不是第一家由 AI CEO 运营的大公司,那我就太丢人了。”

2025 年 11 月初,在一次面对面访谈中,OpenAI CEO Sam Altman 说出这句话时语气坚定。

在外界关注 GPT-6 会不会再提升推理、长上下文、视频能力时,Altman 的关注点早已越过模型本身。他真正押注的,是一个看似离经叛道的目标:用 AI 构建能独立运营企业的系统,从接管部门、管理组织,到最终担任 CEO。

对话的对象,是乔治梅森大学的知名经济学家 Tyler Cowen。对话看似平静,但但信息量非常大。在这场访谈中,Altman 不但谈到了 GPT-6 能力跃迁,更透露了他正在尝试的组织实验:

OpenAI 正在让 AI 实际接手内部某些流程,最快几年内可管理完整部门

他希望 AI 能处理资源配置、做出决策,从协助工具变成独立角色

他甚至开始思考:如果 AI 真能做得比人好,人类是否愿意主动放权?

这不是 OpenAI 的一次产品发布会,而是一场关于企业未来形态的实验。

第一节|AI 到底是工具,还是角色?

大多数公司在用 AI 时,都把它当成工具:帮你写代码、做PPT、回邮件。

但 Sam Altman 的想法不一样。

在这场访谈中,他反复提到一个设想:让 AI 不只是辅助人类工作,而是直接管理公司。

经济学家 Tyler Cowen 问他:你觉得 OpenAI 的某个部门 85% 由 AI 运营,会在多久之内发生?

Altman 的答案是:

个位数年份,不会很远。

这不是空想。Altman 说:我们试图想清楚,要让 AI CEO 能够比我更好地运营 OpenAI,需要发生什么。这显然有一天会发生。

这究竟是什么程度的转变?

在多数企业里,AI 只是一套提效工具,用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而在 Altman 眼中,它正在被设计成能主动管理任务、有判断力、懂资源配置的角色,本质上是组织中的人,只不过是数字化的人。

他举了个实验场景:

“现在我就会想:如果我输入一个正在苦思冥想的研究问题,也许 AI 会告诉我,这里有个不错的想法、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或者你漏掉了这件事。”

这不是简单的信息查询,而是 AI 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并主动提供方向。它不只是帮你执行,而是帮你判断哪条路最值得走。

而当 Cowen 提出“那你到底打算让 AI 管公司里的什么部门”时,Altman 并没有回避。他非常肯定地说:

“任何一个部门都可以开始。甚至整个公司,最终应该都是可以的。”

他多次强调“它会发生”、“我们在朝这个方向做准备”,甚至给出了一个具体设想:假设我继续负责对外沟通、公开露面这些事,剩下的公司运营交给 AI。就做出正确决策这点来说,AI 是可以胜任的。

在 Altman 的认知中,AI 已经不止是智能助手。它要承担的,是企业内部会做事的角色,是可以被信任、被调动、被授权的决策节点。

能力从来不是障碍,意愿才是。

Altman 没说你该不该用 AI。他是在告诉你:它已经准备好加入组织,甚至是坐在桌子另一边的角色。

第二节 | 怎么接管?OpenAI 的 AI CEO 路线图

很多人以为,Altman 讲 AI CEO 只是说说而已。

但在这场访谈里,他给出的是一张清晰的路线图:从接管一个部门开始,逐步扩大责任范围,直到最终管理整家公司。这不是愿景,是内部已经在推进的计划。

Tyler Cowen 追问他是否真的设想过,让整个公司交由 AI 管理。 Altman 的回答是肯定的:是的,整个公司。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想法,然后反推今天的组织要怎么设计。

这套逻辑的雏形,已经在 OpenAI 内部落地。

Altman 提到了几个核心做法:

组织通讯靠 Slack,不靠邮件

大量任务协作由 AI 内部 Agent 协助处理

人类员工专注在明确核心任务上,其它交给 Agent 推进

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样解释:

“我们同时有很多事情在进行,必须做得极快。这是一个快速运转的组织。”

要支撑这种速度,OpenAI 需要的不是那种会误触、会打断你的 AI 工具,而是真正可以信任的协作伙伴。Altman 的设想是:你信任你的 AI,我信任我的 AI,让它们处理大部分事情,必要时再升级到我们这里。

传统公司里,CEO 面对的是项目推进、资源分配、跨部门协调。Altman 认为,这些都可以先让 AI 介入,并逐步主导。而 AI 接管的起点,不是能力提升,而是明确地参与组织运转流程:

  • 参与目标设定
  • 调用信息
  • 做出初步决策
  • 和人类上级确认是否通过

这套逻辑本质上是把 AI 从生产力工具变成执行部门的一部分。

Cowen 听完后问:“那你怎么知道这不是太大胆?要怎么开始?”

Altman 的方法是:从实验起步、从单点推进。

“我见过一些组织,已经说:好,我们要采用 AI,让它来做这些事。我对此非常感兴趣。”

OpenAI 正在做的更具体。他们在推演三个问题:

  • 哪些决策流程可以重构?
  • 哪些汇报关系需要调整?
  • 哪些权限边界要重新划定?

这不是思想实验,是正在推进的组织改造。

第三节 | 组织重构难点:你敢放权吗?

如果说 AI CEO 是一套可以落地的计划,真正的障碍可能不是技术,而是信任。

Altman 在访谈中说了一句话:

即使不应该,即使这是非理性的,人们对其他人的信任远高于对 AI 的信任。

哪怕 AI 在某些任务上已经做得更好,我们也很难真正放心把关键事务交给它处理。

Tyler Cowen 问:假设我想让 GPT-6 成为我科学实验室的核心,我该怎么改造组织?

Altman 没有直接给方法,而是反问:如果最终目标是让 AI 接手管理职责,那今天的公司该怎么重新组织?阻碍在哪里?哪些环节必须让位? 这不是在谈产品迭代,而是在谈组织如何放权。

Cowen 接着追问:你们为什么还没这么做?如果时间、人力都是稀缺资源,为什么不优先把最宝贵的部分交给 AI?

Altman 承认了实际困难:可能我们应该这么做,但人们习惯了原来的工作方式。现在很多事情看起来进展得挺好,所以要改用全新的模式,阻力很大。也就是说,哪怕你知道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只要当前还没出大问题,大多数人还是会继续按老方式工作。

从技术视角看,我们在谈提升效率。

但从组织视角看,触碰的是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你到底相信谁?是你亲手招的副总裁,还是一个 AI?

Altman 没有回避这个矛盾。他补充了一句观察:AI CEO 真正落地,社会要适应,组织要适应,这可能比技术本身需要更长时间。

不是 AI 没准备好,而是人类组织还没准备好。

在访谈中,Altman 还提到了另一个维度的障碍:招聘时如何判断一个人对 AI 的接受度。

Cowen 问他:你在招人时,会看他们会不会抵触 AI 吗?

Altman 说他确实会问相关问题,而且有个判断标准:看你怎么用 AI。如果你只把它当更好的谷歌搜索,那说明你还没想明白它能改变什么。但如果你在认真思考三年后的工作会是什么样,说明你理解了它的真正价值。

OpenAI 要的不是会用 AI 的人,而是愿意让 AI 改变自己工作方式的人。

这才是放权的核心难点:不在于 AI 能干多少事,而在于我们是否愿意重新思考:谁可以决定、谁可以分配资源、谁能说了算。

总的来说,技术已经到位,组织还在犹豫。

第四节 | AI CEO 的价值:不是省人力,是做不可能的事

当 AI 真的坐到管理位置上,它的价值在哪里?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省钱、提效、减人力。

但 Altman 给出的答案完全不同。AI CEO 的核心价值,不是帮你做现在能做的事,而是帮你做根本做不到的事。

在访谈中,Cowen 提出一个很现实的担忧:你们花巨资训练最智能的模型,但如果最后只是用来帮人订酒店、预订餐厅,这些低利润的服务,怎么支撑得起前期投入?

Altman 指出:

最先进的 AI 要靠什么赚钱?肯定不是预订酒店。

那靠什么?靠让组织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

传统公司里,CEO 的时间被大量日常决策占据:审批预算、协调部门、处理突发问题。Altman 认为,AI 可以接手这些常规决策,把人类管理者的时间释放出来,去做真正需要创造力和判断力的事。

这就是 AI CEO 的第一层价值:不是替代人类做事,而是让人类能去做更重要的事。

而它的第二层价值:当它管理整个组织资源时,能做到人类管理者很难做到的事:

无缝调度全局资源

人类 CEO 很难同时追踪 50 个项目的实时进展,但 AI 可以。

快速试错和调整

传统组织做一次战略调整要几个月,AI 可以每天迭代决策。

突破组织边界

AI 不受部门政治、人际关系影响,可以纯粹基于目标做资源分配。

这也意味着组织形态会被重新定义。

Cowen 说:两年后,可能就会出现只有两三个人加上一个 AI,就能跑出十亿美元估值的公司。

Altman 点头认同:

“我想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人带一个 AI 开公司,而是一个 AI 管理整个组织的资源和目标。”

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可能是这样:

人类专注战略方向和创造性突破

AI 负责日常管理、执行协调和资源优化

整个组织像一个高度智能的有机体

AI CEO 的价值不在于省成本,而在于创造以前不可能存在的组织形态。

让少数人就能做成以前需要几百人才能做的事。

结语 | 这不是预言,是正在发生的未来

在大多数公司还在讨论怎么用好 AI 工具时,OpenAI 已经在重新设计组织框架,把 AI 放在执行、协同、甚至决策的位置上。

Altman 不是在讲愿景,他在推进一件具体的事:用 AI 接手一家公司该做的那些难而重要的事。

不是演示模型有多强,也不是开发助手有多快,而是让 AI 成为真正的管理者:承担目标、推进工作、分配资源。

从工具到角色,从辅助到主导,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决策。

OpenAI 要做第一家 “AI CEO” 大公司,不是口号,是路线图。

技术已经准备好,组织还在观望。

但时间窗口不会等太久。

原文链接:

https://conversationswithtyler.com/episodes/sam-altman-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SDy0Rmdks

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 深度研究员”,作者:AI深度研究员,编辑:深思,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当消费不再是普遍增长的“共享盛宴”,而是阶层固化的“显性标签”,如何重构消费公平与经济活力的平衡,将成为美国乃至全球面临的共同命题。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