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狂赚、博纳血亏, 影视行业Q3再现“世界的参差”
随着影视上市公司的Q3季度财报披露,行业的冰与火之歌再次奏响。
当光线传媒以993.71%单季净利润增幅、406.78%前三季净利润增幅在增长赛道上一路狂奔,中国电影、万达电影三季度净利润均突破1.7亿元时,博纳影业却交出了亏损高达11.1亿元的前三季度净利润答卷,北京文化、华谊兄弟也同样在亏损的泥潭中艰难挣扎,前三季净利均出现超百倍同比下滑。
与半年报相同的故事再次上演,甚至连角色都没有发生太大的转换。
这进一步清晰勾勒出当前影视行业分化加剧的生存图景,也意味着,一张张接踵而至的Q3季度财报,不再只是上市影视公司们的“经营成绩单”,更是影视行业在内容迭代、模式创新、竞争加剧等多重变量下的“压力测试答卷”,藏着行业应对变局的生存之道和生长之法。
01
内容为核+多元补能
头部的生长方法论
影视行业抵御周期波动的核心密码,始终镌刻在内容肌理里,但只靠好内容远远不够,业务多元化与引擎多样化也同样是时不我待的必修课。
光线传媒在财报中明确指出,公司前三季度的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双高增长,核心驱动源于电影业务与IP衍生业务的协同发力。截至报告期末,光线传媒总票房约为159.03亿元,这其中既得益于前三季度参与投资、发行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东极岛》《独一无二》《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等影片的贡献,也包含2024年上映且部分票房结转到本报告期的电影《小倩》所带来的增量。
关于IP衍生业务,光线传媒此次虽未细说,但结合公司半年报信息及三季度上映影片来看,核心增长引擎大概率仍是“哪吒”这一IP。
此外,据财报数据,电视剧/网剧、艺人经纪和产业投资等业务也为公司的增长带来了重要支撑,其中,艺人经纪业务的毛利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120%。
也就是说,光线传媒之所以能成为“疾风”里的一株行业“劲草”,关键不仅在于对优质内容的坚持和投入,更在于有意识地优化自身业务结构,在阶段性变现能力与长期生命力中不断构建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光线传媒还在财报中高调表露了分羹微短剧市场的野心,强调公司在择时、择机布局IP运营业务相关公司的同时,也已在筹划投资组建微短剧相关公司。
无独有偶,万达电影、完美世界的向上生长也是这一逻辑的体现。
万达电影在财报中透露,今年第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长17.2%达127.2亿元(含服务费),观影人次同比增长29.8%达3.4亿,这其中公司投资出品《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聊斋:兰若寺》《有朵云像你》等电影贡献不小,《南京照相馆》更以30.16亿元拿下了暑期档票房冠军。
加之公司对直营发展策略的持续深耕,万达电影于第三季度实现国内直营影院票房18.8亿元(含服务费),观影人次4504.8万,7-9月累计市场份额较上半年稳步提升。
好事成双,万达电影在今年暑期档的IP衍生品销售总额达1.0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几乎翻一番。而这一成绩背后,核心得益于“超级娱乐空间”战略的逐步落地,典型如其在暑期档期间展开的“超级娱乐动漫市集”主题营销活动、游戏IP《恋与深空》联名活动等,有效提升了影院坪效和会员黏性,为公司盈利结构的优化注入了重要动力。
完美世界方面,尽管受产品生命周期影响,公司过往年度推出的若干移动游戏收入出现同比下滑,但《诛仙世界》《诛仙2》《女神异闻录:夜幕魅影》等多款新游戏有效抵消对业绩的负面影响,甚至还将该业务的毛利率由65.78%拉升到69.29%。
同时,电竞业务和影视业务的持续增长也有效对冲了游戏业务的周期波动风险,进一步夯实了公司的盈利韧性与长期发展根基。特别是影视业务,受益于今年以来播出多部影视作品并确认收入,其在今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大增432.9%至9.18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173万元。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事实再次证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才能更加有效地消弭波动、熨平周期,甚至走出“经济上行的美”。
02
战略与执行参差
鸿沟拉大的核心症结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经验之谈,早已是上市影视公司们的普遍共识,而行业之所以持续深陷冰火两重天的境地,核心症结就在“知”与“行”之间的参差,即穿越周期的战略力与稳步落地的执行力。
博纳影业对主旋律创作模式的路径依赖给自身带来的业绩压力,早已是肉眼可见。然而,于冬却始终抱有执念,不仅迟迟不愿大破大立,甚至以近乎孤注一掷的姿态,将全部家当押注到了《蛟龙行动》身上。
于是,博纳影业以极其惨烈的方式被市场又上了一课。
春节档首映时,《蛟龙行动》迟迟未能如于冬期盼般释放出口碑效应,最终仅以3.93亿元票房无奈提前退场。而到了8月底二次上映后,该片也依旧未能扭转颓势,目前累计票房仅2487.4万元。
与此呼应,博纳影业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的亏损额,较去年同期均呈现出倍数扩大,分别达到-11.1亿元、-11.58亿元。同时,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较上年度末下降12.4%至119.52亿元,归母净资产较上年度末下降20.7%至41.89亿元。
雪上加霜的是,资本市场也用脚投票,表达了对公司不确定前景的担忧。据博纳影业近日发布的公告,两大核心股东东阳阿里、中信证投及其一致行动人已完成全部减持计划,前者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正式退出公司重要股东行列,后者持股比例从10.28%降至8.84%。
庆幸的是,这堂课似乎没有白上。
财报显示,博纳影业当前正加速布局多元化新业务,涵盖短剧制作、IP电影开发、AI影视垂直应用,以及面向行业的电影前后期技术解决方案。其中,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第二季已制作完成,AI原生动画电影《三星堆:未来往事》进入制作收尾阶段,而自研“博卡一键AI短剧”应用也已经面向专业创作者开放使用申请 。
不过,上述新业务要实现造血仍需时日,短期内博纳影业的业绩仍需依赖《克什米尔公主号》《四渡》《蛮荒禁地》等已进入后期制作或正在待映的影片,但其中《克什米尔公主号》《四渡》均为典型的主旋律作品。
被连续亏损阴霾笼罩的还有芒果超媒,但与博纳影业不同的是,芒果超媒营收、净利的持续双降与主动求变的战略性投入也密不可分。财报显示,公司持续加大芒果TV优质内容投入和研发投入,导致互联网视频业务成本上升,其中研发费用在本报告期内同比增长35.93%。
更为关键的是,芒果超媒还展现出了较大的成长性和行业潜力。今年第三季度,芒果超媒的广告收入已实现同比正增长,而据QuestMobile数据,其1—9月用户月活均值也取得了约11.08%的同比增幅,整体规模已达2.58亿。
与此同时,其“芒果出海”战略也迎来了新进展,芒果TV国际APP全球累计下载量达2.97亿次,芒果海外社媒账号矩阵订阅量达3180万。
接下来,芒果超媒计划在印尼联动国民级手游《决胜巅峰》打造电竞综艺《巅峰无界》,并于12月登陆本地多平台联播;在马来西亚与Astro等伙伴联合推出多档综艺、举办中马文化交流活动以及落地线下演唱会的同时,还将筹备共建芒果TV国际频道,实现从时段合作到频道共营的升级。
也就是说,对比博纳影业,芒果超媒虽同样面临业绩短期承压的困境,但两者的破局逻辑与发展态势已呈现本质差异。
总结来看,影视行业的Q3财报,终究是一场关于生存智慧与落地能力的终极检验。而未来,影视行业的冰与火之歌也只会在知行合一的长期主义者与被动跟风的短期投机者之间,奏得愈发清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娱商业观察”(ID:wenyushangyeguancha),作者:矮子巨人,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