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变速:季度营收三年首降,日均研发投入1.6亿
在连续狂奔几个季度后,比亚迪有了新节奏变化。
最新披露的三季度财报里,比亚迪的增速进入“缓冲”:
前三季度销售326万辆,稳居全国第一,全年目标已完成超七成;三个季度总营收5662.7亿元,创历史新高,平均日入20亿元。
但第三季度销量、营收,却是三年来首次下滑,同期净利润78.23亿元,也同比缩水三成。
核心原因还是技术周期里的研发投入。
当然,增长同比下降,市场只看外表,所以股价下滑2.3%:
可真正要了解比亚迪的全面基本盘,还是要穿过表面数据,挖得更深。
卖得越多,赚得越少?
从整体销量来看,比亚迪的涨势依然很猛。
今年前9个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326万辆,同比增长18.64%,依然位居国内第一。
不过第三季度销量为111.4万辆,同比下滑1.85%,三年来首次出现单季下滑。
比亚迪官方也“谨慎地”首次公开今年的销量目标——460万辆。截至9月末,目标已完成70.87%,还有134万辆的KPI要冲。
如果要达标,接下来三个月平均每月需交付44.66万辆车,按照去年第四季度的交付量看,并非难以实现。
再看乘用车交付结构,前三季度纯电车型累计销量为160.6万辆,同比大涨37.3%,占总销量的49.3%,纯电交付量已经连续四个季度超过了特斯拉。
对应到营收指标上,其增长曲线基本也和销量保持同步。
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总营收为5662.7亿元,同比增长13%,创同期历史新高,平均下来大约每天能入账20亿元。
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1949.85亿元,同比减少3.05%,也是三年首次下滑,环比下降2.9%。
利润层面,公司前9个月的归母净利润为233.3亿元,同比下滑7.55%。
第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78.23亿元,连续两个季度下滑,较去年同期降低32.6%,这其实和上半年大部分车企利润下滑的趋势保持一致。
不过即便下滑,比亚迪依然是国内最赚钱的车企之一。粗略估算,平均下来约每天净赚8546万元。
最后再看现金和资产层面,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8.45亿;截至今年9月末,比亚迪的现金及等价物余额还有11175亿元。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的总资产为9019.25亿,总负债为6435.27亿;资产负债率约71.35%,用车企上半年数据对比,处于中间偏低水平。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金额为2250.15亿,同比下降了6.4%。结合充足的现金流来看,可能是主动优化了付款。
整体上,比亚迪的前三个季度依然很猛,但在Q3进入了增长“缓冲”——卖得越多,反而赚得越少了。
进入缓冲带,比亚迪该怎么加速?
为啥会这样?其实比亚迪赚得多,花得更多。特别是对于研发的投入,下的血本也足够多。
第三季度,比亚迪的研发费用为141.52亿元,同比增长3.31%。
作为对比,2024年研发投入车企里第三高的上汽(第二是小米集团),一年的研发费用是176.5亿元;排在第四和第五的蔚来和理想,去年研发费用分别是130.4亿元和110.7亿元。
而比亚迪今年三个季度的累计研发费用达437.5亿元,同比大涨31%,平均下来每天花1.6亿元,也是远超其他车企稳居第一。
并且,在过去的11个季度中,有10个季度比亚迪的研发费用超过了净利润。
舍得砸钱研发,对应的是比亚迪今年层出不穷的技术推出:
电动化方面,有集成兆瓦级闪充、3万转高性能电机和全域千伏高压架构的超级e平台;还有第五代DM技术,把亏电油耗降到了2.4-2.6L/100km等等。
智能化方面,喊出“智驾平权”以来,比亚迪接连推出”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智电融合的璇玑架构……到9月,比亚迪已将辅助驾驶渗透率提高到了91.3%。
而高研发砸出来的新技术、新产品,短期看是挤占利润空间,长期看却是公司保障定价权的根本。而这种投入为盈利能力带来的回报,也可以在财报中有所感知:
第三季度,比亚迪的综合毛利率为17.6%,环比上涨了1.3个百分点,意味着利润压力正在缓解。
但需要承认的是,比亚迪的增速确实有所下滑,短期内谈不上轻松。
所以外界可以感知到的是,比亚迪在三季度短暂缓行后,又在第四季度发起猛攻。仅仅是10月份,就有至少7款车型密集上市。
比如10月23日三箭齐发,连发2026款比亚迪宋L、宋Pro、秦L三款DM-i车型;就在发布财报前,才刚发布了腾势品牌新车腾势N8L。
另外,比亚迪又在基本盘之上,找到了两条还有更多发展空间的路径,一个是高端化,一个是海外市场,都在这一季度的财报中看到了成效:
方程豹、腾势、仰望三大高端品牌,今年前三季度合计销量达22.3万辆,同比增长83.5%,占总销量比例提升至6.8%。
而出海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海外销量达69.71万辆,同比暴涨136%,为比亚迪总销量贡献了21.38%。
One More Thing
在海外大杀四方的比亚迪,还杀进了东京车展,成为唯一正式参展的“中国面孔”。
毕竟,比亚迪现在是全球销量前四的车企,对比日系车企,已经超越本田、铃木和日产,仅次于丰田(数据来源:易车榜)。
和比亚迪一起来的,还有其专门为日本市场量身打造的K-EV BYD RACCO,翻译过来就是“海獭”。
外观是日本市场偏爱的方盒子小车风格,双侧侧滑门设计,预计搭载20kWh电池组,WLTC工况续航里程180km,支持100kW充电功率。
另外,比亚迪还引入了海狮06DM-i,这是公司在日本推出的首款插混车型。
进入日本20年,看样子比亚迪这次誓要大开日本市场大门。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给日本市场一点小小的震撼”。
至于能不能如愿……直接看发布会现场,比亚迪展台,已经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能车参考”,作者:杰西卡 ,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