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深圳新政余温延续,核心区强产品力改善盘领涨

丁祖昱评楼市·2025年10月31日 10:46
二手房成交跌幅大于新房

去年9月底,在政治局会议定调后,一线城市新政连发,二三城市积极跟进,叠加一揽子政策“组合拳”,整体市场在第四季度出现了明显的回升。

进入2025年,3月出现了小阳春,但是之后市场再度回落。8-9月,北京、上海、深圳相继再发布限购松绑等利好新政,目前政策落地已两个月有余。

新政对市场提振效果如何?当前京沪深一二手房成交呈现出怎样的差异化行情呢?

上海成交高位回落、北京持平

深圳新政余温延续

8月8日晚间,北京率先调整住房限购政策,松绑了五环外的限购套数。随后是上海,8月25日对外环外沪籍及社保满1年的非沪籍不限购,进一步降低外地居民在沪购房门槛。继北京、上海限购政策调整后,9月5日,深圳也跟进发布调整政策。对比北京、上海政策,深圳限购松绑力度明显更高,限购区域明显缩圈,仅保留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新安街道。

从新房周度成交来看,北京808新政和上海825新政后周成交都有一波稳步拉升,如北京2025年第33周、34周、35周连续三周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出现明显上升,分别为7.73万平方米、8.29万平方米及10.18万平方米;上海则是第34周出现增长,为6.73万平方米,第35周成交量明显大增,达14.77万平方米。

与北京和上海不同,深圳905新政对新房成交拉升作用并不显著,总体规模与新政前基本持平。

步入10月以来,上海周成交规模呈现出高位回落态势,环比9月周均下降17%,与新政前7月周均相比降幅也达8%。北京整体楼市在新政前后变化不大,10月周均较9月和7月分别微增3%和微降1%,深圳10月延续9月热度,成交规模与9月基本持平,较新政前(8月)增长25%。

项目去化率延续降势

核心区产品力强改善盘领涨

从新政前后京沪深项目去化率变动情况来看,上海、深圳呈下行趋势。上海近一年高位在2025年2月,达68%,至2025年7月降至38%,新政月8月升至48%,截至10月前26日去化率降至36%。深圳近一年也在2025年2月,达66%,最低位在7月,为4%,8-9月出现回升,截至10月前26日去化率降至21%。

北京呈现出冲高回落的态势,主要与推盘结构密切相关,北京9月“好房子”项目集中入市,凭借核心区位+健全配套+完备产品力实现去化率冲高。

从9-10月京沪深三城热销项目来看,热销盘除了主要集中在各城市供应稀缺核心区域的改善盘之外,还有部分折扣力度较大的刚需盘,居民购房更多会权衡区位配套、产品、价格等综合因素,强调极致性价比。

京沪二手房成交冲高回落

从二手房成交变动来看,新政效应减退更为显著,京沪深10月周均成交较9月周均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与新政前一个月周均成交相比也出现了稳步下滑。

北京、上海8月新政发布后,9月迎来一波显著拉升,而10月再度高位回落,不及7月周均水平;深圳9月初发布新政后,对二手房刺激作用不如京沪显著,而10月也迎来回落行情,整体三城二手房成交仍处于下行区间。

总体来看,北京、上海等热点城市上一轮限购松绑等利好新政落地后,短期的确对一二手房成交有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从新政持续性来看,效果不及预期,二手房成交跌幅大于新房。

预判后市,我们认为,京沪深新房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出现局部供大于求的状况,短期内很难持续保持市场热度。反观二手房市场,整体成交量有所下行,以价换量趋势延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祖昱评楼市”,作者:克而瑞研究中心,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不只是数量的领先,更是逻辑的领先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