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网弃子到绿电先锋:蒙西电网的二十年电网破壁战

预见能源·2025年10月29日 07:49
蒙西电网逆袭:二十年电改“鲶鱼”外送绿电占全国1/3,1480亿资产电力巨头成形。

广袤内蒙古草原上,风机叶片昼夜不停地划出优美弧线。这些绿色电能正悄然突破地理与体制的边界,重塑中国电力市场的固有版图。

今年9月,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通过多通道集中竞价,达成蒙西与湖北间的绿电交易233万千瓦时。这标志着内蒙古电网外送绿电完成了对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四大区域的全面覆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这场看似普通的交易背后,是一场持续二十年的电力体制博弈。作为全国唯一的独立省级电网,蒙西电网在两大电网巨头的夹缝中成功开辟出第三条道路,从昔日的“电网弃子”成长为搅动电力市场的强劲“鲶鱼”。

01

电网“弃子”的绝境开局

蒙西电网的独立发展道路,始于2002年那场深刻的电力体制改革。在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的行业重构中,蒙西电网前身因规模较小且负债严重,未能进入国家电网体系,自此走上了独立运营的道路。

转折发生在2009年。随着国家电网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达成新的战略规划,内蒙古东部的四个盟市——呼伦贝尔、兴安、通辽和赤峰被划出,组建蒙东电网并直属国家电网管理。这一行政划分造就了内蒙古独特的电力格局:东部归属国家电网,西部保持独立运营。

这场划分看似削弱了蒙西电网的实力,却意外地为日后电力市场化改革埋下了伏笔。作为我国唯一的独立省级电网企业,蒙西电网的供电区域覆盖72万平方公里,承担着8个市(盟)1400多万居民的供电任务。特殊的地位造就了特殊的发展路径——它必须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第三条道路。

02

绝处逢生,用全国首个打开新路

面对被“割裂”的现实和本地消纳能力不足的困境,蒙西电网毅然选择了市场化改革之路。2010年,当其他区域电网仍在摸索前行时,蒙西电网率先建立了全国首个电力交易市场,这一创举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2015年,蒙西电网再次引领行业潮流,推出新能源与火电打捆交易模式。这一创新不仅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消纳难题,更为全国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范例。随着改革深入,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印发《深化蒙西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进入市场交易,标志着蒙西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

不懈的改革探索带来了丰硕成果。截至2025年1月,蒙西电网新能源装机已突破6100万千瓦,在电源结构中占比超过50%,实现了从传统煤电主导到新能源为主的历史性转变。2025年上半年,蒙西电网新能源发电量达7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在全国省级电网中位列第二,清洁能源已成为蒙西电网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市场建设同样成效显著。自2022年6月1日电力现货市场启动不间断结算试运行以来,蒙西电网就坚定推行新能源项目全电量入市。到2025年2月,蒙西电力现货市场正式由试运行转入正式运行,成为我国首批达到正式运行标准的现货市场之一,为全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03

跨越三千公里的绿电长征

此次蒙西绿电首次送入华中地区,看似只是一笔233万千瓦时的交易,实则是蒙西电网多年市场化探索的必然结果。本次交易精准把握了湖北省绿电需求,充分利用跨区输电通道富余空间,在8时至16时光伏发电能力充裕时段完成,既提升了新能源利用率,又拓宽了新能源消纳渠道。

华能新能源蒙西分公司的参与尤为值得关注。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首次参与华中地区跨省区绿色电力交易,成功将12万千瓦时绿色电力送至湖北省,体现了发电企业对新交易机制的高度认可。

经过多年探索,蒙西电网的绿电外送已形成一套成熟机制。2024年2月,国家正式批复同意内蒙古电力市场组织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政企协同制定出台《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2024年3月,首月绿色电力交易成交量即达到87.8亿千瓦时,全年累计完成绿电结算电量757亿千瓦时,规模与增速领跑全国各省级电力市场。

更令人瞩目的是,蒙西电网已成功实现跨越3000余公里送电海南,完成我国清洁能源配置史上距离最长的跨省输送任务。此次交易总电量达833.5万千瓦时,不仅保障了海南电力平稳可靠供应,更实现了纵贯南北的“削峰填谷”与“负荷转移”,展现出蒙西绿电的广阔市场空间。

04

电改深水区,新能源赛道上的冲锋

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攀升,蒙西电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价格波动成为首先面临的问题。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1—4月,蒙西电网现货市场出清均价由0.344元/千瓦时逐月降至0.153元/千瓦时,降幅达到56%。大规模新能源电量进入电力市场后,甚至在新能源大发时段报出负电价,这已成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市场运行的常态。

面对这些挑战,蒙西电网不断优化改革方案。对于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新能源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为蒙西煤电基准价(0.2829元/千瓦时)。而对于2025年6月1日后投产的新能源增量项目,暂不安排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体现了分类施策的改革思路。

更为前沿的探索正在展开。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提出了“绿电—氢能协同”的远期解决方案:“在内蒙古等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由于规模效应,发电成本可以做得非常低廉。利用这些低成本绿电就地制氢,再通过氢能的储存与运输,能为无法直接并网的偏远地区新能源消纳提供全新思路。”

与此同时,蒙西电网持续提升网架送出能力。随着城川、双井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结合500千伏浩雅变、敖瑞变调相机陆续投产,电网稳定控制方案得到动态优化,新能源送出能力提升96万千瓦,为未来绿电外送奠定了坚实物理基础。

从负债累累的“电网弃子”到总资产1480亿元的电力巨头,蒙西电网用二十年时间书写了一部逆袭史诗。

截至2024年末,蒙西电网营业收入1218.0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5.17亿元,全年售电量完成3140.38亿千瓦时。更为关键的是,内蒙古2024年外送电量达3377亿千瓦时,占全国跨省区外送电量的1/6;同年绿电外送量超6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跨省绿电外送总量的1/3,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蒙西电网在全国电力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蒙西电网的崛起之路证明,在能源转型的大潮中,省级电网同样可以成为改革的引领者。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这条曾经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鲶鱼”,正凭借其独特的市场经验和创新勇气,游向更加广阔的发展水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预见能源”,作者:赵嘉楠,36氪经授权发布。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与上一年相比,朱义的财富猛增640亿元,涨幅高达125%,排名也较上一年提升了14位。

5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