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净利飙涨140%,亿纬锂能打破锂电盈利魔咒
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猛增140%,一次性返利计提掩盖不住储能业务的强劲需求,这家锂电巨头正悄然完成盈利修复的华丽转身。
今年10月,亿纬锂能交出了一份看似矛盾的三季报:营收持续增长,净利润却出现下滑。然而,资本市场却给出了积极反应,这份财报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数据显示,亿纬锂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70%,但第三季度环比猛增140%,单季营收创下168亿元的历史新高。这一反差源自一笔5.3亿元的一次性返利计提,如若剔除这一因素,公司经营性利润实际同比增长高达51%。
锂电行业的“盈利魔咒”已被悄然打破。这个魔咒由“产能过剩、价格内卷、技术迭代”三重压力构成。在动力电池领域,2025年全球需求约1500GWh,而中国动力电池规划产能已突破3000GWh,是需求的2倍。产能严重过剩迫使部分企业以“仅覆盖现金成本”的价格接单,陷入“越生产越亏损”的怪圈。
东吴证券更是将公司目标价上调至122元,显示出机构对亿纬锂能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01
财务洗澡背后的阳谋
亿纬锂能的三季报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财务魔术。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下降22.51%的数据背后,是公司主动进行5.3亿元一次性返利计提,是刻意为之的业绩洗澡。
公司主动选择在第三季度一次性计提5.3亿元的返利的操作瞬间拉低了毛利率,却为未来业绩轻装上阵铺平道路。公司同步出售部分摩尔股权获得3.5亿元投资收益,一进一出间,既处理了历史包袱,又平衡了当期利润。
锂电行业整体承压,企业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亿纬锂能选择在三季度集中处理历史问题,正是为了轻装上阵应对行业寒冬。剔除所有隐患后,亿纬锂能第三季度经营性利润达到14.6亿元,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30%。这份被掩埋的真实业绩,才是资本市场的兴奋剂。
一次性计提绝非偶然。在锂电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亿纬锂能选择在三季度集中处理历史问题,暴露出管理层对四季度及明年业绩的强烈信心。
02
储能暗战已见分晓
储能战场,亿纬锂能已经杀出重围。三季度报储能电池出货48.41GWh,同比增长35.51%,稳稳占据业绩半壁江山。
储能业务的强势崛起绝非偶然。今年2月,亿纬锂能子公司与海博思创锁定了2025~2027年度总量为50GWh的电芯采购协议,这笔超级订单相当于公司去年储能总出货量的99%。
储能市场已成为电池企业消化产能的重要出路,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量预计将达625GWh。与动力电池领域的激烈价格战不同,储能市场中,头部厂商的生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亿纬锂能抓住结构性机会,在产能过剩的寒冬中找到了一片蓝海。
10月的又一个重磅合作落地,亿纬锂能与中建材信息签署战略协议,共同开发多元化储能场景。这一合作将融合亿纬锂能的电芯创新技术与华为的储能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与技术互补。
储能战场正在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东吴证券数据显示,亿纬锂能储能毛利率在第三季度已环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12%。随着第四季度储能涨价全面落地,预计毛利率将直冲15%而去。储能业务的量利齐增,显著改善了市场对其盈利可持续性的预期。
03
下一场战争在哪里
锂电行业的下半场竞赛,早已在多个前沿阵地同时打响。
技术战场上,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成为新的兵家必争之地。亿纬锂能成都量产基地已经揭牌,计划2026年推出能量密度300Wh/kg的全固态电池产品。荆门基地的钠电池系统并网调试成功,瞄准对成本和安全性能要求更高的储能市场。
技术破局成为关键之一。行业内卷已从价格战延伸至技术领域的“伪创新”。部分企业热衷于参数竞赛,却回避了商业化核心矛盾。亿纬锂能押注46系大圆柱电池,已量产装车超6万台,单车最长行驶里程18.5万公里,在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优势。这种技术差异化路线,正是打破盈利魔咒的利器。
产能布局上,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储能工厂初期阶段将贡献5-7GWh产能。加上正在爬坡的60GWh 628大电芯产能,公司储能产能将得到进一步保障。
政策层面,中国对高端锂电池及技术实施出口管制,首次在新能源领域筑起“技术护栏”。这项政策精准管控能量密度≥300Wh/kg的高端锂离子电池出口,保护国内企业的核心工艺技术领先优势。
这场立体的前沿竞赛,已成为亿纬锂能开启下一轮增长的新引擎。
04
重新定义锂电格局
亿纬锂能的三季报,撕下了锂电行业的“遮羞布”。它证明即使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优质企业依然能够实现高质量增长。
在出口管制新规下,中国锂电企业的技术护城河正在加深。短期内,高端锂电产品可能因稀缺性出现溢价;长期看,这将保护中国企业的核心工艺技术,稳固中国在产业链中的定价权。
基于这些因素,机构预测亿纬锂能2026年归母净利润将大幅增长85%,达到83亿元。2026年动储电池合计出货量有望冲击200GWh,较今年增长约60%。
资本市场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财报发布后,亿纬锂能股价逆势走强,这份“利空出尽”的财报成为了最佳买入信号。
电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重估。过去那种依靠规模扩张、价格竞争的时代正在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技术领先、全球布局、精益运营的新阶段。
亿纬锂能凭借其在动储双领域的布局、技术多元化的投入,以及灵活的资产运营能力,已经在这场产业升级中占据了有利位置。其撕下的不只是业绩的“遮羞布”,更是整个行业粗放增长时代的“遮羞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预见能源”,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