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亿杉杉曝重整“插曲”:原中标投资者变更为TCL产投

互联网那些事·2025年10月23日 19:01
“船王”入主杉杉遇阻

万万没想到,创立30多年、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的杉杉在重整的节骨眼还能“横生枝节”!

原中标联合体投资者之一的赛迈科突遭离奇出局,而实控人新扬子商贸(江苏“船王”任元林控制)确认由TCL替换赛迈科作为产业投资人,一时间,疑云密布,真相亟待水落石出……

01 “船王”入主杉杉遇阻

要论中国商海中,最值得说道的跨界案例,我想,比起小米、华为这些科技巨头跨界造车,从最传统的服装行业起步、全面转型为新能源科技企业的杉杉,更令笔者惊叹,然而如今摆在它面前的却是一堆待收拾的“烂摊子”。

10月15日,赛迈科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迈科)一纸诉状把江苏新扬子商贸、江苏新扬船、杉杉集团管理人等悉数告上了法庭,称中标联合体组员新扬子商贸以及重整管理人未经其允许排除了其重整投资者资格,要求法院将9月29日各方签署的杉杉集团《重整投资协议》确认为无效。

该案件立案法院宁波鄞州区人民法院的相关代表表示,目前案件正在立案审查阶段,敦促联合体牵头人新扬子商贸与赛迈科公司协商解决,并提示该重整协议的成立存在不确定性

此举意味着,杉杉的重整计划在债权人会议即将到来前突遭“变数”,积极参与杉杉重整并欲入主杉杉股份的江苏“船王”任元林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当然赛迈科之所以出此“下策”,确也事出有因:

直接导火索指向今年10月1日,在杉杉股份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签署重整投资协议的公告》后,赛迈科惊觉重整投资人联合体包括任元林控制的扬子江金控旗下江苏新扬子商贸以及扬子江系公司“江苏新扬船投资”、TCL产投和东方资管深圳分公司,而自己居然被踢“出局”了!

赛迈科强调“我们是凭借‘特种石墨+负极材料’的协同方案,才让联合体符合以‘产业协同性’为核心门槛的遴选标准”。其提及——“新扬子扬子商贸主营贸易、东方资管深圳公司侧重不良资产处置,均无新能源材料领域产业资源,顶替者主营偏光片,与杉杉核心的负极材料业务协同性微弱,完全无法替代其产业价值。”

从赛迈科在诉讼中的描述来看,重整投资联合体是凭借它的专业资质才入了围,结果用完之后却把它给抛弃了,于情于法于理,都极难接受,遂通过起诉的方式来维权,就具备了合理性、正当性。

以及赛迈科虽未指明“顶替者”是谁,但却提及其主营偏光片(液晶显示技术中的关键组件) ,结合《公告》来看,恰恰只可能是由新扬子商贸确认替换赛迈科的TCL产投,并且在9月30日,TCL科技曾公开发布了关于参与杉杉重整的自愿性公告,对落子杉杉似乎胸有成竹。

按照计划,TCL厦门产投此次重整中的投资额不超过5亿元,预计重整后,TCL将获得杉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朋泽持有的4370.09万股杉杉股份股票,持股比例约为1.94%,最终股份数量将由债权人会议结果及法院裁定而定。

于TCL而言,此凡落子将巩固与杉杉股份的合作关系,并且TCL将更深入地参与上游材料的研发,从而提升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并完善其技术的战略布局,加之该笔投资对TCL财务状况影响极其有限,仅从现有线索来看,完全是利大于弊。

梳理分析到目前,似乎江苏“船王”任元林实控的“扬子江系”、TCL产投系、东方资产等悉数受益,只有赛迈科“一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10月21日,杉杉破产重整第三次债权人会议如期举行,并且围绕《重整计划(草案)》已启动债权人投票,针对外界关注的赛迈科起诉事件,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遴选小组说,对投资人由赛迈科变更为TCL产投一事,专门做了表决,重整管理人认为程序没问题,且新扬子商贸为赛迈科保留了一定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杉杉重整管理人中伦律所亦在债权人大会上对涉案情况和变更重整投资者前后的合规问题进行了澄清式说明:

“经过(重整投资人)遴选小组审议,认为该方案为无实控人方案,并且付款周期相对较长,诸多商业条款也不令遴选小组感到满意,各方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磋商,(遴选小组)要求新扬子商贸不断优化其方案,最终确认了新扬子商贸为(联合体)实控人,同时在投资方案中全面提升了投资付款速度,确认了东方资产深圳的回归,由TCL替换赛迈科作为产业投资人。”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对于究竟是谁提案“是否接受在新扬子商贸牵头主体不变的情况下,构成成员变化(即:由TCL产投替换掉赛迈科)”的问题上,管理人并没有明确的答复。

坊间围绕重整投资人的更换流程不透明、遴选小组决策依据是否经得起论证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最终该起官司是否会以和解收场?只能骑驴看唱本 ,走着瞧了。

但笔者认为,基本能达成共识的是,经过这连番的波折后,杉杉的“含金量”又上涨了!

02 杉杉的出路在不远方?

书接上回,做服装起家的杉杉能成为中国首家服装上市公司,并且后来又成为横跨锂电池材料和偏光片产业的全球性新能源科技产业巨头,连续多年上榜中国企业500强,本身就是中国商业史的奇迹。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电材料综合供应商,其负极材料的市场份额连续全年斩获全球第一,产品广泛覆盖人造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级材料研发制造和销售,连特斯拉、比亚迪、宝马和宁德时代等头部车企和电池巨头都是其客户。

杉杉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和江湖地位,最核心的法宝就在于创始人、著名浙商郑永刚对深耕核心技术与妙用财务并购2手抓的策略!

比如2021年,杉杉通过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并成立杉金光电公司,一举成为全球最大偏光片供应商,2024年其大尺寸偏光片出货面积份额高达33%,在OLED TV市场和车载领域都有不俗的市占率。

在负极材料领域,杉杉拿下了334项授权专利,涵盖快充石墨、硅基负极及硬碳技术,其中有8项为国际专利,拿到了包括美国、日本的专利授权,国际认证的含金量可见一斑,另外在 2025年还新增6项硅基负极核心专利;

在偏光片领域,杉杉共拿下1243项授权专利,覆盖LCD、OLED及车载显示领域,2024年新增1000余项专利申请,同年研发达10.37亿,同比增长近20%,研发费率达到5.55%。

……

所以,看到带有如此传奇色彩的名企“历劫”,笔者多少会替它到感到惋惜,一度高光的“杉杉系”真正的下坡路大抵是从郑永刚去世时开始的,随后公司经历了长达2年左右的“内斗”,又叠加行业周期性下行及债务危机,这个巨兽才“一蹶不振”的。

2025年6月9日正式发布的《杉杉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的公告》,是为杉杉依法向社会发出“求救”信号的标志。

坐拥核心技术和品牌影响力、总资产一度达到695亿的杉杉集团,能否顺利完成重整?我们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mawen011”(ID:hlw0823),作者:互联网那些事,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短期波动,并不需要担心

4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