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降十周,猪肉为何这么便宜?
“今年还没买过这么便宜的猪肉呢!”21日下午,一位正在北京市通州区某连锁超市内选购猪肉的消费者说。
据该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超市内最便宜的猪肉原价8.99元/斤,消费者购满5斤以上可享受7元/斤的优惠价。“7元/斤都是批发价了。”
最近,猪肉持续降价的消息引发关注。今年的猪肉为何这么便宜?还会再降吗?
肉价连降十周
21日下午,中新经纬在前述超市内看到,五花肉15.9元/斤,后腿肉13.9元/斤,梅花肉16.9元/斤,里脊肉19.9元/斤,另有多款猪肉产品在打折促销。
21日下午,北京市通州区某连锁超市内售卖的猪肉 中新经纬 闫淑鑫摄
“下午人少,你要买的话,我按五折的价格卖你。”当中新经纬以消费者身份咨询猪肉价格时,一位正在销售黑猪肉产品的工作人员称。其中,原价49.9元/斤的黑猪肉,折后价29.9元/斤;原价29.9元/斤的黑猪肉馅,折后价15.9元/斤。
前述超市工作人员介绍,最近猪肉持续降价,以上述折后7元/斤的猪肉为例,两天前的优惠价是8元/斤。“7元/斤是今年以来的最低价了。”
在批发端,猪肉价格也持续下降。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自进入8月份,猪肉批发均价已连降十周(注:9月26日至10月2日当周没有相关监测数据,未统计在内),10月10日至16日当周,猪肉批发均价为18.43元/公斤,环比降3.1%,同比降26.6%,较7月底当周的20.59元/公斤跌去10.49%。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截至10月21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7.70元/公斤,比前一天下降0.1%。
猪肉批发均价近一年变动情况 来源: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截图
还会继续降吗?
猪肉降价背后,是生猪价格的持续低迷。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数据显示,10月第1周(采集日为10月9日),全国仔猪平均价格27.2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3.6%,同比下跌26.6%。全国29个监测省份仔猪价格全部下跌。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2.90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2.8%,同比下跌29.5%。全国30个监测省份生猪价格全部下跌。
另据卓创资讯监测,截至10月13日,2025年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为14.39元/公斤,环比下跌14.41%。其中,最高价为1月6日的16.36元/公斤;最低价为10月13日的10.72元/公斤,已跌至2021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价。
从养殖企业披露的数据来看,2025年8月、9月,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商品猪销售均价已连降两个月,其中2025年9月,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12.88元/公斤,环比下滑4.66%,同比下滑30.94%;温氏股份毛猪销售均价13.18元/公斤,环比下滑5.18%,同比下滑30.81%;新希望商品猪销售均价12.89元/公斤,环比下滑4.80%,同比下滑31.47%。
温氏股份、新希望均提到,2025年9月,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
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向中新经纬表示,猪价持续下跌的核心原因是供给量的增加。“2024年第四季度能繁母猪处于产能高位,正好对应了今年第三季度商品猪出栏的高峰期。”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年9月至12月,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四个月出现环比增长,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4078万头,环比增长0.4%。
此外,朱增勇介绍,通常情况下,每年7月至9月猪价会有所上涨,基于该预期,部分养殖场、养殖户会产生压栏行为。但今年8月底、9月初,由于前期供应增加,猪价并未出现预期中的上涨,造成了养殖端恐慌性出栏。而十一之后,随着季节性消费需求的回落,猪价继续下跌。
卓创资讯生猪行业分析师邹莹吉也提到,今年以来,猪价整体呈现出先震荡下滑后加速下滑的走势,根本原因在于产能释放。“由于前期能繁母猪的增加,对应到今年9月份、10月份正好是生猪出栏量最多的时候,再加上9月份养殖端没有完成出栏计划,部分生猪延后到10月份出栏,所以10月份供应端压力比较大,以至于生猪价格持续探底,创下了近四年新低。”
至于猪价还会跌多久,朱增勇认为10月中旬的猪价或已是全年低位。“最近两天猪价有所反弹,但这种反弹更多是生猪出栏节奏恢复常态的表现,是市场的自我修复。猪价的反弹有利于提升市场信心,平缓出栏节奏。”
朱增勇提到,随着天气转凉,南方开始进入腌腊季节,猪肉的消费需求会有所提升,对猪价具有一定支撑。不过在生猪供给整体比较充裕的前提下,猪价上涨空间有限。
“我们预计11月份猪价环比会有所上涨。随着天气转凉,终端需求会有所增加,南方开始腌腊,北方开始灌肠,相关需求的增加会对猪价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邹莹吉表示。
邹莹吉提到,展望未来半年,生猪出栏量预计整体增加,而需求则随季节性波动,政策调控、二次育肥将影响生猪供应节奏,猪价或先下跌后低位震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闫淑鑫,编辑:李晓萱,责编:常涛 罗琨,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