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平台,开始威胁美国最大的财管巨头?

读懂财经·2025年10月21日 10:23
重塑金融新纪元

历史上,向来有 “时势造英雄” 之说;在资本市场中,技术、行业格局等外部环境,同样深刻影响着各类资产的价值走向。

比如当下“链下金融小登”们对“传统金融老登”们的冲击。嘉信理财便是这轮冲击浪潮的潜在受害者。

嘉信理财是美国使用最大的理财平台之一,其成功路径是低价、全面的交易业务吸引流量、沉淀资产,在以财管、息差业务变现。

不过这种路径有被加密平台威胁的风险,在美国币股投资融合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嘉信理财因为缺少加密资产布局,其资产开始被加密券商、加密交易所分流。而加密平台也正紧锣密鼓的丰富理财业务,意图分食财富管理市场。

加密平台能否撼动嘉信理财,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嘉信理财加密资产布局落后。嘉信理财计划未来一段时间内上线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交易。但功能上线不代表竞争力提升,嘉信理财既需要具备识别主流加密资产外更多的加密资产识别能力,也要在资产代币化等新领域补上短板。

2、嘉信理财必须跟上加密浪潮。嘉信理财成功的基础是,用户可实现一套完整的财富管理规划。一旦没跟上加密资产交易,嘉信的服务将出现断点。加密券商等后起之秀也有机会以此为突破,抢占财管份额。

3、链上金融对传统金融发起了全面挑战。链上金融的透明性、去中间化特征正瓦解传统金融的封闭体系,这也让链上金融新规对传统金融巨头有了挑战机会。这种挑战几乎遍布银行、支付、交易所等各细分领域。

/ 01 / 交易引流,财管变现

券商虽然做的是旱涝保收的好生意,但有个瑕疵是业绩容易做过山车,原因是大部分券商交易收入在40%以上,而交易收入又和市场景气度强关联。

如何解决这个瑕疵?嘉信理财给了最好的答案。

上世纪70年代,嘉信理财以折扣券商起步,逐步发展成了美国最大的理财平台之一。2024年,嘉信理财托管的的客户总资产规模近10万亿美元,这个规模体量占到了美国财富大盘的8%(财富资产剔除房屋、商业资产,只看金融资产)。

嘉信理财如何成为美国最大的财管平台?答案可以在业务结构中找到——交易业务引流,财管及息差业务变现。

与大部分券商交易业务占大头不同,嘉信理财交易收入占比只有16%,资管费和利息收入是其收入大头(76%)。在2016年美国加息周期前,财管是其第一大收入来源,加息周期开启后,息差才成了第一大收入来源。

交易收入占比低,理财、息差收入占比高,是因为嘉信理财通过证券经纪(交易业务)吸引客户、沉淀资产,并后续转化到银行、资产管理、和信托等业务中。

具体路径是,嘉信理财首先在交易业务中,持续利用低价策略引流,将“折扣”进行到底。

折扣战略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彼时美国取消固定佣金,开始灵活定价,大部分券商选择降机构佣金,提零售佣金。而嘉信反其道行之,给出了极具竞争力的零售佣金折扣,其与传统券商的折价差距最高达到70%。

之后在互联网券商免佣等历次低价竞争中,嘉信也都走在行业前面,折扣让嘉信成了美国零售用户最多的券商之一。目前嘉信有3600万的经纪账户,被称为散户王的”Robinhood有2520万个人交易账户。

低价拿到了零售用户后,嘉信通过全面的产品创新来变现。

其先是抓住了90年代基金产品大爆发的机会,丰富财管产品供给,后又贴合当时用户痛点,创新性的推出两个关键新产品——基金一账通、RIA投顾。前者,满足了用户多基金之间的转换、统一报税等操作。后者更为关键,可赋能用户筛选产品,增强了嘉信的投顾服务能力

“交易折扣+投顾服务”,使得嘉信兼顾了“卖方渠道”和“买方投顾”的角色,两者也互为壁垒,一同使嘉信成为美国最大的财管平台之一。

不过,加密资产的出现,使嘉信隐隐的面临到了潜在威胁。

/ 02 / 发展路径可能被加密券商复制?

今年7月,嘉信理财首席执行官Rick Wurster提到,将在一年内,推出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交易。

对此Wurster表示,“嘉信理财客户已经通过交易所交易产品(ETP)持有大量加密货币敞口,他们希望将这些资产转回嘉信理财。”换句话说,加密平台也确实吸走了一部分原本存在嘉信理财平台上的资产。

如果站在美国整个市场看,币股融合的投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二季度,Robinhood加密货币交易量同比上升112%,加密货币交易量占比来到30%上下。作为美国券商的后起之秀,Robinhood平台上加密货币交易量突破三成,意味着加密资产交易已经不是边缘业务,至少已是相当部分美国年轻用户的理财选择。

而币股投资融合趋势将来也有可能瓦解嘉信的财富管理壁垒。

如上文所说,嘉信成为美国财管巨头,得益于交易引流、财管及息差变现。而能够实现交易引流,除了价格折扣外,同样重要的是全面的产品服务。在嘉信理财上,用户可以实现从交易股票、债券,到购买基金、寻求投资咨询,以及存贷款、信托等一套完整的财富管理规划。

这也意味着,一旦没跟上加密资产交易,嘉信的服务将出现断点。而加密券商等后起之秀也有机会以此为突破,抢占财管份额。

如同样走折扣路线的Robinhood 正积极地从单纯的交易平台转型为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服务商,旗下Strategies等财管产品也正陆续推出。嘉信的对手也并非只有Robinhood ,Coinbase、OKX等加密平台或与资管巨头合作,或推出相关产品,都对财管市场虎视眈眈。

除了给加密平台争夺资产的机会,加密资产也让加密平台有了代际超车的机会,嘉信核心用户以40岁以上用户为主,而Robinhood 等加密券商/平台多为年轻人,一旦Robinhood们通过加密资产交易引流、并具备了一定的财管能力,其成为年轻一代的“嘉信理财”,也并非全无可能。

嘉信虽然已经未雨绸缪,计划上线比特币、以太坊现货交易功能。但企业的竞争力从来不是产品功能的简单上线,而是来自对业务的深刻认知和执行。

嘉信能否在比特币等主流加密资产外识别更多资产机会的能力,后续的资产代币化又能否追上Robinhood,都是嘉信需要回答的问题。

/ 03 / 重塑金融新纪元

在10月份之前的美股牛市中,美国各类资产泥沙俱上,传统金融和链上金融都在资本市场高歌猛进。

虽然都在上涨,但两者的差距显而易见,高盛、美国银行、嘉信理财等传统金融“老登”们,涨幅大多在20%-50%。而链上金融新贵实现年内翻N倍的“小登”不在少数。如Robinhood年内上涨2.6倍,Circle年内上涨3.3倍。

链接金融对传统金融涨幅的碾压级体现,反映了美国金融体系新纪元的到来。

传统金融的核心特征是,经济体或具有经济体意志的实体来垄断印钞与记账权,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交易所、支付网络等金融机构像精密齿轮一样协同工作,共同驱动着资金的流动和资源的配置。

而链上金融的出现瓦解了传统金融的叙事。链上金融靠透明性、便利性以及比部分国家更好的资产保值性,正挑战经济体垄断的货币发行权,典型如USDT等稳定币对弱金融主权国家货币的替代性趋势。

这也意味着链上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的游戏规则,未来的铸币权竞争,核心不再是 “谁能发行货币、谁能结算货币”,而是 “谁的货币能获得更多人认可、有更多应用场景”。

底层规则改变,也让链上金融新规对传统金融巨头有了挑战机会。这种挑战几乎遍布银行、支付、交易所等各细分领域。

例如,链上金融货币流动规则(区块链对传统机构间流转的替代趋势)的转变,使DeFi(去中心化金融平台)可以直接挑战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核心角色,随着用户转向DeFi平台进行借贷、支付等活动,银行业务可能受到侵蚀。

再比如,链上金融具有去中间化特征,其货币体系自带支付体系(稳定币无须第三方支付网络,链上直接到账),这使USDC等加密货币撬了VISA等支付巨头的收费站。相比之下,上文提到的加密平台对嘉信理财的冲击反而是最不明显的领域。

毫无疑问,新一轮金融体系的变化,也决定着各类金融资产的价值,以及投资人的钱包。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财经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懂财经”,作者:杨扬,编辑:夏益军,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Meta砸数百亿抢AI人才,部署压至分钟级,豪赌超级智能。

9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