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科”登场:董事会名单背后的地产时代变迁

未来城不落·2025年10月20日 10:06
过去的“金科”已经成为了历史,接下来登场的或许是资管企业“新金科”。

10月16日,金科股份召开了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顺利完成了第十二届董事会换届选举。

当天晚上,该公司一次性发布了8条公告,大部分都跟董事会有关,当中正式披露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名单,包括郭伟获任金科股份董事长、总裁、党委副书记,王晓晴任副董事长,周达为联席总裁,李根为常务副总裁,张勇为党委专职副书记,杨鹏为董事会秘书,何鸽平为财务负责人。

此外,马蔚华获任金科股份党委书记、荣誉董事长,冯仑被聘任为公司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

自此,金科股份新董事会正式站在台前,一系列人员配置被市场夸张地称为“梦之队”。

根据他们过往履历的“底色”,金科未来的航向也已基本锚定。

“梦之队”

在今年国庆假期前夕,金科股份就召开了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五十九次会议,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名单也通过这场会议公之于众,*ST金科从此进入新篇章,市场各方开始称其为“新金科”。

如今在经过股东大会同意表决之后,新金科第十二届董事会换届选举正式落下帷幕。

新领导班子涵盖资产管理、地产开发、银行、金融法律等领域,9人中只有张勇是“老金科人”,上一任董事长周达则“降职”为联系总裁。

新名单一出,最备受关注的无疑是一把手郭伟。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郭伟职业生涯的“起点”很高,1997年21岁的他便成为了万科集团一名实习生,一干便是22年,期间先后担任万科集团税务管理部总经理、北京公司副总经理、大连万科总经理、万科集团北方区域副总经理、中航万科首席投融官及合伙人等职务。

直到2019年3月,郭伟终于离开万科并加入新城控股,担任江苏区域总经理。只是这一次他并没有停下来太久,仅两年时间便选择告别,在2021年加入中国信达旗下信达地产,出任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在执掌信达地产数年里,郭伟推动信达地产从传统开发向“轻重并举”模式转型,代建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信达地产实现销售额金额53.26亿元,其中代建业务贡献销售金额11.89亿元,占比22.32%;销售面积为28.03万平方米,代建业务销售面积为5.83万平方米,占比20.80%。

值得注意的是,信达地产现在主要为纾困项目做代建,比如郑州信达·时代国著、广州增城山水·合悦、广州南沙山海·合悦等项目,分别从泰禾、新力、佳兆业等接过来代建盘活项目。

因此,郭伟在此期间积累了许多盘活资产经验,也为此番“纾困”金科埋下了伏笔。据悉,郭伟深度参与的北京东直门信达中心城市更新项目,如今已成为行业标杆范例。

当前,金科股份仍持有大量待盘活的房地产项目,包括部分停工楼盘、商业综合体及闲置土地。截至2025年6月30日,金科股份存货规模为893.55亿元。

重整完成后,金科股份保留公司和非保留公司中共有近600个项目。

“新金科”

关于未来的整体战略,金科股份曾多次对外表示,将主要围绕“高效运营、精益管理、科技创新”展开。具体到业务布局,重整后金科股份将设置“投资管理、开发服务、运营管理、特殊资产”四大业务板块。

和过去的“房地产销售及运营业务、生活业务、其他业务”三大板块相比,金科的发展重心明显发生了偏移,投资管理已成为公司决策中枢及关键资源整合与输出中心,为其他三个板块提供统一决策、资金支持、科技赋能;资产管理板块则是未来各项业务的主入口。

重整过程中,金科股份引入了上海品器联合体(核心产业投资人)、中国长城资产(央企AMC)和四川发展证券基金(地方国资)等多名战略投资者。

在金科新一届董事会中,李亮作为中国长城资产高管,是国资体系内处置疑难资产的资深专家;李根作为北京品器首席执行官,擅长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资产增值。这两人与董事长郭伟可组成一个“资产处置天团”,加速金科存量资产的变现进程。

与上述三人的行业经验相比,副董事长王晓晴更多是担任“资源处理器”角色。除了金科副董事长职务,如今还有海南信唐贸易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四川省华之众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退役军人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等头衔。

王晓晴早期在教育领域也颇有建树,曾担任四川省张澜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南充技师学院院长,2021年左右才“弃文从商”。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期间,王晓晴出任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据说董秘杨鹏也是他从海南椰岛集团带过来的。

此外,马蔚华和冯仑二人作为金科股份重整牵头投资方“品器资管”的核心成员,虽然并不在新金科董事会9人名单之列,但在公司内同样担任要职。前者身为招商银行前行长,此次担任金科股份党委书记、荣誉董事长;后者则被聘任为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

与此同时,今年9月,在30亿股转增股票完成过户时,上海品器联合体已成为金科股份第一大股东。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过去的“金科”已经成为了历史,接下来登场的或许是资管企业“新金科”。

2025年上半年,金科股份营业收入23.6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5.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2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7.91%。

且看新金科何时能够走出亏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观点”,作者:观点新媒体,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新锐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下一篇

销售热度之下,中国金茂所获政策红利效应如何持续?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