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多折,蔚来御用激光雷达公司图达通,终于快要上市了
说到激光雷达,大家知道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双雄激烈厮杀,引人瞩目,而曾经的行业“明星”图达通,似乎声量渐弱。
成立于2016年的图达通,早期凭借与蔚来汽车深度合作,出货量一度位居国内激光雷达行业前二。甚至根据灼识咨询资料,2023年图达通ADAS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销售收入全球排名第一。
然而转年,其便被速腾聚创和华为等竞争对手反超。
2024 年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销量(万台)
Yole数据显示,2024年图达通销量跌到第四位,为21万台,低于速腾、禾赛、华为的51.98万台、45.52万台和42.16万台。
销量被追上的同时,图达通的上市之路也远远落后于友商。
早在2023年2月,禾赛科技便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了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随后,2024年初,速腾聚创也在港股上市。
图达通的上市之路则没有那么顺利。
先是2023年筹备纳斯达克上市未果,后于今年2月12日递表港交所失效。如今,图达通又迎来新的上市动作。
2025年10月14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图达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已正式获批。据备案通知,图达通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90,240,000股普通股,计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完成上市,方式为SPAC“借壳”。
与此同时,根据更新版招股书显示,图达通还在持续优化客户结构,除了与蔚来深化合作外,已与多家商用车企、自动驾驶卡车企业等展开合作,降低对单一大客户的依赖。
图达通收入情况
财务表现上,今年一季度,图达通亏损1481.3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044.6万美元也有所收窄。
多管齐下,这次图达通或许终于要赴港上市,迎来转机。
上市备案获批,拟通过SPAC曲线上市
去年12月,图达通便传来要通过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方式,“曲线上市”。
2024年12月20日晚,港股特殊目的收购公司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提交公告表示,已与Seyond Holdings(图达通)达成业务合并协议,后者将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合并的方式在港交所上市。
根据公告,此次De-SPAC交易的议定估值为117亿港元。同时,图达通还引入了三位PIPE投资者(通过私募方式投资于已上市公司股份的投资者)累计约5.531亿港元的投资。
所谓SPAC上市公司,即利用IPO筹资收购一家私人运营公司,筹集资金将存入托管账户;如果完成收购,那么被收购的目标公司,将继承SPAC的上市地位。
这种实现方式有一定的门槛:需要发起人具有实缴资产管理规模大于80亿港币,或指数级上市公司绝对高层等条件。
早在2022年,港交所便设立了SPAC上市机制。2024年10月30日,东南亚电商代运营公司Synagistics在香港联交所以De-SPAC方式上市,成为香港2022年设立SPAC上市机制以来的首个并购交易案例。
TechStar于2022年12月23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为香港第五家上市的SPAC公司,发起人为信银资本、清科集团、清科资本、倪正东、李竹及刘伟杰,联合保荐人为清科资本和中信建投。
根据彼时公告,此次交易的议定估值为117亿港元。而在2023年图达通完成最新一轮1.44亿美元后,投后估值为109亿港元。
在并购交易完成后,图达通CEO鲍君威持股从16.65%降低至12.66%;CTO李义民持股从2.22%降至1.69%。
今年9月,TechStar又发布公告表示,由于图达通2025年2月12日提交的新上市申请已于2025年8月11日失效,其已于2025年8月25日重新向联交所提交新上市申请,于是此次交易从2025年9月30日延长至2025年12月22日。业务合并协议的其他条款保持不变。
如今伴随着上市备案正式获批,图达通距离香港联交所上市,迈进一大步。
按照图达通规划,引入5.531亿港元投资后,大部分资金将用于研发和升级,以及其他和研发相关的活动,约占总额的40%。其余部分,有25%用于建设和升级产线,15%用于优化供应链,10%用于海外扩张;最后留10%用于公司的一般用途,包括其他投资收购等。
面临两大难题,资金压力大
图达通多次寻求上市的背后,是对更多资本、更大市场的需求。
同多数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公司一样,图达通同样较为缺乏造血能力。2022年至2024年,图达通年度亏损分别为1.88亿美元、2.19亿美元及3.98亿美元。
根据最新招股书显示,今年一季度,图达通亏损1481.3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044.6万美元有所收窄。
但从现金流来看,图达通的状态并不太乐观。
截至2025年3月31日,图达通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27.3万美元,状况较为紧张。
而同一时间的禾赛科技,已经宣布盈利。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禾赛科技第二次实现了Non-GAAP(非通用会计准则)季度盈利;而第二季度,这一成果进一步延伸至GAAP(通用会计准则)层面,净利润达441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7210万元实现根本性逆转。
与友商似乎渐行渐远的图达通还面临两大难题。
首先是产品价格相对较贵。
图达通的产品定位高端。与禾赛、速腾选择905nm不同,图达通的第一款产品Falcon(猎鹰),为1550nm激光器+混合固态二维扫描。这在当时的鲍君威看来,是唯一能够量产的实现高性能的激光雷达架构。
然而,这一技术路线并未给图达通带来预期的市场优势。1550nm激光雷达虽然性能优越,但原材料成本高昂,且市场上905nm激光雷达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成本优势明显。因此,图达通的产品在市场上可以说是走价不走量。
与此同时,激光雷达市场价格战依旧在继续。去年4月,速腾与禾赛先后发布新品MX和ATX,两款新产品都主打小身段、低成本高性能,价格也都降低至千元级,相对而言图达通的成本劣势愈加明显,市场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其次是对单一大客户蔚来依赖度较高。
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三个月,图达通来自蔚来的收入为5882.8万美元、1.10亿美元、1.46亿美元及2164.7万美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88.7%、90.6%、91.6%及85.6%。
尽管今年前三季度,来自蔚来收入占比有所下降,但依然在八成以上。
一直以来,图达通与蔚来都深度绑定。
早在2022年,友商们刚刚进入头部车企的选配供应商名单时,图达通就已经实现独家供货蔚来旗下车型,并实现规模化量产,帮助其打响了第一枪。
但蔚来智驾并未能成为标杆案例,为图达通吸引更多客户。反而,一方面,图达通的技术和产品需要根据蔚来的业务发展路线来演进,这限制了其在其他路线和产品的拓展;另一方面,图达通的销量和营收受蔚来影响较大,且存在议价能力较弱的状况。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专为蔚来打造的猎鹰系列产品单价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879美元/台降至2024年的704美元/台。
显然,对于图达通而言,上市不仅是融资手段,更是摆脱单一客户依赖、拓展市场的关键机会。若能借助资本力量加速技术迭代,并开拓更多蔚来之外的客户,它或许能在智能驾驶传感器赛道走得更远。否则,高度集中的业务模式,可能成为其长期发展的掣肘。
丰富产品、客户,等待市场检验
图达通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在寻求上市的同时,也再进一步改善业务结构。
早在2023年,图达通便推出了905nm的激光雷达产品灵雀系列。不过,该系列产品似乎没有带来明显的收益。
招股书显示,2025年前三月,灵雀系列仅销售6822台,单台平均售价265美元,营收180.8万美元,占总收入的7.1%;而猎鹰系列销售34430台,单台平均售价678美元,营收2333万美元,占总收入的92.2%。
不过,根据图达通介绍,目前其仍延续采取“双技术路线并行”战略,即高性能猎鹰系列(1550nm)和平台化灵雀系列(905nm/940nm)。
事实上,当汽车行业整体在降本增效的当下,平台化的产品确实更具有性价比。未来,灵雀系列可能成为图达通攻坚的关键产品,当然这或许也将使其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分散财力和资源。
丰富产品体系的同时,图达通也在进一步拓展合作伙伴。
目前,图达通的产品已应用于蔚来的九款车型,并与深向、嬴彻科技、陕重汽等达成合作,开启量产及交付。此外,图达通还与包括易控智驾在内的多家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及ADS(自动驾驶系统)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拟将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集成到其管线车型或一体化ADAS中,用于商用车、货运及物流等多元场景。
招股书显示,截至最新实际可行日期,图达通已拿下另外十家主机厂及ADAS/ADS 公司的定点订单。除了既有的宏景智驾、挚途科技、Pony AI,三家分别聚焦商用车、乘用电动车、网约车出行服务的中国企业,还新增了三家中国国有汽车制造商、一家头部合资车企。招股书透露,最新斩获的定点订单预计将于2025年底前转化为实际销售。
此外,据图达通透露,其新一代纯固态激光雷达蜂鸟D1的前装也取得量产突破。
不过,新客户还未经历市场考验。从高端市场,向更大中端市场开拓,图达通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量产订单来证明自己。
而上市,是图达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吸引更多客户的第一步,也是其能否进一步生存的关键,非常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赛博汽车”(ID:Cyber-car),作者:章涟漪,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