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老板,承包欧洲风电设备,一年卖38亿,港股上市
风力发电设备,很多人见过:笔直高耸的塔筒、巨大的叶片。
最近,一家生产塔筒的企业准备去港股上市,它就是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金重工)。大金重工的塔筒主要用于海上风电。
塔筒通常是由钢铁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结构,其成本占陆上风电建设成本的10%左右,占海上风电建设成本5%左右。塔筒不仅支撑起了整个机舱和叶片达到最佳迎风高度,并且还能抵御机组的摆动和振动。
大金重工于2003年成立于辽宁阜新,现总部位于北京。
大金重工创始人金鑫是辽宁营口人,生于1967年1月。1987年,金鑫在辽宁营口纺织厂工作,当过工人,也当过团委干部。1993年,金鑫到辽宁盼盼旗下子公司阜新盼盼门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工作,担任总经理。
2001年,金鑫与盼盼集团合作,以480万元购买生产线设备,并以800万元的实物出资,共同设立了辽宁盼盼三维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大金重工前身)。2002年,金鑫以700万元收购盼盼集团持有的三维钢构80%股权。这次管理层收购,让金鑫完成了从职业经理人到企业家的转变。
此时,主要从事建筑钢结构的生产与销售,随着建筑行业进入成熟期,盈利效应下滑,于2004年切换到火电锅炉钢结构赛道。
2007年,随着《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出台,金鑫敏锐洞察到国内风电产业迅猛发展的态势,凭借其在钢结构生产制造领域积累的经验,切入风电塔筒行业。
2010年,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的大金重工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为风电塔筒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辽宁阜新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发稿时,大金重工市值330亿元。
上市后,金鑫于业内率先提出“两海战略(海外风电市场和海上风电市场)”,十余年间始终保持极强战略定力和执行力。
出海,需要有产能。考虑到运输的需要,选择一处拥有良好出海条件的地方建设工厂和专用码头就成了首选方案。经过反复考察,大金重工把厂设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如今,这里成为拥有5个深水泊位的风电母港。
一家国内头部整机企业的高管曾问金鑫,大金重工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海港基地。金鑫的回答出乎意料:“没人能预见10年会发生什么,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对一个产业是不是真的热爱。大金重工的战略之所以能落地,是因为对这个产业怀有长期主义精神。”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5年上半年单桩销售金额计,大金重工是欧洲市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8.5%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9.1%。
数据显示,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营业收入分别约为51.06亿元、43.25亿元、37.8亿元和28.41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4.5亿元、4.25亿元、4.74亿元和5.47亿元。
大金重工的客户主要包括全球多个地区(尤其是欧洲)的头部海上风电开发商及风电整机制造商。目前海外市场在大金重工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已接近79%,欧洲市场销售的增长是驱动其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成立二十多年来,大金重工的业务由海上风电基础装备研发与制造逐步延伸到远洋特种运输、船舶设计与建造、风电母港运营等领域。本次港股IPO,大金重工希望募资资金投入海外总装基地建设以及深远海前沿产品的研发和建造,以期加强在欧洲市场本土化供应能力。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写作中还参考了《风能》(赵靓,王芳)相关报道,一并致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铅笔道”,作者:黄小贵,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