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出走、弃A赴港,华付技术三征IPO

直通IPO·2025年10月13日 19:01
算力收入增速高达1826%。

近日,深圳华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付技术)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作为全栈式AI服务供应商,华付技术以算法和算力为核心,专注于将AI算法、算力管控能力、软硬件技术与行业场景应用融合,为不同领域的客户提供AI智慧解决方案,包括AI智识、AI垂直行业应用及AI智算技术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华付技术“三战”二级市场。

早在2020年,主营服装业务的上市公司棒杰股份曾计划收购华付信息(即华付技术前身)51%股权,但事隔一年以失败告终;随后2023年3月,公司又启动上市辅导,计划征战深交所,但在去年10月终止进程。

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三轮融资及多轮股权转让,背后资方不乏中信、招商、基石资本、鲲鹏资本、时代伯乐等知名投资机构,估值从2016年的A轮投后2.7亿元升至2025年的23亿元,9年间上涨了752%。

不过,这其中,也有部分资方套现离场,就在递表港交所的前两个月,雷石诚泰、深圳纳旭、深圳玖亿等股东也已完成退出。

那么这一次弃A赴港,华付技术又有几成把握呢?

三年半营收近14亿,算力收入增速达1826%

华付技术成立于2015年,创立之初聚焦于AI智识服务的行业应用,2017年起逐步将业务扩展至算法平台及其行业应用,2023年将服务进一步延伸至提供AI智算技术服务,自此成为具“算法+算力+行业应用”能力的全栈AI服务供应商。

期间,为有效发挥公司的技术优势并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开发了 “Unicorn AI”一体化技术平台,融合了公司在模型开发与优化、大规模分布式训练、实时推理服务以及弹性算力调度等方面的关键能力,构成其产品创新和技术迭代的核心基础。

依托该平台,华付技术为不同应用场景的客户提供“算法+算力”一体化解决方案,赋能其业务的智能化升级,并以此构筑了核心竞争优势。

于往绩期间,公司收益主要来自于AI智慧解决方案,即AI智识、AI垂直行业应用及AI智算技术服务。

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218亿元、3.909亿元、3.858亿元、1.688亿元,三年半营收累计13.673亿元,不过呈连年下滑的态势。

而这一变化,跟前两大支柱业务收入下滑不无关联。

来源:华付技术招股书

AI垂直行业应用以解决各行各业的营运挑战,亦为越来越多寻求AI开发专业支援的互联网企业提供 端对端AI互联网与软件服务。

2022年至2024年,AI垂直行业应用收入分别为2.81亿元、2.66亿元、1.78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66.6%、67.9%、46.2%,逐年下滑态势。

2025年上半年,该部分收入为0.78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收入的0.82亿元,又同比下滑了5%。

同期,透过交易为本及订阅为本的模式的AI智识收入分别为1.41亿元、1.20亿元、1.03亿元,占比分别为33.4%、30.7%、26.8%,也呈相同趋势。

不过2025年上半年该部分收入为0.4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0.34亿元有所提升。

与该两大业务下滑态势相比,公司于2023年开始从向客户(涵盖企业、民政和其他公共领域参与者)提供算力产生收益的AI智算技术服务倒是表现不俗。

2023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0.054亿元、1.04亿元,收入增速高达1826%,仅用2年时间,就把占比从1.4%拉至27%,甚至高于同期AI智识的营收表现,成第二增长曲线。

而该业务的一骑绝尘恰好解释了华付技术降收却增利的业绩表现。

来源:华付技术招股书

毛利率层面,AI智算技术服务在2023年至2024年,分别为79.9%、70.0%。2025年上半年,AI智识、AI垂直行业应用及AI智算技术服务毛利率分别为31%、32.3%和77.2%,可见后者高出不少。

由此一来,其崛起就带动了华付技术的整体盈利表现。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分别为1.802亿元、1.604亿元、1.75亿元、0.7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2.7%、41.0%、45.3%及44.5%;年/期内溢利分别为0.554亿元、0.368亿元、0.661亿以及0.251亿元。

可见总营收下滑之下,高毛利的AI智算技术服务的创收对其整体盈利水平的提振。

弃A赴港前夕,有股东清退离场

而就在第二增长曲线完成业务交替的同时,华付技术亦一直在冲刺二级市场。

早在2020年9月,主营服装业务的棒杰股份出炉重组预案,拟以所持有的除库存股外的全部资产、负债作为置出资产,与华付信息全体股东持有的华付信息51%的股权进行资产置换。

彼时,华付信息100%股权预估值为14.9亿元,对应置入资产的预估值为7.6亿元。

不过,随后该笔交易被交易所多轮问询后,在棒杰股份表示“鉴于审计评估基准日发生变化,交易各方未能就方案的调整及相关补充协议等细节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且交易各方认为自本次重组筹划以来,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现阶段继续推进重组事项不确定性较大”,于次年9月宣告失败。

随后,在并购无果后,华付技术又迅速启动了冲刺深交所的新动作。

于2023年3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中信证券与华付技术签署了辅导协议,并正式向深圳证监局报送辅导备案申请材料。

但由于华付技术战略规划调整,经双方友好协商并达成一致,中信证券终止对华付技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工作,双方已于2024年10月14日签署了终止协议。

这才有了A股上市计划告一段落,时隔一年,华付技术又盯上了港交所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弃A赴港的前夕,有新老股东接连退出离场。

老股东方面,曾在2019年投资华付技术1000万元换取0.99%股权的南山金融科技双创以及2022年以以3520万元受让公司1.96%股权的雷石诚泰分别在今年8月7日和7月4日完成退出。

而新股东侧,于2025年2月,分别以1249万元、150万元和150万元从南山金融科技双创受让0.71%、0.08%及0.08%股权的深圳纳旭、深圳玖亿及独立第三方林永臣也于今年8月7日完成退出。

来源:华付技术招股书

IPO前,公司创始人张欢持股29.94%,根据表决权委托协议可行使娄德成、黄军文、汤红通过上海华忏所持11.02%的投票权,合计控制约40.96%的投票权,为控股股东。

一村淞灵通过深圳一村和共青城惟华合计持股6.17%,中信证券投资通过中信证券和无锡上汽合计持股6%,为第一二大机构股东。

此次募资将计划用于提升研发及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AI智算技术服务的服务和交付能力;用于潜在策略投资及收购机会;提升商业化能力以及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通IPO”,作者:孙媛,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汇聚美港股、科创板、创业板等热门科技上市动态,洞悉底层商业逻

下一篇

安世半导体,成为“关键棋子”。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