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餐饮宣布停运微信商城,已关闭多家门店
近日,知名餐饮品牌鼎泰丰突然宣布其官方微信商城将停止运营。此前,该品牌在大陆地区已陆续关闭十余家门店,目前仅在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还有门店营业。
在消费理性化与市场结构重塑的背景下,整个中高端餐饮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度的“寒冬洗礼”。
01
微信商城将停业
10月10日,鼎泰丰发布公告称:官方微信商城将于2025年11月30日停止营业;为保障顾客的权益,顾客务必在11月30日前按照积分规则完成积分兑换,逾期未兑换的积分将自动失效。
联商网查询鼎泰丰微信商城发现,目前该商城仅有一款芝麻煎饼可供出售,其余涵盖面点、预制菜、周边等品类的商品均标注“售罄”。
对此,有店员解释称,关停的只是网上商城。如果顾客在鼎泰丰微信商城还有未使用的积分,请记得在11月30日之前尽快兑换,避免损失。门店和网上商城属于两条线,目前门店没变化。
有网友表示,鼎泰丰是“一代人的回忆”,对其小笼包、蛋炒饭等经典菜品印象深刻,认为质量稳定、口感出色,愿意为品质买单,也希望品牌能更好的发展。
02
门店持续收缩
公开资料显示,鼎泰丰是一家来自中国台湾的餐饮老字号,于1958年成立,是一家经营台湾小笼包与面点的餐饮品牌,以18褶小笼包闻名,在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区开设160家分店。
鼎泰丰的人均价位较高,许多名人都曾是鼎泰丰的座上客,被米其林评为星级餐厅。1993年,鼎泰丰曾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世界十大美食餐厅”之一。
2020年,鼎泰丰开启数字化升级,通过微盟智慧餐饮加码餐饮零售化业务,上线小程序会员商城,覆盖餐前、餐中、餐后全场景,实现全域全时经营。
鼎泰丰称,通过在小程序中搭建积分商城,充分放大积分的杠杆作用,让会员主动与品牌产生联结,有效提升了会员的忠诚度,会员复购率超68%。
巅峰时期,该品牌曾在大陆设立门店32家,由北京恒泰丰与上海广成两家子公司分区域运营:前者覆盖北京、天津等5城14家店,后者掌控上海、广州等9城18家店。
不过,因为经营情况不佳,近年来鼎泰丰在国内已经关闭十多家门店。
据媒体报道,鼎泰丰2024年前七个月,华北14家门店初估亏损达到4480万元。同年8月,鼎泰丰连续关了14家门店:北京渔阳店、SKP店、西单店、芳草地店、APM店、国贸店、翠微百货店、世纪金源店,天津恒隆店、万象城店,以及青岛嘉年华·海信广场VILLAGE店、海信广场店,和西安SKP店、厦门磐基店,彻底退出华北市场。
5月27日,鼎泰丰通过官方公众号宣布,宁波国金中心店因品牌运营调整,于2025年5月28日起停止营业。根据鼎泰丰官方信息显示该品牌在宁波只有上述一家门店,此番关店后意味着退出宁波市场。
官网资料显示,目前鼎泰丰在大陆地区的门店仅剩下14家。其中,上海有8家,广州有2家,杭州、无锡、苏州和深圳各有一家门店。
值得关注的是,在关闭旧门店的同时,鼎泰丰仍在拓展新的门店。鼎泰丰官方微信显示,2026年3月,鼎泰丰北京嘉里中心门店将开业,届时该品牌将重返北京。
而与大陆的收缩之势,鼎泰丰在海外扩张步伐愈发强劲。
2024年7月18日,鼎泰丰纽约全球最大分店开业,以超大营业面积与高端环境巩固国际地位;2025年2月20日,洛杉矶县第五家分店试营业,深化北美市场布局;2025年5月5日,温哥华店历经两年筹备后正式开幕,标志着加拿大市场的突破。
另外,有数据显示,鼎泰丰在美国单店的年平均营业额一度冲到了全美第一,几乎是第二名的两倍。截至今年,鼎泰丰在美国开了17家分店,几乎每家店的门口,都排满了长队。
目前,其海外门店已覆盖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十余个国家,全球化版图持续扩张。
03
中高端餐饮如何度过“寒冬”?
鼎泰丰的境遇并非个例,它折射出整个国内中高端餐饮行业正经历“寒冬”,面临结构性调整。
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许多千元档位的餐厅正在向500元档位转型。具体来看,全国中高端餐饮门店数变化如下,500元以下档位的餐厅环比增长19%,500-1000元档位和1000元-2000元档位均环比减少12%,2000元以上档位的餐厅减少29%。
同时,相关数据也显示,截至今年5月,上海千元餐厅数量较之3年前缩减幅度达到40%、北京缩减幅度47%、深圳缩减幅度57%、杭州缩减幅度35%……总体数据来看,中国内地千元餐厅2025年数量较之2022年,整体缩减幅度达到50%。
去年11月,蝉联8年米其林三星的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公开表示“可能将在2025年某个时间点开始无限期暂停营业”。据了解,这家餐厅每天只能接待10个人,人均6800元起,是中国大陆累积“米其林星星”最多的餐厅。
今年9月,上海米其林一星餐厅EHB宣布于2025年9月28日正式关闭。这家位于上海徐汇区法式别墅内的顶级餐厅,曾经是上海Fine dining(精致餐饮)的标杆;同时,在广州经营了5年多的米其林一星餐厅“Rêver·玥”也传出闭店消息,原因是“市场整体不景气、经营压力持续加大”。
面对压力,“放下身段”寻求平价化与线上化转型,成为众多高端品牌的共同选择。
今年5月,高端餐饮品牌新荣记在北京部分门店上新推出288元/位的午市点心套餐,该套餐仅供工作日大厅使用,2位起订,套餐价包含服务费,较之去年再度拉新低。
据新荣记工作人员表示,北京上线288元午市点心套餐的门店,该套餐预约情况火爆,有不少网友抢着预约。
大董餐饮集团则通过推出全新的品牌应对挑战,今年7月,该集团董事长董振祥公开坦言,从去年到今年,大董约半数门店处于亏损状态。为扭转局面,集团正着手推出新的品牌模型,探索更具可持续性的经营模式。
据悉,过去几年,大董品牌对旗下门店进行了系统性的模型重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安贞店、金宝汇店、阜成路店在开业首月就实现盈利。价格上,过去的大董品牌动辄人均四五百,如今重新梳理价格结构,做到“值得而不过度”;面积上,并非越大越好,而是“小而精”。大董品牌重新测算了坪效,削减面积,提升复购,小体量,高效益。
行业的竞争逻辑已从过去的“拼高端、比溢价”,彻底转向了“拼生存、谋突破”。
业内人士分析,高端餐饮虽面临转型压力,但市场需求仍在,关键是要根据自身定位和市场变化进行调整。新的年轻客群正迅速崛起,他们重体验、有审美、讲文化,所以在菜单设计、空间体验等方面都需作出调整。
写在最后
理性消费浪潮下,中高端餐饮的“寒冬”并非行业的终点,而是市场重构的起点。
对于餐饮品牌而言,困境的本质是“旧模式”与“新需求”的不匹配,而转型的关键在于放下对“高端”的执念,重新聚焦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因此,谁能够在“品质”与“价格”间找到平衡、在“场景”与“体验”上持续创新的品牌,或许谁就能真正走出困局,在新的餐饮市场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零售”,作者:梦萦,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