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H在复旦招人称福利是穿美美工服做富人生意?”大学生越来越觉得秋招宣讲会把自己当猴耍

Vista氢商业·2025年10月09日 18:09
宣讲会有必要去吗?

秋,大自然的收获季,大学生的受难季。

低年级的一边忙着实习一边忙着观察前辈们的秋招态势,为日后积累经验;高年级的一边忙着实习一边忙着写论文一边忙着秋招,宛如一块滚刀肉在招聘的砧板上被来回碾。

你在网申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双选的寒夜里四季无春。

眼下秋招如火如荼,企业校招宣讲会随之又成了热门话题。

有的企业人手一份精致伴手礼被夸“豪气”,有的企业大讲特讲品牌理念被喷“假大空”;有人说去宣讲会纯当“薅羊毛进货”,有人问宣讲会“不收简历不面试还有啥意义”

存在感越来越强的校招宣讲会,有必要去吗?

Offer可以没有羊毛不能不薅,宣讲会成进货会了?

最近,全球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在复旦大学的一场宣讲会,就击碎了不少学生的滤镜:

“没有干货只有公关话术”“严重超时还索要学生2年肖像权”,奢侈奢侈,原来“奢侈的只有空话和作秀”。

9月23日下午五点,诺曦和3个朋友提前1.5小时到达LVMH复旦校园分享会门外,排队等候。提前到达的不止她们,“五点到五点半这个时段,就排了有二三十人。”

诺曦当时刚刚从楼上名创优品宣讲会上赶过来,想着这时间点正好,因为不管从自己的经验还是前辈的经验来看,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同样与“美”高度绑定的品牌,发伴手礼常常“先到先得”,比如签到前100位获得。LVMH或许也会是这样。

出乎诺曦意料的是,她参加的这一场,LVMH并没有准备任何伴手礼。

六点半正式开始的宣讲会持续了近三个小时,一直到九点二十几分才结束,大大超出诺曦对一场宣讲会时长的预想。“全程连水都没有,”诺曦说,“只有嘉宾有燕麦奶喝。”

图源:路易威登招聘

这多少有些不寻常。毕竟美妆时尚行业的宣讲会,一向伴手礼丰盛,光鲜亮丽、品类繁多。

佼佼者如雅诗兰黛、欧莱雅,宣讲犹如展示军备实力,旗下大大小小的品牌,什么祖玛珑、兰蔻、卡诗、倩碧,旗下当家产品,什么DW粉底液、欧莱雅玻尿酸面膜,有小样也有正装,一包你全带走,连化妆袋都备上。

LVMH同样有口皆碑,此事在《小红书》上亦有记载。迪奥的精华、纪梵希的香水、馥蕾诗的润肤霜、娇兰的复原蜜……可汗大点兵,卷卷奢牌名。

于是相关品牌的宣讲会,即便伴手礼有可能并非人手一份而是先到先得,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小的诱惑。

但没有伴手礼也不算大问题,毕竟放弃同时段举办的其它宣讲会——比如米哈游——去参加的学生主要还是为了找工作。说到这一点,诺曦就更想吐槽了,“没有给出实际的招聘信息。”

一般来说,宣讲会既要画饼,也要发饼。

宣讲内容一般包括企业故事、薪酬福利、培养路径;宣讲结束后常常现场收简历,甚至直接进行第一轮面试;又或者提供“直通码”或“复活码”,也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专属绿色通道,让到场学生可以跳过网申的一个或几个初期步骤,或者让已经被“挂了”的能再投一次。

但是LVMH这场宣讲,在诺曦的观感里,虽然嘉宾来得多、讲的时间长,但却像是车轱辘话来回说。“七八个不同职位、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嘉宾,讲出一模一样的关于美、奉献、热爱的话术。”她表示,有学生在互动环节向嘉宾请教应聘tips,嘉宾还是绕回了“要对美有热爱”,让她很困惑:“这种话我们去跟HR说,你觉得HR会要我们吗?”

触及实际工作内容的部分,却又让诺曦有些哭笑不得。她记得一位在集团内做销售的嘉宾说了这么一段,大意是:哪份工作不是销售,至少在LV,能穿着面料很好的美美的工服,在充满香水的环境中去做有钱人的生意。

相比之下,诺曦觉得自己参加的其它宣讲会要有帮助得多。

就拿名创优品来说,她下课赶到时,宣讲部分其实已经结束,但现场工作人员还是邀请她留下参加HR现场面试,“如果这面过了的话,可以跳过三个步骤”。

后来参加的欧莱雅宣讲会,“HR上台问学生有没有感兴趣的职位,学生直接提,HR直接讲解,包括晋升渠道和薪资待遇”,而且“一个小时之内所有的routine都完成了,伴手礼也发了,直通车二维码也给了”。

LVMH没有给伴手礼和绿色通道,但是给了一份授权书。授权书征求的是现场学生的姓名及签名、肖像资料为期2年的使用权,LVMH集团可以对授权素材资料进行编辑,并在线上和线下渠道投放。在诺曦看来,这份授权书实在傲慢。

“总体而言,会感觉这是一场品牌宣传,而非以学生为核心的招聘宣讲。”诺曦说。

图源受访者

Starry是农牧行业某上市公司的HR,她告诉我,企业办校园宣讲的目的,一来是更生动、鲜活地展示自身,二来精准触达目标学生,更高效地进行双向筛选,第三是提升招聘效率,宣讲结束就可以接受简历投递、开启面对面初步面试。

一手招聘一手宣传的企业们,已经把送伴手礼变成了办宣讲会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企业们想用小礼物换一个高一点的印象分,学生们从善如流——拿不拿得下offer另说,伴手礼要先薅一波。

宣讲会去得越多,拿到的伴手礼就越多,学生们甚至开始调侃,“宣讲会就是进货会”

发放机制也日渐各显神通。

最简单直给不套路的,是预先在每个座位上摆上一份礼袋。这种方式通常见于银行或“中”字头国企,打开一看,里面是实用打工几件套:笔记本配签字笔,进步时时在心里;折叠伞加保温杯,夏凉冬暖不疲惫;东西都装进帆布包,皮实质朴很耐劳。

除了这种见者有份的豪气,不少企业发伴手礼也藏了些饥饿营销的心机,比如只准备100份,先到先得。更有网感的玩法,是让学生发小红书笔记集赞领取。今年,腾讯、名创优品、米哈游等企业都有采取集赞领伴手礼的形式。

更刺激的是现场抽奖。这种机制常见于各大厂,抽的都是重量级豪华大奖,相应数量也很少,基本每样就一个,玩的就是心跳。据大学生们在社交平台上的讨论,今年华为宣讲会抽奖三次,分别送自家手环、耳机和平板;腾讯宣讲会压轴大奖是iPad,字节跳动则是蓝牙音箱;小米抽奖送不锈钢马克杯、小米充电宝、小米手环、小米手表。

大厂还是会拿捏人性,就跟李佳琦双十一直播隔段时间发一轮大额红包一样,知道你听宣讲听累了,抽抽奖刺激一下肾上腺素。当然,HR在宣讲会现场拉群然后在群里发红包,这种比伴手礼更直给的热情调动法也已经出现了。

有些宣讲会似乎很有帮助,哪怕不能直接帮上找工作的忙也能薅一兜子伴手礼,有些宣讲会似乎浪费时间,带回的只有一耳朵嘉宾的吹水。

“宣讲会有必要去吗”,成了一个大问题。

纯浪费时间还是快网申一步?宣讲会把大学生纠结坏了

今年秋招季,宣讲会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九派新闻援引应届生求职网数据报道,今年9月22日至10月23日,全国将至少举办7977场线下本科院校宣讲会,预计超过2200家企业在全国350所高校里寻觅人才。

图源:九派新闻

为了在数目庞大的宣讲会中筛选,学生中流传起一些简单的标准:城市越发达、学校排名越靠前、专业越吃香,去宣讲的公司越好、机会越多。

这种判断有其事实基础。

据九派新闻梳理,从城市层面看,北上广深四城高校的宣讲会只占全国总数的9%,但其中一线城市企业数量,占全国28%;学科层面,理工类院校的宣讲会最多,9月22日至10月23日,共有3830场宣讲会举行在理工类院校,占全国高校宣讲会总数的48%;院校层面,一所“985”“211”或者双一流大学平均一个月有55场宣讲会,远高于其它高校的平均12场。

Starry表示,在拟定宣讲院校时,企业会针对性筛选专业和行业相关的,再看是否属于“985”“211”“双一流”,同时根据企业所在地域辐射周边城市的高校,另外,是否是校友企业也很关键,“校友企业学生的黏性是非校友企业无法比拟的”

企业在选学校,学校也在选企业。在和诺曦交谈的过程中,她提到一个我此前没有想过的方面,那就是不同企业能占用的时间段也是不同的。就她参加过的宣讲会来说,LVMH、雅诗兰黛、欧莱雅占到的都是夜晚黄金时段,名创优品则在下午,“一般下午课比较满,能参加的学生没有那么多”。

为了多争取一个机会,即便感兴趣的企业不到本校来宣讲,不少学生也会选择跨校乃至跨省参加,又或者是托人“代递简历”,甚至互相代递,组成“宣讲搭子”

为什么这么拼?一个重要原因是,比起走线上流程,宣讲会起码是一个能直接沟通的场合。

毕竟网申已经太复杂了,投个简历得吭哧吭哧地从高中经历填到大学单科绩点,从身高体重填到职业规划,从星座血型填到房产情况,好不容易花一两个小时给自己整出来一部编年史,结果却总是石沉大海。就算幸运地过了简历初筛,接下来大概率还有千奇百怪的AI测评,测评完还琢磨,这玩意儿交上去到底有人看吗?

宣讲会至少可以给出一些更明确、更有效的信息——这也是学生对宣讲会的主要期待。

正值招聘季,不少HR在社交平台上询问大学生想要什么样的宣讲会,评论区总结下来,就是想要能快准狠地敲定工作的宣讲会:“把薪资和发展路径讲清楚些,不要笼统地说‘有竞争力’‘有成长性’;现场收简历,直接安排面试更好,快速反馈结果,多去几个面试官比高管强。”

比亚迪曾经就是能满足条件的梦中情厂。

据《时代财经》报道,2022年下半年,比亚迪在联合四川大学共同举办的一场“比亚迪高校活动”上,当场给140余名应届毕业生发了秋招offer。

另据“市界”报道,2022年秋招,比亚迪的福利待遇和其它车企相比不算多优越,但因为拿offer机会更大,吸引大批应届生。有学生回忆比亚迪校招,称有种“投了就能面,面了就能过”的感觉;还有行业人士称,一些应届生面试不到10分钟,HR问完家庭情况、专业成绩,转天下午就能签约。

不过,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罕见,哪怕比亚迪也没那么豪爽了。“定焦One”2023年采访的应届生表示,比亚迪在能容纳200人的阶梯教室办宣讲会,人多得都站不下,递简历也不一定能被接收,offer不再聊个10分钟就能发,“面试得三轮,还有无领导小组讨论”,可以说是从“迪子”进化到“爹迪”了。

当期待落空时,宣讲会就变成了比网申更扎心的存在。

有些宣讲会不收简历也不提供绿色通道,学生摩拳擦掌去扫大屏上亮出的二维码,发现弹出来的还是网申页面;有些宣讲会被学生吐槽假大空、无干货,要么照着模板PPT念,要么请来十几二十年前入职的老员工大谈心路历程,吃到过去时代红利的人指点现在的江山,听者不禁扶额苦笑。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有这时间我都能多投几份网申了。”

对于不收简历的宣讲会,Starry猜测或许是简历量太大,用智能化网申系统更方便数据统计。

不过她还是非常建议学生们参加线下宣讲。她说自己“肯定优先要现场面过的”,一方面来听宣讲是积极明确的求职态度的体现,“招聘很多时候不是说最优秀的就是最好的,而是最合适的是最好的,其中态度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现场面试了解得更全面,包括微表情都能看到——“现场面过的,在我权限内,就可以定一批人了。”

在她的观察和实践里,宣讲会其实也在改进。比如宣讲时间压缩了,主要内容40分钟内差不多也该讲完了,“时间再长就很难集中注意力了”;节奏也在变,“学生不爱听的快速过,着重讲晋升、发展、待遇”。

至于伴手礼,Starry认为有助于吸引学生、现场破冰、提升好感度,但是“没必要卷这个”,宣讲会本质还是为了招聘。

尽管调侃宣讲会是进货会,说着为了抽奖薅伴手礼才去,但学生们心里也很清楚,本质还是为了找工作。

“有这个渠道的话,我们都会去争取一下。”诺曦说,“坐得比较前排一点,跟嘉宾互动让他们印象深刻一点,拿简历去堵HR……我觉得这已经是学生争取的一个最好的方法了。

参考资料

1.九派新闻,《八千场校园宣讲会,一线和准一线正在人才角力》,2025.09

2.市界,《3万应届生涌入比亚迪》,2023.08

3.时代财经,《比亚迪疯抢应届生》,2022.11

4.定焦One,《比亚迪“膨胀”:如何管好60万人?》,2023.1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作者:陈颖,编辑:卢力麟,36氪经授权发布。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OpenAI的套路太深了,用算力白嫖AMD股份。

4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