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资本,加速融入中国
曾经的石油富国们,正通过各类投资渠道加速资本融入中国。
坐拥全球总储量58%以上的石油,中东国家在化石能源时代积累了巨额财富,如今他们期望用资本向东方押注。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约旦等国资本纷纷奔赴中国。
今年以来,中东资本“东渐”加速:50亿元打入协鑫科技的账户,向烟台万华注资6.38亿美元,由中沙两国元首见证的华锦阿美超大型炼油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80%,另一大标志项目中沙福建古雷乙烯项目的“操盘手”中阿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也已经于近期正式成立。
而且,中东各国不仅通过核心企业或主权基金直接投资,更以LP身份委身幕后,借助更懂中国的GP押注中国。
随着几大中东主权基金在中国设立办公司,中东资本将更加直接地触达中国市场。当前,中东土豪们早已从纯粹的财务投资,转向寻求产业协同,并推动本国经济多元化转型。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东老钱”正在推进从“看向中国”到“投资中国”,再到“绑定中国”的历史性跨越。
1 投入
今年以来,一家名为无极资本(Infini Capital)的投资机构频频在H股强势出击,赚足了一波眼球。
公开信息显示,其创始人钱涛(Tony Chin)于上海出生在香港长大,早年在摩根士丹利和汇丰工作,他应该是迄今为止,中国投资人、投资机构赴中东淘金热中最为成功的GP。
无极资本4月份获得阿布扎比金融监管局批准,正式取得金融牌照,成为全亚洲同类型企业中,首个获批阿布扎比金融牌照,并在当地设立办事处的机构。有中东“大金主”助阵,无极资本在近期三个月累计斥资近150亿港元,投资多家港股上市公司,出手凌厉。
先是于6月,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了曹操出行、蓝思科技的港股IPO。7月以来,无极资本又先后参与投资第四范式、商汤集团、中国儒意、协鑫科技、微盟集团等港股上市公司。
具体操作上,以13.08亿港元投资第四范式,持股4.98%;25亿港元战略投资商汤;39亿港元入股万达影业的新话事人中国儒意,持股比例将达7.51%;参与协鑫科技定向增发获配47.36亿股,共为其注资54.46亿港元;2亿美元驰援微盟集团。
此外,今年8月底,无极资本还给予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高达10亿美金的融资授信额度,还将在“合适时机”增持优必选股票,持股不超过5%。
无极资本成立于2015年,起初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据传,甚至在2019年,其还为募集资金而奔走,为吸引资金,还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保险,保障起初10%损失的举措。
到2024年3月,无极资本获批在阿布扎比设立办事处,自从得到了中东财团的支持。无极资本当年迅速起势,并以约5700万港元投资中手游,旗下基金Infini还出现在顺丰控股的基石投资者名单中。但这仅算是公司在H股的小试牛刀。
2016年,日本富豪孙正义对沙特王储小萨勒曼说:“只要您借我1000亿美元,我就能送上1万亿美元。”随即,这位年轻的沙特王子为愿景基金送上450亿美金。
而无极资本俨然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第二个愿景基金”,钱涛就也像第二个孙正义一样,试图构建起中国和中东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的基座就是资本。
钱涛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合作,搭建中东主权基金与中国硬科技的资本通道,未来还计划在上海和深圳设立办公室,重点聚焦“专精特新”企业。
梳理远景基金、无极资本这些中东资本钦点投资机构的投资标的,我们可以看出,前者主要投向互联网新经济或金融科技企业,后者更多侧重于AI或新能源的硬科技企业。
今年以来,中国科技资产迎来历史级别的重估,创业板、科创50指数自去年“924行情”以来都已经翻倍,全球长线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普遍由观望转为买入,尤其是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新消费领域,吸引了大量资本参与。
可以预见,未来中东财团们还将借力更多“无极资本”们,深度参与对中国各个产业的投资。
2 西进
“中东正成为全世界的ATM,现在,每个人都想去中东——这就像美国曾经的淘金热一样。”《华尔街日报》曾如此描述中东创业与投资的热潮。
不过,如今的中东土豪们并非“人傻钱多”。在沙特“2030愿景”、阿联酋多元化改革等雄心勃勃的国家战略指引下,中东资本已从纯粹的财务投资者转向产业生态构建者,相比简单的进口商品、输出资本,他们更希望将中国优势产业引入国内,服务于自身的经济转型,尤其是在制造业方面的规划。
尤其是新能源领域,沙特“2030愿景”中提出大幅提升了非石油部门的经济贡献,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的产能提高到58.7GW,这一目标如今已经提高至130GW。
光储项目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中东资本和的协鑫全方位合作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之一。
无极资本一方面入股协鑫科技,加强资本绑定;另一方面,双方还将联合发起专项产业基金,共同强化协鑫科技在颗粒硅技术、硅烷气领域的市场地位。
通过资本纽带,协鑫获得了优先进入中东国家的“船票”,这种先发优势是其他资本合作有限的企业所难以企及的。
今年6月,协鑫能科就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旗下沙电投资(上海)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风电、光储、抽水蓄能及源网荷储一体化领域深度合作。
而在一年前,协鑫能科就携手阿联酋主权基金穆巴达拉投资公司计划在该国落地首个海外FBR颗粒硅项目,打造硅基材料产业链,并借助中东丰富的光照资源,吸引下游企业进驻。
ACWA Power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曾经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明确表示,“若没有中国在设备制造、创新以及产业链方面的支持,我们将难以实现能源转型。”可见中东资本对中国的制造业体系、工业运营生态有多么清晰明确的需求。
中东基金还深度参与了中国的能源转型——这与中国对传统石油需求的下降形成了风险对冲。公开信息显示,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计划到2030年在华投入500亿美元,实现在中国22GW清洁电力装机的宏大目标。
今年7月,PIF超越了科威特投资局,管理规模达到1.15万亿美元,在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排名中位居第四,跃居中东地区首位,其投资方向是中东地区资本的重要风向标。
中国产业界与中东在新能源领域的融合相当深入。除了协鑫,中国其他大型光伏企业也纷纷出海中东,将其视为重要的成长型市场。
去年开始,中国光伏企业就在中东做了一大批项目的规划:晶科计划在沙特投建10 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TCL中环将落地全球最大体量的晶体晶片工厂;远景集团在沙特成立风电装备合资公司;阳光电源也与沙特ALGIHAZ签约7.8 GWh超大储能项目。
今年4月8日,中国石化还与沙特阿美签署了延布炼厂扩建合作协议。这个位于沙特红海沿岸的延布工业城,项目计划新建180万吨/年的乙烯装置、150万吨/年的芳烃装置及配套下游聚烯烃装置。该项目投产后,将再次提升沙特高端石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为其工业体系的发展提供重要原材料。
这些标杆项目背后,都离不开PIF作为沙特资本旗舰机构的推动。可以看出,中东国家正通过资本为翘板,实现产业端的双向融合。
3 新生
虽然中东国家已经开启多元化转型,但不可否认,时至今日,石油依然是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
和以往单纯靠出口原油和天然气的模式不同,中东国家和中国的合作已经深入下游产业链。
对于中东国家来说,可以让其传统的石油开采、销售产业实现升级,通过投资入股获得迈入高附加值、精细化生产的入场券,还可以通过绑定全球石油消费大国的核心企业,为海湾国家源源不断地带来原材料销售利润与资本回报收益。
今年9月3日,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PIC)通过增资6.38亿美元获得万华化学旗下烟台万华石化25%的股权。
翻阅资料,双方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3年,万华化学就与科威特石油公司(KPC)签署了LPG长期供应协议。这让万华化学成为国内首家直接获得中东LPG(液化石油气)资源的企业,搭建起一条“波斯湾直通黄渤海”的能源大通道。
万华化学聚焦聚氨酯、石化及精细化学品领域,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PIC)是科威特石油公司(KPC)的重要子公司,依托科威特富饶的油气资源,KPC公司LPG年出口量450万吨,石脑油产量1000万吨/年。
PIC的投资是科威特在中国规模最大的石化项目,其投资最重要的考虑,是要与万华化学旗下核心高附加值化学品绑定,通过资本与资源纽带,不仅将科威特石油找到长期买家,也要获得这些石油资源深化加工所获得的部分收益。
除科威特之外,沙特在中国投资规模最大、产能最庞大的两个石化项目,也有新的进展。
9月,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合资的福建中阿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高达288亿元。该公司是中沙古雷二期项目的操盘手,总投资高达711亿元,是福建省最大的产业投资项目,也是中国石化一次性投资最大的炼化项目。
项目内容包括1600万吨/年炼油、150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芳烃等30余套炼化装置及配套设施。
另一跨国合资力作华锦阿美,则是由中沙两国元首见证的国家级大项目,目前总体进度已完成80%。2023年3月,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所属华锦集团、沙特阿美与盘锦鑫诚集团三方共同投资837亿元,计划新建1500万吨/年炼油、165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PX等32套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
我国2023年以后规划的大型炼化项目中,超过1000万吨/年规模的仅有五座,其中和沙特阿美合作的就占据两席,国家层面对于中东资本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沙特为全球第二大产油国,日均产量1085.6万桶(2024年),而沙特阿美计划到2030年前每日将400万桶原油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相当于对本国4成产能进行价值重塑。
沙特阿美总裁纳赛尔在今年的财报会议中就明确指出,“中国在全球化工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无论是在原油供应,还是化工项目投资与合作方面,中国都是阿美的重点市场。未来将在多个领域继续加大投入。”
此前,沙特阿美已入股荣盛石化,前者每天为浙石化供应48万桶石油,还计划入股东方盛虹、恒力石化和裕龙石化等几家重要的民营石油化工巨头。对于这种资本+产业的合作,中东资本已经相当熟络,中国政策制定层、产业层显然也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正面因素,积极推崇。
4 写在最后
在中东这个世界战争火药桶,沙特、阿联酋、卡塔尔、阿曼等国可能始终无法在政治、军事层面与超级大国硬掰手腕,但在经济层面,他们普遍有更加灵活的身段和可操作空间。
资本不会被国界所束缚,中国也需要更多投资以发展和巩固自己的制造业体系。双方的合作,不仅保证了中东国家在“后石油时代”的持续发展的空间,也为自身在前几十年的石油时代中所积累的巨额财富找到了最好的出路。
如今,中东资本已是全球金融市场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通过实业投资、股权投资、一级市场、一级半市场多线并进的方式,加速融入中国,这是中国几十年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次面对欧美日韩之外的成体系、成建制的资本入驻,其价值和意义毋庸置疑。
毕竟每一笔在中国投资,都在为多年后全球产业格局、经济格局乃至于政治格局打下地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WEGO研究院”,作者:谢泽锋,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