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广东轨交网络,番禺的份量强到可怕
据报道,广州近日将新开通两条城轨,分别是 广州东环城际铁路(番禺站——白云机场北)、琶莲城际铁路。
敏锐的人马上能发现,这两条城轨均与番禺区密切相关。
不得不说,番禺在广州乃至全省轨交网络中的地位,强到可怕——关于这对一点,我们待会展开讲 ,先说一个结论:番禺对轨交红利的开发不足10%,这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区。
要知道,番禺地处珠三角平原的腹地中心,同时靠近广州核心区,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由番禺来担当珠三角的轨交网路中心 是最佳选项。
正因为如此,从番禺去到大湾区任何一个城市的市中心,都可以在一小时以内,当然南沙也可以,但南沙要开车,番禺既可以开车,也可以坐城际列车。
所以,番禺才是大湾区真正的“交通之王”,它不应该只是“广州的番禺”,还应该是“大湾区的番禺”,如果意识到这一点,这里的生意机会、房产价值半径,都需要重估。
01
深圳老同学,每周都来番禺“上班”
最近有个住在深圳的老同学,每周都要广州来上几天班。
老同学是一个企业主,他的业务涉及文创与新零售,最近因为收购了一家广州企业,所以要经常到广州开会。
他将广州公司的base定在了万博,我好奇追问原因,他笑着给出两点理由: 一是近南站,回家方便,去佛山、中山、东莞、珠海也很近,方便他开拓整个珠三角的生意。 第二,番禺配套成熟,吃饭、办公、休闲娱乐的选择很多,而且价格也比较亲民,总之,生活丰富,招人、见客户也方便。
和他深聊后发现,像这样广深两地奔波的商务人士不在少数,许多从深圳过来的企业主,都不约而同把广州业务的落脚点选在番禺。
甚至有不少珠三角居民,养成了 “城际通勤式消费” 的习惯 ——上午坐高铁到南站,去番禺吃顿地道粤菜,或是到顺德品个双皮奶,下午再轻松返程,把 “跨城生活” 过成了日常生活的小确幸。
日益频繁的跨城交流,也带动了很多跨城买房的需求,像广州南站、长隆万博片区的楼盘,不少都被深圳人、东莞人、香港人收入囊中。
我们过去常说“大湾区一体化”、“广深同城化”,很多人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如今,这些PPT上的概念,终于有了鲜活的现实注脚。
这便是大湾区一体化的好处,随着城际铁路越建越多,跨城协作、资源整合类的生意机会,正变得越来越多。
02
番禺在广东轨交网络中的地位,强到可怕
打开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络图,你会发现一个事实:番禺在广东轨交网络中的地位,强到可怕。
这里坐拥亚洲最繁忙的高铁枢纽——广州南站,接入了京广、广深港、贵广、南广等多条干线高铁,以及广珠城际、广佛环线、佛莞城际三条城际铁路,每天的客流量接近50万人次。
不仅如此,番禺还是广州地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2号线、3号线、4号线、7号线、18号线、22号线从番禺穿城而过。
甚至可以说,基于南站的存在以及番禺独特的地理位置,整个珠三角的高铁与城际网络,就是以番禺为中心来规划的,像这样的配置,在整个广东,都无出其右。
而且,番禺的轨交网络还在升级,近日将开通的广州东环城际铁路(番禺站——白云机场北)和琶莲城际铁路,就堪称番禺 “交通升级的双引擎”。
二者的开通,意味着番禺彻底打通了 “内联外通” 的交通大动脉 —— 向内,能快速衔接琶洲、金融城等广州核心板块,比如从万博到琶洲,未来通勤时间可压缩至半小时内,让番禺与“珠金琶”的产业协作、人员来往更加紧密。
向外,通过与白云机场的连接,让番禺直接融入全球航空枢纽,让番禺的企业实现 “家门口对接全球市场”,大大降低企业的跨区域运营成本。
内外双循环全部打通,番禺的轨交优势,将转化为实打实的区域竞争力。
03
无论是生活氛围,还是搞钱氛围
番禺都是广州一流的存在
那么,轨道交通带来的泼天流量与无限商机,番禺准备好了吗?
众所周知,作为广州城市新中心的番禺,本身就有扎实的生活氛围与产业基础,来承接大湾区的增量客群。
首先是商业,这是城市活力最直观的指标,而这正好是番禺的强项。
目前,番禺仅万博区域就已建成番禺天河城、四海城、万达广场、广晟万博城、海印又一城等近10个商业综合体,体量超过10个天河城。不仅如此,汉溪K11本月底也将开业,长隆万象天地也在紧密施工中。
客观来说,就超级购物中心的集中度与成熟度而言,整个广州除了天河路-珠江新城,还有哪里能比万博强?就算是金融城、琶洲,也要回避吧。
万博商务区 图源:广州番禺发布
第二是产业,这个直接关乎老百姓的就业,而这也是番禺的特长。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番禺就是广东的富庶区域,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涌现出长隆、星河湾、敏捷、香江、好太太、比音勒芬、海大等一大批知名企业。
到今天的话,番禺还冒出希音、小鹏汇天、鹏辉能源、里工实业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
根据《2024新财富富人榜》,全国最富的500人中,广州占了19个名额,其中番禺占了6个,以一区之力贡献了全市1/3。
6月,2025胡润全球独家兽发榜,番禺共有4家全球独角兽,数量虽然不是最多,但总估值接近500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番禺以一区之力贡献了全市家独角兽总估值的70%。
可见,无论是生活氛围,还是搞钱氛围,番禺都是广州一流的存在。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番禺这就叫做产城融合,这一点其实不容易。
在很多地方,搞钱、生活往往不可兼得,比如一些老城区生活氛围是好,但由于产业空心化,缺少搞钱机会;而有些新城区,产业是搞起来了,但由于缺少生活氛围,人才不愿意在这里扎根。
正因为如此,产城融合的区域,往往是楼市价值的高地。
04
见过香港西九龙、上海虹桥的人,更懂番禺
从全球经验来看,交通升级往往带动区域能级跃升。
以香港为例,中环长期独占香港经济的鳌头,这个地位几乎不可撼动,但随着西九龙高铁站的建成,像摩根、高盛等国际投行纷纷从中环搬到西九龙。
谁能想到,一个高铁站,居然能和中环抢生意?
众所周知,金融行业瞬息万变,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西九龙办公的最大优势是什么?从这里到内地,比从中环出发要节省半个小时,这半小时能新增多少生意机会?
无独有偶,上海最光鲜的CBD陆家嘴,也面临虹桥板块的强势竞争,大量企业从长三角各地迁徙到虹桥,让虹桥风头无两。
为啥呢?虹桥是上海的轨道交通中心和航空中心,企业在这里,出行效率更高、生意辐射的半径更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依托轨交网络建成的新型商务区,正在对传统商务区形成降维打击。
所以,当下抢滩番禺,更像是抢购一张叠加 “轨交红利 + 区域能级提升” 的入场券。
亲历过香港西九龙与上海虹桥崛起历程的朋友,可能比广州人更懂番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战争”,作者:孙不熟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