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转为何不做C2C业务了?

连线Insight·2025年09月26日 12:07
放弃或许是及时止损的明智选择。

“三天打鱼,不如去‘转转’转转;怕鱼目混珠,不如去‘转转’转转。”

这是2020年转转发布的一条广告视频中的文字,这条内涵“鱼”的广告,让人一眼就能看懂这是转转与闲鱼之间的商战已经打得如火如荼了。

从2015年成立开始,转转就对上了闲鱼,只不过10年后的当下,转转却离开了战场,放弃了自由买卖市场。

9月22日,转转集团正式发布公告,宣布“逐步关停自由市场”,还列出了从关闭自由市场的商品发布入口到最终业务正式下线的具体时间节点。

图源转转官方微信公众号

或许对于转转而言,砍掉自由市场业务算是放下一个“累赘”。

自由市场鱼龙混杂,管控困难,再加上C2C业务的买卖双方都是C端用户,只有优质的平台服务和较低的服务费才可能留住他们。

因此,对于转转而言,C2C业务的成本高、发展性不强,全身心投入到C2B2C是更正确的选择。

不过,往往看似不赚钱的业务,其本质的职能是帮助平台吸引流量。取消了自由市场业务的转转,可能会导致部分用户流失。

除此之外,即便转转的平台回收业务在社交平台中的知名度较高,在电子产品、奢侈品等品类的回收检验方面也打出了知名度,但仍然无法忽略回收市场中蕴含的挑战和危机。

在“鱼与熊掌”的争夺战中退出的转转,也还没到松口气的时候。

C2C业务关停,早有迹象?

实际上,在正式宣布关停自由市场之前,很多转转的卖家就已经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一个最明显的现象就是转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下架卖家发布的商品,连线Insight访问到的用户均表示,自己曾有大量的商品突然被下架了。

用户邵文和敖辞都表示,转转会自动下架过期的商品,且下架之前没有收到平台的提醒,两个人都找了很久,才发现商品被平台自动下架了。

莫默也向连线Insight分享了自己曾被下架的经历,但她认为,商品下架的原因是平台制定的规则有问题。

“当时的情况是,平台不能单独出化妆品这个品类,但又列出了明星周边大类里面一个叫‘明星代言物’的小类,所以我理所应当就觉得,可以上传明星代言的化妆品,后面经过很多天跟平台客服以及电话客服交流,都没有什么效果,平台直接把我300多个在其他方面没有任何违规的商品全都下掉而且不能重新上架,也不能申诉。”

她同时也发现,最近在转转上能够发布的品类也越来越少了。“我感觉到去年还可以出售其他品类,比如化妆品等,但今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修改掉了,只能出售明星周边、游戏卡牌之类的,限制很多。”

邵文还发现,在转转APP中,发布自由商品的选项越来越难找。

她还分享截图向我们举例,“曾经,转转回收、寄卖/挂售、拍图自己卖这三个选项差不多大小,你看现在,那个拍图自己卖都要找不到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为什么要关停自由市场?转转在致用户的一封信给出的解释是,自由市场为网络诈骗、灰色交易提供了空间,平台很难找到妥当的方法改善交易双方的纠纷。

社交平台中也有部分用户支持转转的这一举动,因为被二手市场中的“无良买家”坑过的用户不在少数,就算不常在二手交易市场“转”,用户也或多或少听到过一些网络诈骗、灰色交易的故事。

对于转转而言,“真实”是必须要守住的底线,因此平台会提示卖家们在发布界面直接拍摄产品图片,上传更真实的照片,对于在发布页面直接拍图上架的商品,转转会给予更多的曝光。

商品发布后,如果商家想要进一步做推广,则需要看广告。

这个发布和推广机制让很多卖家感到不习惯。“我很不习惯在发布界面拍图的这个逻辑,也很不能接受为什么推广发布闲置还要看广告。”转转用户叶云向连线Insight表示。

用户莫默也表示,如果上传商品的时候不拍实物图,平台可能就不给流量,给她造成了一些限制。她同时还表示,如果最开始没有给商品选择库存,平台就会默认商品只有一件,且不支持卖家在上架商品后重新编辑库存,这也很不方便。

除了发布界面让用户用着不习惯,转转在收货流程上也引起了一些用户的讨论。

莫默和敖辞都向连线Insight表示,转转不会在买家签收后几天内自动确认收货。

莫默称,“转转的自动确认收货时间长达8天,而且很多买家都不会很主动点击自动收货”。敖辞则表示,如果用户不取快递,转转还会延长确认收货的时间。

转转自由市场页面,图源转转APP

社交平台中有些转转卖家们提到,觉得平台太偏向买家。而来自买家的评价则相对温和得多,不过,转转的买家用户在社交平台中发布的动态大多与转转的官方验业务有关,比如有用户会拿着转转发布的二手电子产品质检报告截图,到社交平台中请教自己要买的产品靠不靠谱。

不管是卖家提前感知到的种种迹象,还是买家逐渐表露出的偏好,都意味着转转更擅长的地方是在C2B2C业务上。

和闲鱼打了10年,放弃C2C在意料之中

C2C业务是转转成立之初的主要业务,从开始到放弃,贯穿了转转的10年。

2015年,转转作为58同城内部孵化的项目成立,在同年11月上线了转转APP,随后的2016年,58集团举行了转转品牌战略发布会,正式宣布58同城二手频道全面升级为转转。

那时,脱胎于“淘宝二手”的闲鱼也才成立一年。

从最初的发展情况来看,两家平台的成立时间相似,战略高度重合。

率先一年成立的闲鱼背靠阿里,采用C2C交易模式,免佣金、用户互评的政策,随后出现的转转背后有58同城的支持,也在走相同的成长之路。

随后的几年中,闲鱼借助淘宝引流,迅速拥有千万活跃用户;而转转也吸引来了腾讯、小米等资方的投资,把微信账号作为唯一注册、登陆入口,在平台的联动上与闲鱼分庭抗礼。

转折发生在2019年,为了给平台吸引更多用户,双方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纷纷走上大举花钱投广告之路。

但当时的转转就被传陷入资金不足的境地,最艰难的时期只能维持6个月的工资发放。而闲鱼的年交易额已经达到了1894亿元,同比增长达94%。

在这样的情况下,转转选择向C2B2C模式转型,艾媒咨询创始人张毅曾在采访中表示,官方验、七天无理由退货、上门验机等都是转转的原创。

图源转转官方微信公众号

转转CEO黄炜也曾分析转转与闲鱼的差异,他认为闲鱼给用户的价值更丰富,什么都能找得到,但是用户可能要花点心思去努力分辨好坏信息;转转的核心价值是,让那些不敢做交易的人也敢交易,给二手这种非标品交易做中间服务。

但事实上,转转C2C模式难以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对二手产品质量的天然质疑,还有其身后没有强大的电商背景。

C2C市场的维持要建立在活跃的社区生态、完善的电商链路以及物流、售后体系之上。

而转转虽然背靠58同城,业务与集团的联动性并不强。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用户想转卖在淘宝中购买的产品可以直接一键跳转到闲鱼发布,但在转转上还需要重新拍图上架。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两边都是个人用户的业务,C2C模式的维系需要平台持续烧钱输血,很难大胆抽佣。

闲鱼的背后有包括淘宝、天猫、支付宝、菜鸟等一系列阿里系矩阵的支持,直到今年才开始向职业商家收取服务费。

而转转虽然有腾讯、58、小米等大股东投资,但仍然属于一个独立的公司,不具备被持续输血的条件。黄炜还曾在2022年时公开表示,公司对C2C业务补贴力度已接近两亿元。转转也对外透露,现在公司的C2C业务占集团业务的总份额不足3%。

图源转转官方微信公众号

或许正是因为在C2C业务上找不到更多突破口,才会让转转催生出“限制产品类型发布”“增加推广需要看广告”等等要求,才会让一些卖家觉得不够好用。

如今转转决定放弃难盈利的C2C业务,从某种程度上算是及时止损,也在意料之中。

聚焦C2B2C,转转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小

相比之下,转转在C2B2C业务中获得的正向反馈更多。

转转对C2B2C业务的理解,是在C2C业务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一个值得信任的交易环境,因此,从C到B再到C中间的渠道搭建格外重要。

从转转透露的情况来看,目前转转已经在深圳、成都、青岛三地设立了质检中心,拥有超过2500名质检工程师。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近3000名上门回收工程师,上门回收业务已下沉覆盖至全国超1300个区县城市。

再加上社交平台中大范围的投放,用户连玩梗都会想起转转,那么在想要处理自己二手电子产品的时候,就也会想到转转。

除了在线上刷存在感,转转开出1000多家线下门店,覆盖了全国超过300个城市。

而在二手奢侈品这个线下热门的行业,转转也正在布局,其在2024年宣布全资收购红布林,并在今年6月开出了首家二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

图源转转官方微信公众号

C2B2C模式也是转转能够实现盈利的主要因素,转转对外透露,集团依托C2B2C业务已于2022年实现首次盈利。

放弃了给C2C业务输血,退出了与闲鱼之间的战争,转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C2B2C业务上,盈利能力或许也会变得更强了。

不过,C2B2C的赛道也十分拥挤。

短视频平台中总有像“用旧手机剪视频内存不够,我在XX上买了一款二手手机”这样句式的广告植入,但如今填在“XX”处的平台名称未必是转转,还可能是爱回收和得物。

闲鱼也有二手产品回收业务,因此,转转可能不是用户回收产品时的唯一选择。

除此之外,每个用户在出售二手产品时都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补贴,因此,多数用户都会在出手前在各平台比价。

即便平台能够通过较高的预估补贴价吸引用户下单,一旦上门质检后的报价不能被消费者接受,也可能会导致平台损失的成本更高。

对于转转而言,C2B2C业务虽然给了用户一个信任平台的理由,但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平台需要承担的责任。

例如2023年底,一位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转转出具“阴阳合同”,对同一部手机前后出具不一致的检测报告。转转也是在这一事件发布后,主动推出了七天无理由退货,成为业内第一家提出七天无理由退货的二手交易平台。

图源转转官网

因此,尽管在C与C的中间加了一个B,转转也仍然是在做两边都是用户的生意,转转只有服务好用户,才能维持稳定的业绩。C2B2C看似正在盈利,实则需要花钱的地方或许不如C2C业务更少。

不过,或许转转也明白,一项业务的关停在短期内会导致部分用户流失。

但从长远来看,相比构建一个自由的交易空间,总要在意用户信任度,花费更多的资金建立完善的质检、回收体系,是更有价值的事情。

选择自己更擅长的事,可能会让转转“转”得更好。

(文中莫默、敖辞、邵文、叶云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连线insight”(ID:lxinsight),作者:窦文雪,编辑:子夜,36氪经授权发布。

+1
1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UNO Wonder全球上线,网易美泰合资新作,纸牌手游潜力股。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